军转网

标题: 漠北之战议得失(跟帖有奖)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1 20:30
标题: 漠北之战议得失(跟帖有奖)
**** 本内容需购买 ****
作者: 周游列国001    时间: 2015-5-21 21:03
历史就是历史,漠北之战是汉朝统治者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思想的体现;有利也有弊,有利是使得汉朝彻底没有了漠北的隐患,有弊是汉朝统治者没有想到损失之大其实是难以承受的,至于是否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个人认为存在就是合理的,历史不会被改变,只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已。
作者: 善行菩萨    时间: 2015-5-21 21:06
漠北之战众说纷纭,功过评价不一,但不可争议的事实是1、给汉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2创造出了卫青,霍去病的英雄故事并留名青史。
作者: 晴天浇水    时间: 2015-5-21 21:06
汉武盛世,国力昌盛,技术革新,从西域获得的良种马以及加大重骑兵的打造,从物质条件上已经具备决胜匈奴的条件,而且以汉武帝和卫青为首的上层,一直以决战匈奴为己任,强烈的尚武精神,训练出强大的军队!而匈奴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还是老战法、老套路袭击大汉,胜负的天平早就向汉朝倾斜,打败匈奴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作者: 温柔胖哥    时间: 2015-5-21 21:08
真是应了那句话: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打败了敌人,自己也伤了元气。致使西汉开始逐渐走向衰落。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1 21:13
本帖最后由 老家在黄陂 于 2015-5-21 21:25 编辑 9 L9 j0 g  W9 F7 b
周游列国001 发表于 2015-5-21 21:03/ X4 U6 G+ F! a" a  L. `9 B, q: t
历史就是历史,漠北之战是汉朝统治者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思想的体现;有利也有弊,有利是使得汉朝彻 ...
  ^8 v0 P8 {/ v+ s! F
5 L- |7 F* P" X' x
      漠北之战,对当政者,战与不战,何尝不也是一种借鉴?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1 21:17
晴天浇水 发表于 2015-5-21 21:06
7 p& r  I+ g5 _, D0 t% q$ A4 _汉武盛世,国力昌盛,技术革新,从西域获得的良种马以及加大重骑兵的打造,从物质条件上已经具备决胜匈奴的 ...

  y& T6 t# ?1 o8 a% _0 `     如果当时汉军能从自然环境方面进行更多的侦察,摸准气候变化情况,并在后勤补给方面做好更充分的部署,一定会大获全胜!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1 21:19
善行菩萨 发表于 2015-5-21 21:06
: v/ {' W( j" y. P1 ]漠北之战众说纷纭,功过评价不一,但不可争议的事实是1、给汉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2创造出了卫青,霍去病的 ...

" {+ |* d* \0 ^8 ~2 n7 G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如果战争准备得更充分些,结果也许就不会是惨胜!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1 21:20
温柔胖哥 发表于 2015-5-21 21:08
% Z7 I" @3 s( Z' T% s- L8 T* D真是应了那句话: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打败了敌人,自己也伤了元气。致使西汉开始逐渐走向衰落。
  ~' w4 m9 u( S/ l% C
      确实如胖哥所说。像这样的没准备好的战争,不打也罢!
作者: 孤鸿叹影    时间: 2015-5-21 21:34
感谢分享,西汉王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为频繁的朝代,且不论其正义是否,就频频大规模的战争,就令百姓生灵涂炭,国库空虚,军队人困马乏。朝廷不但不体恤士兵百姓,还滥施极刑,为征战增加苛捐杂税,更加令国内矛盾激化,百姓苦不堪言。士兵们惧怕军令严刑,哪敢爱惜性命?征人多年不归,思妇高楼凝望,“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虽然不是描述的漠北之战,但也反映了西汉频繁的战争给军人的妻子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幸。西汉王朝属于中国早期的年代,粗狂而充满野性,加上边境少数民族屡屡骚扰,自然令烽火不息,羽檄穿梭。严重滞碍了社会发展,生产力得不到恢复,百姓不能休养生息,长此以往,王朝当然不保。
作者: 白啸天    时间: 2015-5-21 21:50
当时汉武帝只想一次性解决掉匈奴,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和平的年代,因为北方的游牧民族从周朝就开始祸害我华夏,只是没有想到胜利的代价如此之大。
作者: 晴天浇水    时间: 2015-5-21 22:17
老家在黄陂 发表于 2015-5-21 21:176 w! w* m8 q  y( w; \, d- q
如果当时汉军能从自然环境方面进行更多的侦察,摸准气候变化情况,并在后勤补给方面做好更充分的部 ...

- e% t/ W. n9 h, }$ A- u+ B; c没有漠北之战,汉族能不能存活还是问题,罗贯中说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西汉的衰落那是封建王国的历史趋势,如果不是漠北之战,歼灭匈奴主力,以西汉末年的汉族实力,估计就被匈奴灭族了!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1 22:35
孤鸿叹影 发表于 2015-5-21 21:341 |  P- U" S7 g/ C4 P$ d+ T
感谢分享,西汉王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为频繁的朝代,且不论其正义是否,就频频大规模的战争,就令百 ...
' {% R0 P( a& d$ {( Z
       对外兵强,对内民安,乃是兴邦之道!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1 22:39
鸿鸿 发表于 2015-5-21 21:384 L' u% D" x. ~8 l
漠北之战是汉朝统治者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思想的体现;有利也有弊,有利是使得汉朝彻底没有了漠北的 ...
) U) c% `. x( l: l' j
       如果有自己的思想,岂不是更好?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1 22:41
白啸天 发表于 2015-5-21 21:50! [  e- v4 m0 }2 D; U2 z
当时汉武帝只想一次性解决掉匈奴,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和平的年代,因为北方的游牧民族从周朝就开始祸害我华 ...

3 r& Z) s" M1 e      厚积薄发,才是制胜的王道!
作者: 向前、向前、向    时间: 2015-5-21 22:42
汉武盛世,国力昌盛。今日之中国怎样?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1 22:44
晴天浇水 发表于 2015-5-21 22:17$ H; F1 }3 t# _" x2 T- Q
没有漠北之战,汉族能不能存活还是问题,罗贯中说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西汉的衰落那是封 ...

