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第二章 富丽酒店
夜已深,随着部分街灯的关闭、多数营业场所的打烊,喧嚣了一天的都市渐渐安静下来,慢慢进入睡眠状态,与自然界万物一样,城市也需要休息。
富丽酒店作为这座城市标志性的高档酒店,很少会有客人在晚间11点后还在酒店喝酒,因为到了一定时间,酒店会提醒客人尽快结束。
可陆为风他们现在却在这里酒意正酣,没人察觉到时间已经很晚,也没有酒店人员的催促打扰。因为钱巴津和这家酒店的老板是朋友,事先已经打过招呼。这次聚会当然也是钱巴津安排的。
“来,老大,咱哥俩再炸一个!”脸色通红的钱巴津摇晃着再次站起来,端起酒走到陆为风身边。虽然过了二十年,可是“老大”这个称呼,钱巴津叫得仍然十分顺口。
炸雷子,原是皖北一带的一种喝酒风格,后来苏北地区也慢慢盛行。就是朋友兄弟间两杯相碰,一饮而尽,以示对对方的尊敬和感情。
“好,再炸一个!”陆为风微笑着站起来,两杯相碰,一饮而尽。
喝酒的氛围是传染的,两人酒杯刚落,又有几个同学相互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老大,二十年了,你真不讲究,你在部队混,我们**不到你,你怎么也不主动和我们**?”钱巴津仍然是那个快言快语的胖子。
“就是啊,是不是只顾着和女同学**,把兄弟们都忘了。”几个同学一起跟着起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部队更是如此,别说和同学**少,就是和父母家人**的也不多,大家多担待,为表歉意,这杯酒我敬大家!”陆为风端着酒杯站了起来。
陆为风说的是实话,自古忠孝难两全,因为部队的严明纪律,因为军人的特殊使命,他们失去的不仅是和同学朋友的**,与家人的**也不能和普通人一样。他身边的很多战友有的是父母生病时不能陪在身边,有的是孩子出生时不能陪在身边,更有甚者,在父母离世时都不能见上最后一面。可真正能理解和平时期军人仍然在默默奉献的人多吗?
“为风,大家开玩笑的,你已经喝了不少了,这杯酒就不要喝了。”彭天柱还是那个稳重严谨的瘦子。
“哈哈,钱嘛、纸嘛,挣嘛、花嘛;酒嘛、喝嘛,醉嘛、吐嘛!”还是那个玩世不恭的陆为风,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对了,陆为风,给我们说说你受了处分,怎么还能考上的军校?”一向快言快语的陈蕙萍是参加这次聚会的三个女同学中的其中之一。
酒桌上几个同学不约而同皱了一下眉头,这个话题确实有些突兀,有些不合时宜,但大家都静了下来,看着陆为风,因为这个问题确实迷惑了大家很久,都想从陆为风口中知道答案。
“嘿嘿,成绩嘛是抄来的,至于处分嘛,吉人自有天相。”陆为风对这个问题毫不介意,只是没有揭开谜底。
其实陆为风成绩一直不差,尤其受了处分后,反而更加专心学习了,只是很少有同学知道他最后的一个多月,每天都是凌晨就起来背书。
当时学校虽然宣布了对陆为风的处分,但并没有记入他的学籍,只是想给陆为风一个教训,给同学一次警醒,同时给那个副镇长一个交待。这也是后来军事院校招生人员到学校走访的时候,陆为风才知道的。不但处分没有记入学籍,面对走访的招生人员,无论学校领导还是任课老师,几乎把能说的好话都说尽了。这也是陆为风比很多同学更加感激学校和老师的原因。
仔细想想,哪个学校、哪个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好?不发自内心的想帮助自己的学生?学生本是学校栽培的花朵,更是老师生命的一部分。没有园丁的精心呵护,有几朵花能美丽的绽放。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陆为风和同学带着浓浓的酒意和不舍的心情走出酒店时,已过午夜。
仰望天空,陆为风暗暗说了句,转业了,新的生活开始了!
第三章 光鲜背后的酸楚
早上,陆为风被做饭声吵醒,睁眼看看手机,刚刚早上6点,窗外灰蒙蒙的,天还没有完全放亮,几只早起寻虫的鸟儿在鸣叫,偶尔夹杂着几声犬吠。
与多数的家庭一样,这个年龄的人是没有办法晚起的,无论睡的多晚,第二天必须按时起床,因为小孩要上学。与陆为风小时候不同,现在的小孩上学都需要接送,学习压力也比他小时候大得多。虽然只是小学三年级,每天的作业几乎都要做到晚上9点多,早上必须在7点前吃完早饭才能保证7点40前按时赶到学校。
尽管教育部门多次呼吁并且发文给学生减压,但家长们都像上紧了发条的时钟,把孩子当成时钟上的秒针,快节奏的运转,恨不得同一时间内能比其他人家的孩子多走几圈,只是忽略了秒针转一圈与分针走一格效果是一样的。
陆为风心疼孩子,但拗不过与多数家长一样心理的老婆,为了所谓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心疼孩子的苦与累就暂时抛开吧。
孩子很懂事,固定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使孩子生物钟很有规律,同家长一样,孩子也是到点就醒了,稍微在床上赖几分钟,便如部队新兵般的勿匆起床、洗漱、就餐,然后由陆为风送到学校。
陆为风和孩子7点35到达学校,看到已经早早站在校门口值班的几个老师,陆为风突然萌生一种感慨:每个光鲜职业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酸楚。
人们羡慕教师有两个长假,却忽略了比学生早到晚退的教师每天在校工作时间至少九小时以上,八小时工作制与教师无缘。
人们羡慕医生收入高,却忽略了医生每天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从接诊开始到下班,工作中的医生几乎没有休息,而且职业的特殊不允许他们出任何差错。
人们羡慕公职人员的清闲,却不知清闲早已是过去时,多数公职人员“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日休息不保证”才是当下的真实写照。
人们羡慕军人的职业称谓,却不知军人们为了维护这份高尚的称谓,牺牲了美好的青春、牺牲了创业的机会,牺牲了浓浓的亲情。
陆为风在部队的二十年,正是社会以加速度模式发展的二十年,是人们思维认知巨变的二十年,是他大多数同学成家立业的的二十年。
风华正茂的岁月,当陆为风的同学在地方不同岗位混得风生水起时