' X8 j3 V; F( A; Q0 I       不是不战,而是不打准备不充分之战!谋定而后动!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1 22:46
向前、向前、向 发表于 2015-5-21 22:42
" F; ]; _7 j" }( ^( j) L9 p( v0 G汉武盛世,国力昌盛。今日之中国怎样?
/ w( |+ Y! `% y: ]. l# ?
      今日之中国,奋发图强中!
作者: 江海一号    时间: 2015-5-21 23:20
       漠北之战,汉朝取得决定性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且匈奴还没有被完全消灭,匈奴大单于还在,为后世留下了隐患。但不可否认,汉匈战争,是汉武帝一生中最辉煌壮烈的史篇,其规模之大,气魄之雄伟,在世界军事史上是罕见的。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表扬的皇帝有其一,肯定了汉武帝的功绩。如果当时的汉武帝能准备的再充分一些,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而不是让卫青的大部队去打击溃战,让霍去病的小分队打歼灭战,战争或许会结束的快一些、损失要小一些。' p+ L' }. N: Z6 h
      毛主席计划在五年内消灭国 民 党800万军队,这个计划的军事基础就是打歼灭战,不能为了顾及自己的伤亡大而让敌人逃跑,否则战争是个无底洞。例如辽沈战役,如果让蒋介石的军队撤到内地,就会增加以后解放战争的难度,拖延解放全中国的速度,如果让傅作义的军队从海上逃走,以后就更困难了。正是由于三大战役是大规模的歼灭战,使得毛主席的计划提前了两年就将蒋介石打 倒了。
作者: 北方行者    时间: 2015-5-21 23:26
两害相权,取其轻也。
作者: 老枪625    时间: 2015-5-22 00:03
卫青的战绩究竟如何,现代也只能看看史书记载
作者: 天天游客    时间: 2015-5-22 01:17
本帖最后由 天天游客 于 2015-5-22 01:26 编辑 # Q' ^4 m+ H0 l0 o9 _

9 S' j/ [$ v$ g: `      相比于隋炀帝以“不遵臣礼”三征高丽,汉武帝北击匈奴更具现实意义:自先秦以来,匈奴屡次南侵,烧杀掳掠,予取予求,严重威胁边疆,白登之围甚至还差点抓住了汉高祖,幸亏刘邦行贿单于阏氏,走夫人路线才得以解困,匈奴的威胁是现实的。到了武帝时,经过几代人的休养生息,汉朝国力军力大增,已经具备了和匈奴决战的资本,因此汉武帝北击匈奴不是率性黩武的莽夫之为。   
- S& U! Z' d6 V" v& Y! O/ b% X   
    相比于宋太宗两次伐辽,仓促出兵,指挥无方,汉武帝的行动更具战略价值:如淘气兄所说,武帝七战七捷,从第一次的四路出击,一胜一平两败;到第二次的李广卫青两路并进,大败匈奴;再到后来数次大战,快速突击,出其不意,战略战术更加成熟。加上将才辈出,李广、公孙贺、赵食其、曹襄,还有后来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可以看出汉武帝在用人用兵方面的大胆尝试和积极调整,
8 O4 F6 z, h: T4 l6 Q# e4 b+ o8 v   
" e; c4 y0 M  F    相比于明成祖五次亲征北伐,纵横草原,所向披靡,
实则北元实力尚存,仅仅25年之后土木堡之变就击败了二三十万的明军主力,生擒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相比之下,汉武帝驱逐匈奴更加彻底,更具历史意义。武帝的战争基本上击溃了匈奴主力,深入敌后,横绝漠北,从此漠南无王庭,匈奴更是一再分裂,进而南迁西进,对汉朝北边的军事威胁基本解除。汉朝从此掌握了河西走廊,打通至中亚的商路,建立了丝绸之路,开启了
最早的中西方交流的桥梁。而且从此之后,汉朝取得了对匈奴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绝对心理优势,此前匈奴冒顿单于写信调戏太后吕雉,吕雉那么强硬的性格也只能赔笑隐忍,所谓韬光养晦,不过是忌惮白登之围的阴影罢了。汉武帝之后的汉朝人敢于喊出“犯我强汉虽远必诛”了,对待游牧民族的袭扰敢于主动出击了,西域诸部摆脱了匈奴的管辖,相继臣服汉朝,汉朝建立西域都护府,到东汉班超、窦固几乎以一己之力经营西域,这都是汉族人之前没有过的自信。
2 [9 n# i! K' g" P: n   
1 `; R* R9 ?) `6 i6 v2 t    最后再说说战争负面影响吧,消耗肯定是有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国库几乎被掏空,全国战马损失60%,汉军伤亡十万计,这是战争的代价。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汉武帝之后并没有出现秦、隋两代那样的经济崩溃,民生凋敝,也没有出现唐开元之后那样的急转直下,而是紧接着昭宣中兴,合称武昭宣盛世,长达近百年,这是因为武帝的北伐达到了他的战略目的,巩固了北方,开拓了西域,创造了和平发展的环境。更难能可贵的是武帝临终前能够亲下轮台罪己诏,扭转好战方略,重启汉初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至于汉武帝晚年建明堂,筑高台,好大喜功,肆意挥霍等行为造成的一些混乱,只能说是他个人原因的后果,对整个对匈奴战争的合理性不能产生影响。9 t  T- J) }9 u9 N5 }' U
/ E7 J% Y9 y0 `4 j

作者: 龙吟马啸    时间: 2015-5-22 06:14
漠北之战是汉朝统治者战略思想的体现,是否改变了历史,存在就是合理,历史不会被改变,是必然趋势。
作者: 北极村长    时间: 2015-5-22 07:01
谋求强大,以武平夷,功过自在后人评说。从漠北之战联系当今实情,应该有一个较清醒的思考。
作者: 十八入山    时间: 2015-5-22 07:43
匈奴被汉武打败,到昭宣打服。武力征服,文明折服。
作者: 十八入山    时间: 2015-5-22 07:47
秦修长城,攻守自如。匈奴畏秦而不敢越阴山。内乱而外患,历史在不断重演。
作者: 倚网情深    时间: 2015-5-22 08:22
    漠北之战,是西汉与匈奴战争中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一次作战,是在草原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作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W" q1 N* r) A! y: m  p    汉朝为这次胜利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汉朝军队损失了近80%的马匹,这其中既包括战斗损失,也包括非战斗因素,如长途奔袭中的损耗,以及由于匈奴人在水源中投毒造成的瘟疫。" X4 s2 W% A7 E% |$ f% n
    汉朝中央政府在战后为了弥补战争损失而增税,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迫于重税和徭役而逃亡,很多人成为流民,使官府直接掌握的编户齐民大为减少。
: f" F# }& r0 @5 M$ k+ V5 O# m  }# w    另一方面,匈奴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匈奴人在战争和瘟疫中损失了大量人力,与此同时,家畜的大量损失造成了食物的短缺。
% i3 Q, R# w8 G( ]1 I5 T9 _    而影响更为深远的是,由于失去了南部的大量肥沃草原,匈奴部落被迫北迁至贫瘠而寒冷的北部戈壁沙漠和西伯利亚地区,面对更大的生存压力。因此,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实质性停火只维持了短短七年,匈奴人就在前112年南下侵扰五原。而匈奴帝国在此战后再也没有恢复到往日的强大,数十年后就分裂为多个小部落。. V& B; ]# I) t% K0 w
    武帝战胜匈奴,打通了到塔里木盆地及中亚的商路,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归属于汉朝。从此,在从中原到中亚的丝绸之路上,西汉的外交使节和商人往来不断,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中西交流的一座桥梁。7 c1 H( |9 c& C6 P9 Z8 Q, T

作者: 世事难料    时间: 2015-5-22 08:29
    漠北之战,汉军作战指导明确,准备充分,利用匈奴王廷北徒之后误以为汉军不敢深入漠北的麻痹心理,决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胆地制订了远途奔袭、深入漠北、犁廷扫穴、寻歼匈奴主力的战略方针。与此同时,他又细心进行战前的准备,除集中全国最精锐的骑兵和最优秀的战将投入战斗外,还调集大批马匹与步兵,运送粮草辐重,以解决远距离作战的补给问题。在作战中,汉军统帅又发挥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充分利用大骑兵集团快速、机动与冲击力的特点,以优势兵力,分路出击,不仅敢于深入敌境,而且善于迂回包抄。所有这一切,都为汉军的胜利提供了保障。漠北之战最终以汉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是在沙漠草原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作战,在中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作者: 老自愉快    时间: 2015-5-22 10:36
漠北之战,是西汉与匈奴战争中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一次作战,是在草原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作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 望西北    时间: 2015-5-22 11:47
历史书八字评价汉武帝:雄才大略,穷兵黩武。很贴切。漠北之战,是其雄才大略的具体展现,给匈奴确以毁灭性的打击。正如二战,苏联以二千五百万的生命代价取得最后的胜利,为的是避免更大的伤亡和屈辱。漠北之战也是如此。对心腹之患必须黩武,否则国无宁日。白登之围应该是汉人永远之耻。
作者: 地道云南人    时间: 2015-5-22 14:59
卫青是汉武帝刘彻的得力战将!            
作者: 司令员中将    时间: 2015-5-22 20:04
最后两战说明了一个问题:不可竭一国之力而供军,不可竭一军之力以供战。这就跟做生意一样,把本钱花光了,国库掏空了,你国家这台大机器还靠什么周转?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惫。难怪卫青班师时感叹:“惨胜如败。”再回过头反观咱们国家的对外政策,现行的“匈奴”还真不少,如果也像汉武帝那样,可能就会重蹈历史的复辙。
+ b" j4 }7 U0 L/ P敌人磨刀我磨刀不假,但需慎思之,明辨之,谨行之。不可一腔热血、义气用事,须知一步登不上高山,但一步不慎却能从悬崖上掉下来。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2 20:05
江海一号 发表于 2015-5-21 23:20
9 R" }$ P% p7 n) _: m% U% S3 c漠北之战,汉朝取得决定性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且匈奴还没有被完全消灭,匈奴大单于还在 ...
! }# K+ A. a8 l* o2 E# S. z& p
     江海兄这样一对比,利弊得失就显而易见了!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2 20:16
天天游客 发表于 2015-5-22 01:17
1 a! _6 X& @! j2 A相比于隋炀帝以“不遵臣礼”三征高丽,汉武帝北击匈奴更具现实意义:自先秦以来,匈奴屡次南侵,烧杀 ...
0 U7 y7 g# D! O2 B" L
       熟读战史,评点非常精彩。至于战争是否开启,固然有一怒之争,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是决策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2 20:18
北极村长 发表于 2015-5-22 07:01! z# _# i0 F. B7 x
谋求强大,以武平夷,功过自在后人评说。从漠北之战联系当今实情,应该有一个较清醒的思考。

4 s5 E1 y# \; D' _0 K     研究战史的目的,也是为了谋未来之战!
作者: 大华游侠    时间: 2015-5-22 20: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2 20:26
倚网情深 发表于 2015-5-22 08:221 F( a% _$ t- J, W* @- b/ f4 ]
漠北之战,是西汉与匈奴战争中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一次作战,是在草原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作战,在中国古 ...

: a0 T) L  n$ |; T# z0 |- L- S      感谢提供更多翔实的史实资料!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2 20:32
望西北 发表于 2015-5-22 11:47% b; Y3 w/ Y$ u# R% u. ?
历史书八字评价汉武帝:雄才大略,穷兵黩武。很贴切。漠北之战,是其雄才大略的具体展现,给匈奴确以毁灭性 ...
$ m3 y9 v0 N3 y. ]# I* o# j8 R
     思考得来的见解,更珍贵,更容易激发讨论的气氛!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2 20:35
司令员中将 发表于 2015-5-22 20:04& B- R1 F# z  `1 M- W- m
最后两战说明了一个问题:不可竭一国之力而供军,不可竭一军之力以供战。这就跟做生意一样,把本钱花光了, ...

- m1 p# R* H+ N& l) `# D     司令员,虽以生意人的眼光,来探讨这场战争,却立意高远,评点精妙,必须点赞!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2 20:39
大华游侠 发表于 2015-5-22 20:21
$ K6 V. `+ X! R: n/ B+ T9 h3 x漠北之战开户了中国西扩之路,直至安史之乱为平叛雇佣了大量波斯大食雇佣军,又为了节制藩镇配妻挽留,开启 ...

7 ]9 t# w' W* d( L5 b3 _      思维独到!只是国家不强大,民族何以强盛?民族难以立足世界强族之林,子民再多,也没有话语权!
作者: 司令员中将    时间: 2015-5-23 01:36
老家在黄陂 发表于 2015-5-22 20:35% a5 n; S/ X# T
司令员,虽以生意人的眼光,来探讨这场战争,却立意高远,评点精妙,必须点赞!
  \, D, m3 B. n0 f
    感谢陂版褒奖!{:1_206:}
作者: 大华游侠    时间: 2015-5-23 02: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华游侠    时间: 2015-5-23 02: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东北吾人    时间: 2015-5-23 07:02
这段历史我不清楚,不好说什么,大家讨论一下,我看还是不错的。
作者: 坐爱枫林    时间: 2015-5-23 10:22
从现在的国际国内形势,再看大汉漠北之战,可能更能给我们以启示:没有秦皇汉武当年的“好战”,汉族早就亡国灭种了。对中原人来说,我们缺乏的不是和平、和谐思想,缺乏的是血性、霸气。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年漠北之战,意义重大。毛主席欣赏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的一代伟人,毛就是深谙此道,才有抗美援朝的勇气,抗美援越的底气,珍宝岛还击的硬气,打击印度的霸气。因为漠北之战,汉朝赢得了百余年的和平,因为毛的连续抗击,我们赢得了半个世纪的平静。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 草上飞鹰    时间: 2015-5-23 13:00
犯我强汉,虽远必殊。
作者: 远望的帆船    时间: 2015-5-23 14:47
唉,一将功成万骨枯!{:1_327:}
作者: 大华游侠    时间: 2015-5-23 15: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华游侠    时间: 2015-5-23 15: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情牵首尔    时间: 2015-5-24 18:16
黄沙吹过
& R2 F4 L& Y- f2 w$ `3 u/ \; v埋尽骷髅- M# C8 ]% U! S! z+ s8 s
为国家可/ R! L* s  |/ u" F3 @- T  e
历史留与) w1 V) |% P" f$ I' z  w1 M. o
后人评说
作者: 风信子0306    时间: 2015-5-25 07:55
为了国家的利益,倾国力没什么不可以的!
作者: 飞虎队长    时间: 2015-5-25 10:31
漠北之战奠定了大汉百年安宁
作者: 笑傲长空    时间: 2015-5-25 11:15
战争总有伤亡的。汉朝初建,匈奴游牧民族一直对我大汉虎视眈眈,经常对我人民进行侵略,汉武帝雄才大略,在卫青、李广、霍去病等武将的浴血奋战下,终于将匈奴赶出中原,为大汉朝的稳定发展建立了充分的条件,也是有史以来大汉的朝廷和大汉人民活的最有尊严的时期。
作者: 寒江蓑翁    时间: 2015-5-25 20:55
天天游客 发表于 2015-5-22 01:17
" P" U, u+ I% _* I$ v% n4 U相比于隋炀帝以“不遵臣礼”三征高丽,汉武帝北击匈奴更具现实意义:自先秦以来,匈奴屡次南侵,烧杀 ...

- E/ }& U1 V# w' U! O  O! @' q+ ?9 g9 I: e" V  J

" D7 L0 z% @) k3 x( D- e: d5 F* f6 x4 Q* a4 S" o/ H4 y$ p
    论点鲜明,论据真实有力!
! J, F& E1 T* r1 D3 D% g    以翔实事例作论据,层层围绕论点;以正反对比作手法,环环紧扣论点;以经典战例为素材,层层烘托论点。在史间纵横,信手捻来,引用恰当,非对典史熟稔难能;文字干净明快,非操刀功底深厚不及。" J! j4 B8 W6 _8 m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5 22:33
大华游侠 发表于 2015-5-23 02:22
. `: o, Y' ^( @+ N在中国,国小于家,至少以前是。民族?这词出现没一百年呢。中国人,叫夏人、商人、周人……分裂了就叫秦 ...
5 H& ^* p: \+ J5 i- u8 G9 q. V% j
       新老三打三防,已经变成老黄历啦!说到部队员额,看看周边形势,再看看海空实力,人太少了,估计还真不行!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5 22:36
寒江蓑翁 发表于 2015-5-25 20:55: q0 F$ o2 w% E+ r1 Q0 P- w, f( N
论点鲜明,论据真实有力!
! S0 }% r  w$ _" i4 Q    以翔实事例作论据,层层围绕论点;以正反对比作手法,环环紧扣 ...

0 B1 Z; U; F8 {- Z4 t3 R     寒江版主的点评,让我们不仅仅看到文字的相貌,还看清了文字的骨架!学习了!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5 22:38
笑傲长空 发表于 2015-5-25 11:15+ }4 k, z) m" O. C8 Y5 Z4 w
战争总有伤亡的。汉朝初建,匈奴游牧民族一直对我大汉虎视眈眈,经常对我人民进行侵略,汉武帝雄才大略,在 ...
; z7 }  h+ F  q
      驱逐匈奴,固我边防,确实是这一战的最大功绩!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5 22:43
大华游侠 发表于 2015-5-23 02:33
) U. \5 T' {5 ?" E) D4 z1 k核武器出现后,所有的古代决战对有核国都失去价值。在不能解除他国核武装之前,任何国家都不敢轻易开战。话 ...

2 K9 ~) \/ [! \" O6 ?+ q      对我国来说,核战只是看家护院的终极武器,不到亡国灭族,怎会轻易使用这种几可毁灭人类的武器。所以美国、日本,小打小闹时,他们是不会忌惮中国核武器的。当然,他们也绝对不敢侵门踏户,灭我政权!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5 22:48
坐爱枫林 发表于 2015-5-23 10:22
/ e- U3 X# B) E) j+ ?! N从现在的国际国内形势,再看大汉漠北之战,可能更能给我们以启示:没有秦皇汉武当年的“好战”,汉族早就亡 ...
; H+ x$ [& E  U, b: J
       战或不战,不仅要凭实力,还要凭充分全面的战争准备。在近代史上,清朝面对日本的挑衅,也是积极请战的,可结果却是一败沦落。认清形势,不逞匹夫之勇,充分利用机遇期,发展壮大自我,何尝不是一种大战略?
作者: qinganlan    时间: 2015-5-26 11:21
漠北之战具有战略性,消除了北面的隐患。至于后来汉朝没落,只因内部管理无方才导致的。如果没有漠北之战,汉朝的没落将不是内部的,而是被外部的消灭,那么汉族国家将不复存在。中华文明也将像中亚西亚文明一样,被消灭。
作者: 福运生    时间: 2015-5-26 20:45
漠北决战的惨重代价我认为是值得的.....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动作不能单纯以金钱来计算...这个战略考量是正确的.....如果不这样做,,,汉朝的灭亡能够避免或推延?也不一定....
作者: 大华游侠    时间: 2015-5-26 22: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华游侠    时间: 2015-5-26 22: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6 23:14
qinganlan 发表于 2015-5-26 11:21
; E2 k2 y3 b: p+ f" P& }* m漠北之战具有战略性,消除了北面的隐患。至于后来汉朝没落,只因内部管理无方才导致的。如果没有漠北之战, ...

1 v' s/ A, S! [, T8 z2 D       谋定而后动,战则能胜,才是王道!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6 23:19
福运生 发表于 2015-5-26 20:453 c- s# i, O5 A8 ?, E4 b/ q
漠北决战的惨重代价我认为是值得的.....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动作不能单纯以金钱来计算...这个战略考量 ...
8 F; F5 g3 O# [, o% e. s) i
        恭迎老版主参与版块建设!战争中,金钱的消耗,只要出得起,倒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人员的消耗过大,会严重影响民族的正常发展!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6 23:25
大华游侠 发表于 2015-5-26 22:00
$ f0 c' M+ B5 m王湘穗的《超限战》和911之后的不对称战争,战争形态已经成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此为战术。犹太人 ...
9 J( E" a$ D& K) v# W
       一个大胖子,站着还可以吓吓人。十八般兵器,没一样精通的,再让他减肥,情何以堪啊!多少年来马放南山,直到99年驻南大使馆被炸,才让人们警觉战争并未远离。体制调整势在必行,但也只能一步步来!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6 23:28
本帖最后由 老家在黄陂 于 2015-5-27 07:12 编辑
! R% @" ?- F" |! S# _- N5 j4 y5 _; E9 |; h- @- X# |
       台湾最怕的一直都是我们的飞弹。把他们的机场炸掉,把飞机都困在洞库里,我们空军还有什么好怕的?
作者: 龙吟马啸    时间: 2015-5-27 06:23
漠北之战是汉朝统治者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思想的体现
作者: 浙江杭州2009    时间: 2015-5-27 09:07
漠北之战最少换来边疆好多年的和平,我们不好战,但也不惧怕战争。纵观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几场战争,哪一场不给我们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抗美援朝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对越和对印的自卫反击战都保证了国家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机遇。然而这些都需要强大的国力在后盾,需要军队数十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抗美援朝因为装备落后带来了好多不必要的伤亡,对越自卫反击战由于国家经历十年动乱没多久,部队装备陈旧,作战指挥和单兵战术素养都跟不上,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国家虽安,忘战必危,更何况现在国家周边形势越来越严峻。
作者: 武警军刀    时间: 2015-5-27 11:52
任何时候都必须做好战争准备,没有准备的战争必败。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7 12:00
浙江杭州2009 发表于 2015-5-27 09:07
8 `% w6 i$ o( p' y- h8 g, ]漠北之战最少换来边疆好多年的和平,我们不好战,但也不惧怕战争。纵观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几场战争,哪一场 ...
3 Z4 W- `2 X* F6 o% m
       忘战必危,几十年无战事,确实需要调整作战指挥体制,向实战靠拢,谋取打赢实力!
作者: 浙江杭州2009    时间: 2015-5-27 15:43
忘战必危,几十年无战事,确实需要调整作战指挥体制,向实战靠拢,谋取打赢实力!
/ z! @! K4 {! [. X
必须改革,现在好多年轻干部不愿意干,也的确说明部队吸引力在下降,一直有战斗力的部队必须汇集各方面的精英人才,真正做到职业化、专业化,让军人不仅能在经济上无后顾之忧,更有合理的实绩激励机制。目前经济发展的确对军人冲击很大,地方上的同学或者亲戚朋友同等学力,同等条件都比军人过的好,这让BD的教育工作怎么开展,怎么有说服力,无奈。
作者: 淘气的中年人    时间: 2015-5-27 21:01
天天游客 发表于 2015-5-22 01:17
& u, P8 P% l8 i相比于隋炀帝以“不遵臣礼”三征高丽,汉武帝北击匈奴更具现实意义:自先秦以来,匈奴屡次南侵,烧杀 ...
  j1 E; ?( Q* b) E, S9 q4 @
有水平,评论历史,感谢战友好文章。
作者: 淘气的中年人    时间: 2015-5-27 21:02
版主有水平,有见解,谢谢支持。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5-5-27 21:09
浙江杭州2009 发表于 2015-5-27 15:43
/ l' o7 v: o' V- R' B必须改革,现在好多年轻干部不愿意干,也的确说明部队吸引力在下降,一直有战斗力的部队必须汇集各方面的 ...

3 Q2 [- V2 V  m) F" w( s      树立军人的荣誉感,确实迫在眉睫!
作者: 天天游客    时间: 2015-5-27 22:20
寒江蓑翁 发表于 2015-5-25 20:55
7 `2 S8 F2 n$ e4 {1 P+ x论点鲜明,论据真实有力!
& H3 t& I, ~/ M4 s" z) g    以翔实事例作论据,层层围绕论点;以正反对比作手法,环环紧扣 ...
3 f! D1 _' B7 \+ A( W8 b# L
版主的点评更精彩些,文字功底令人钦佩。
作者: 3分龙兄    时间: 2015-5-28 22:00
不要过多去问战役有什么意义,只要想想中国最主要的民族叫什么就明白了。。。呵呵
作者: 海南猫    时间: 2015-5-29 14:56
今日之中国,奋发图强中!
作者: 大华游侠    时间: 2015-6-1 17: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396234310    时间: 2015-6-1 20:05
历史,学习了,各位的评论,领教了
作者: 平安是福报    时间: 2015-6-19 11:42
军中多有才之人。。。。。。
作者: 山溪岩    时间: 2015-7-1 15:06
  漠北决战,西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是汉武帝反击匈奴作战的最高峰。虽消耗巨大,但得大于失。3 m* a; t# b: p8 o! r9 T" g' z
  此战,骑兵集团战略的创举,青年将领的崛起,西北边防的巩固,等等闪光之处永载史册。没有此战,就没有繁荣的丝绸之路,就没有今天广袤的西北战区。如今,在兰州、河西走廊,有不少霍去病雕像,人们没有忘记这位青年英雄。% [8 U. }0 q/ ]: R
  漠北决战,是汉武帝前期五次反击匈奴作战的第五次战役,后期又进行了六次战役(多以失败告终),不能把后面的失加在漠北之战,更不能把西汉衰落归于漠北之战。为什么中国军事史要分前五次和后六次,就是要区分看待。
3 P( O$ b3 M+ ~, j" i) E  敢战才可胜!备战才可胜!      
 
作者: 普罗旺斯的蓝    时间: 2015-8-9 10:45
关于这个话题,我也准备抽时间谈谈我对这次战役的看法,总体思路是根据看电视剧《汉武大帝》心得而来的。
作者: 普罗旺斯的蓝    时间: 2015-8-9 21:49
我觉得在讨论漠北决战之前首先要弄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汉武帝刘彻会发动这么一场耗费巨大的战役,只有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谈得上得与失。所以我今天就漠北之战发生的前因后果向朋友们做个简单的概述,为了能完整的讲述,我自拟了一个题目叫“人因梦想而伟大”。
( l) q/ V! r$ W. W
" k- q$ d, I, L' M+ J  z/ R" N! D3 l: V7 N0 J
人,因梦想而伟大      
& }" b4 a+ }4 R! S4 T! o

# [  Z5 Y- A8 W5 k& N5 L                                               
5 t3 z7 Y8 e- o9 g0 ]' z                                                                                                                              文/普罗旺斯的蓝
/ v& `$ L  O  t. f# ^
0 s9 }. n" V5 T' s2 q" {" {【起因】2 Y  o; @4 X+ R
说起匈奴人自从先秦起就不断剽掠内地,秦始皇为防止他们的烧杀抢掠,不仅修长城还派重兵屯垦戍边,以期保证内地的安全。秦末汉初匈奴人趁内地战乱不止,侵占千里河朔之地,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河套地区的鄂尔多斯大草原。看看地图就知道这个地方距离秦汉时的都城咸阳和长安都不远,这等于在朝廷头上悬了一把剑,随时都有兵临城下的危险。汉高祖刘邦也清楚匈奴人在国家心脏位置插入了一颗钉子,所以想拔出这颗钉子,就带领几十万汉军讨伐匈奴,结果误中奸计在平城的白登山被匈奴人围困了七天七夜,后来用谋士的建议向匈奴王的王后行贿,刘邦才得以脱身。此事也让刘邦这个草莽枭雄明白消灭匈奴不是件容易的事,得从长计议,但为了阻止匈奴人南下袭扰内地,保障边境安宁,只能采用和亲的政策。所谓和亲就是选宫内女子冠以公主名号,再搭上金银财宝、酒肉粮食送给匈奴,用以笼络匈奴、维护边境安宁的一种手段。, J6 J& j; b) T0 Y& V

% E( q8 `: F$ D8 Z9 q4 T' n) H到了汉文帝、景帝时期也基本是采用和亲的方针对待匈奴,而匈奴人也摸准了汉朝皇帝的脾气,每次剽掠边境城镇之后,就向汉朝廷狮子大开口,要这要那不说,赔了金银财帛还要女人。汉朝的皇帝也只能一次次的忍气吞声一次次的满足匈奴人的要求,这种情况已经陷入恶性循环,那就是劫掠--赔偿--再劫掠--再赔偿的怪圈。匈奴人这种贪得无厌的嘴脸深深的刺激少年时期的刘彻,最让他痛苦的是他的父亲--汉景帝刘启把小刘彻的亲姐姐送给了当时的匈奴大单于(也是匈奴皇帝)为妻,这也往刘彻幼小的心理埋下了复仇的种子。用他的话说是与匈奴人的国恨家仇不共戴天,所以这也是刘彻成为皇帝后,做所有事情的总目标--消灭匈奴。- [1 u! K# I1 K6 k: n/ t
% X. @* C3 U# i
【准备】; x. Q4 p4 T/ e! h; n& [
刘彻即位后并没有马上实施打击匈奴的计划,而是内修政理、外敷强敌,继续执行父祖的和亲政策,维护边境的安宁。内修政理说白了就是理顺朝廷内部的各种关系。! t; Z' j5 {- d: D$ P1 I, V# m: D

) R8 m& `+ f' z' m刘彻少年登基朝廷内部派系盘根错节,有太皇太后窦家、皇太后王家、国舅田家以及诸侯、士绅、豪强家族,他们既对少年天子成长有利,又阻碍刘彻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经过几年的坚韧卓绝的斗智斗勇,终于摆平了各种外戚势力,消除了诸侯、豪强可能对国家的颠覆,集朝廷各项大权于一身,做好了与匈奴开战的序幕。
( ?" n1 r: N. y' x8 U( ~; u$ v* \. @$ b& b
第一,经济准备。首先重用善于理财的桑弘羊,开源节流使国家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修整漕渠、劝课农桑、普及铁制农具提高农业粮食产量;改革币制,把酒类、盐类、铁器经营权收归国有。其次,消弱各个诸侯国,减少朝廷的财政支出。在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进一步打压诸侯国的势力范围,对于作奸犯科的诸侯国王依法治罪,取消封地没收财产,进一步实行推恩令把一个诸侯国分为多个,让他们自己逐渐消亡。再次,打击各地的豪强势力。汉武帝曾明确指出“各地的豪强游侠实力,实为黑恶势力,必须予以剪除”。把他们有罪的抄家灭族,无大恶的全部迁徙到刘彻的阴宅茂陵就近看管起来。+ H% a4 l6 q# y# {. H6 ~

' w; J4 U, u, q! u/ W4 n第二,军事准备。首先大胆启用骑奴出身的卫青等一系列年轻将领,这些年轻将领一经看中就马上擢拔到军中关键位置重点培养。由于汉朝军队以前打江山时主要靠的是步兵和车兵,对骑兵的运用和骑兵作战战术不精通。用步兵对付匈奴人的骑兵,往往是胜少败多,汉军中的骑兵部队很多都被分散到步兵中使用。就像在二战时期用步兵对抗坦克装甲车,把有限的坦克分散使用一样,不能发挥出坦克和骑兵的冲击优势。其次,针对汉朝国内战马少、战马品种不如匈奴马的问题在全国实行马政。关于改良马种的措施是鼓励商人走私和合法买进,把匈奴马和西域各国的良种马引入内地,在内地鼓励私人养马,国家再出钱收购喂养好的马匹。再次,通过小规模的实战来检验各级将领的才能。汉武帝发动的第一场战争是对闽越国的讨伐,闽越国(今福建地区)首先进攻汉朝的属国东瓯(今浙江温州一带),东瓯王向朝廷求救,刘彻就派卫青持节就近调动会稽驻军相救打败了闽越军队。东瓯国也从此归附汉朝。没过几年闽越军又攻击南越国(今广东地区)南越王也向汉朝救援,汉武帝刘彻为了彻底统一南方,为以后打败匈奴解除后顾之忧的考虑排大将韩安国剿灭闽越国后又收降了南越国。
' g0 S9 a- n& w0 S4 Z
& ^+ t. A2 G7 C+ p第三,外交准备。汉武帝为了在即将开展的对匈奴的战争中取得战略优势,派出了以张骞为首的外交使团前往西域诸国。战争与外交从来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一位盟友敌人就多一个方向上的威胁。虽然张骞第一次经过千辛万苦出使西域用了12年才归国,对国内刚开始的对匈奴作战帮助不大,但凿空开路意义是深远的,也使汉武帝彻底打败匈奴人的决心更加坚定,最起码让西域诸国在汉匈最后决战时没有站到匈奴人那一边。6 j) u2 R4 z, P$ c( L
(未完待续)
作者: 普罗旺斯的蓝    时间: 2015-8-10 17:41
【反击】
) ?( Y8 `/ |, _; i汉武帝在经过一系列各项准备之后,特别是消除了国内各种潜伏的隐患之后,他才正式着手对匈奴人的反击。刘彻这人很聪明,他在没有摸清匈奴人战力之前采取的是近乎一种守株待兔的保守打法。在边境小城马邑有一位叫聂壹的走私商人向朝廷建议在马邑设伏,由他去引诱匈奴人进圈套,计划开始是比较成功的,可是当匈奴大单于快走到马邑城下时发现城外的羊群无人看守,就派人把附近一个汉军的亭堡拿下抓回一个活口一问才知道汉军在此设伏,想全歼匈奴军主力部队,大单于遂下令撤兵。汉军也不敢追击撤退的匈奴军队,汉匈关系由此全面破裂,从此汉朝和匈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争。
8 H3 n1 _( O5 x0 [; h
! r; ?* w# u; g" h2 \汉武帝从马邑之谋流产的事实中清楚的体会到,打匈奴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也不能靠一次战斗就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所以他开始分步的实施打击计划。首先,挑选能够敢于向匈奴亮剑的将领。马邑之战之所以一无所获,就是领兵的将领临战怯敌,不敢和匈奴骑兵军队正面对决,将领若无贪生念,士兵必有战死心。不过说实话再与匈奴人大规模战争爆发前,汉军里没有几位能和匈奴骑兵面对面较量的将领,飞将军李广算是里面比较杰出的一位,只是战斗的规模比较小,没有什么战斗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只能启用新人来改变这种局面。其次,根据匈奴骑兵的作战样式,汉朝军队也必须改变以前的传统作战模式,从以前全面据点防御转变到依靠据点派出大规模骑兵深入匈奴腹地的战术对抗匈奴骑兵利则进、不利则退游击战的战术模式。从以速战速决思想转变到打持久战、打消耗战,以汉朝雄厚的国力和这个北方游牧民族拼综合实力。再次,从战略战术上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总体的逐步消除匈奴人的实力。先取河南朔方地,解除京都的正面威胁;再打击左右贤王,斩断匈奴王的左膀右臂;次取千里河西走廊,彻底根除匈奴王庭与西域的联系并孤立匈奴王庭,为最终的决战创造条件。3 C# W: L7 z" ~& ^; ]- ^

6 i8 N4 X/ N  I/ u3 Z' k# M汉武帝在第一次派骑兵深入匈奴腹地作战中,就提出分兵四路各自寻找战机,提出在运动中歼敌的思想,他就是想看看哪路将领能体会他的作战思想,结果是卫青的这一路取胜。卫青深入匈奴境内往返八百余里,扫灭匈奴人的圣地龙城,积累了汉军骑兵大胆穿插深入绝境并达到战役目的的经验,同时也让卫青从众多将军中脱颖而出,最后走到汉军统帅的位置打下了基础。, ^8 }6 T# U3 }& Y8 @; n
9 S; s# X3 x9 Y, [* ?% K. D
匈奴单于为了报复汉军对龙城的突袭,采用声东击西的计策,攻击位于汉庭东北部边境城池渔阳和右北平。匈奴主力骑兵攻破了渔阳,攻击了辽西郡杀了辽西太守,造成东北地区重兵压境的局势。匈奴人的打算是想让汉朝把关中地区的兵力调往东北部前线,匈奴军主力在渔阳附近设伏围歼,消灭汉朝援军,然后匈奴军主力挥师向西配合河朔地区的驻军一举南下夺取汉庭都城--长安。可汉武帝刘彻并没有按匈奴单于的设想行事,他将计就计先让李广增援右北平,然后让卫青率主力汉军佯装北上救援渔阳,可半路上改变行军方向,杀向朔方地区。卫青一路向西穿过十数个匈奴人的部落,完成了大迂回,将河朔地区的匈奴人和单于本部分隔开,配合从内地开来的汉军部队南北夹击,一举夺回被匈奴侵占多年的千里河朔大草原,使汉朝都城摆脱了匈奴军骑的直面威胁。从夺回河朔地区开始,汉匈之战的主动权就掌握在汉武帝的手中,而且有了河朔地区做依托可以养兵屯田、移民筑城,使朔方城成为一个军事要塞,进一步打击匈奴人的前进基地。
' h5 z0 j0 Y$ B8 q
8 T" o" l7 F2 }! b5 |$ F卫青在夺回河朔地区后,就把北部指挥整个汉军的指挥部设在新筑好的朔方城里,因为他的正面就是匈奴单于的单于庭(相当于匈奴的首都),就近指挥对匈奴的战争还可以就近监视单于庭的情况。虽说在后来的的十几年中,汉匈双方对攻不断,但朔方城一直控制在汉庭手里,它成了插入匈奴王庭的一颗钉子,随时有可能刺破匈奴人的心脏。就在卫青坐镇朔方城操练兵马的同时,汉朝又涌现出另一位年轻的将领--霍去病,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出击匈奴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亲率轻骑八百余人深入匈奴腹地数百里,斩获匈奴军数千人,勇冠全军被封为冠军侯。几年后,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数万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几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同时也打开了古丝绸之路的开端。' L" g+ ^+ e" H( D4 r5 r1 o

/ p7 d$ q0 W" A/ K0 R' o& |! A此刻匈奴王只剩下本部人马和单于王庭,其周边的保护部落都被汉朝军队消灭殆尽,和匈奴总决战的时刻已经不远了。而匈奴王为了躲避汉军的兵锋将位于大漠以南的王庭远迁至漠北,在漠南实行坚壁清野还在各处水源地施毒,用以迟滞汉军的进攻。汉武帝为了保障汉军主力十万骑兵能跨沙漠作战,在全国进行了总动员,以五人保障一人的方针总共动员了步卒五十余万、马匹十几万匹随军出征。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远征漠北,原计划由霍去病先选精兵攻击匈奴单于主力,卫青打击左贤王和扫荡匈奴王庭 。后来从俘获的匈奴兵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在东方,两军对调出塞线路,霍去病东出代郡,卫青西出定襄。卫青大军出塞一千多里,越过大漠后却与匈奴单于主力遭遇,根据电视剧《汉武大帝》所讲伊稚斜单于想利用卫青速战的心理,在其军团的正面摆出两万多人的战阵转攻为守,把主力部队隐藏在附近树林里。这样既能让汉军的**失去作用,又能利用军阵挫伤汉军的锐气,最后再动用隐藏的主力骑兵以逸待劳攻击卫青军团的背后,造成腹背受敌而打败卫青的汉军。但卫青识破了单于的阴谋,他只排李广的少量汉军去攻阵,以麻痹匈奴人,为其其主力部队左右迂回创造时间。李广老将军果然不辱使命,率领数千精兵冲入阵内与匈奴人展开激烈拼杀,李广本人也战死在阵中。匈奴单于得报后以为汉军主力陷于阵中,急忙率主力杀出,不料陷入卫青军团的包围。经过一天的激战,双方都损失惨重,匈奴单于也被羽箭射死,剩下的匈奴残部仓皇逃命。此役卫青军团歼敌近5万余,当卫青面对无数倒在战场上的双方将士,望着即将落下的夕阳,不禁感叹”尸横片野,残阳如血,胜得如此惨烈,败得如此悲壮“。随后卫青军团追至匈奴的赵信城,获得匈奴积存的粮食以供军队食用,把城中剩余的粮食全部烧掉才归来。而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万余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兵锋一直逼至瀚海(即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此次漠北决战是汉武帝发起的对匈奴的进攻性战战役,一举打败匈奴单于骑兵主力。从而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也就是在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此战为汉朝进击匈奴最远的一次。/ u% M! T/ |* o* ~" K% x
5 N& a4 d  ?/ c% O
漠北决战后匈奴在漠南的主力被消灭殆尽,残存部族逐渐向西北迁徙,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基本上得到解决。而汉军在此战中损失也很大,将士伤亡数万,出征的14万马匹仅三万余匹返回,最重要的是对国内财力的消耗几年内都很难复原。, k3 M* [# e! m/ G( I8 @8 O: |

2 g0 {  f# Q# b5 J1 ?* l最后漠北决战对汉朝的积极意义在于打通了内地到中亚的商路,原先受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归属于汉朝。从此,在从中原到中亚的丝绸之路上,汉朝的外交使节和商人往来不断,古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中西交流的一座桥梁。
作者: 淘气的中年人    时间: 2015-8-10 19:57
     战友哟。历史的漠北之战不好议得失,据说当初教训越南,张劲夫当财政部长不愿意拿出40亿来作军费,邓二代将其撒职,换另外的人支持此自卫反击。美国侵略越南,我们一直支持白眼狼越南,后来两国又反目。你能说当初支持越南不对吗。我们抗美援朝,牺牲多少军人,消耗多少物资,如今白眼狼金三胖登基几年,还不来中国走访。你又能说抗美援朝不对吗。
作者: 普罗旺斯的蓝    时间: 2015-8-10 20:20
淘气的中年人 发表于 2015-8-10 19:57; E1 y1 H7 ?; ?6 V
战友哟。历史的漠北之战不好议得失,据说当初教训越南,张劲夫当财政部长不愿意拿出40亿来作军费,邓 ...
3 R' N/ _2 a; _& [
这个也不能一慨而论,当初支援有支援的道理,现在教训他们也有教训他们的理由。
+ ?, N$ w! R- _3 D- R/ w; \- w' ?5 Q总之一句话,听话的有胡萝卜,不听话有大棒伺候。
作者: 山溪岩    时间: 2015-8-10 21:16
普罗旺斯的蓝 发表于 2015-8-9 10:45" [6 l$ ]  r3 m5 V  y( ^" F
关于这个话题,我也准备抽时间谈谈我对这次战役的看法,总体思路是根据看电视剧《汉武大帝》心得而来的。

7 r4 N+ D7 ^: n# T普版主:历史问题用电视剧来论证,似乎不妥?
作者: 普罗旺斯的蓝    时间: 2015-8-11 22:02
山溪岩 发表于 2015-8-10 21:16" w4 A0 P5 }3 A
普版主:历史问题用电视剧来论证,似乎不妥?
  q, _6 X3 D! k! A8 y) l  z
感觉两千年前的事,谁的话也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的事实,不管正史也好野史也罢都是一家之言,我们也不必去深究,都姑妄听之吧。
作者: john_lee    时间: 2015-9-2 15:21
在当年的历史条件下,战是最佳的选择,不战则匈奴连年寇边,对国力的损耗也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主守的话对国家和国民的信心都是极大的打击,明朝之败不就如此吗。至于战争的消耗对经济的影响确实无奈,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只有与民休息之一途了吧。
作者: 朵靓春    时间: 2016-1-18 06: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春夏秋冬1003    时间: 2016-1-18 09:59
漠北之战众说纷纭,功过评价不一,但不可争议的事实是1、给汉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2创造出了卫青,霍去病的英雄故事并留名青史。
作者: 老家在黄陂    时间: 2016-1-21 22:18
春夏秋冬1003 发表于 2016-1-18 09:591 A8 Z1 ^) L+ U
漠北之战众说纷纭,功过评价不一,但不可争议的事实是1、给汉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2创造出了卫青,霍去病的 ...
) Y/ l7 T# m( Y: N% J% Z
        欢迎朋友参与话题!                           
作者: 873586069    时间: 2016-1-21 23:24
汉匈之战或讲漠北之战的最大意义在于解除了汉民族的外部生存危机,为汉民族争得了一个生存空间,换来了发展时间!如果没有汉朝这一系列战役的胜利或任由匈奴坐大,华夏版图将不是现在这样!汉民族也不可能是现在这样!站在历史长河上来看,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这个付出是值得的!
作者: 春夏秋冬1003    时间: 2016-1-22 16:07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打败了敌人,自己也伤了元气。致使西汉开始逐渐走向衰落。
作者: 2737117861    时间: 2016-1-22 16:28
成败得失不能脱离形势去谈,文景之治后,国家和百姓得到了休养生息,有了战争储备,有了强君猛将,可以一战了。打一次换取几百年的大致和平也值了。漠北之战削弱了匈奴实力,其实为隋代彻底征服匈奴奠定了基础。战争的人员伤亡、财力消耗和社会生产力降低是不可避免的,伟大的胜利必然有伟大的牺牲。
作者: 汝河小生    时间: 2016-1-23 07:51
漠北之战历经千年,借鉴意义远未结束
作者: 高武群    时间: 2016-1-23 11:20
虽说漠北之战削弱了西汉的国力,给西汉的衰败买下伏笔,但是若没有漠北之战痛击匈奴,今天的历史也不可能是现在这样。
作者: 高武群    时间: 2016-1-23 11:20
虽说漠北之战削弱了西汉的国力,给西汉的衰败买下伏笔,但是若没有漠北之战痛击匈奴,今天的历史也不可能是现在这样。
作者: 挥洒青春    时间: 2016-2-1 09:29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欢迎光临 军转网 (https://www.junzh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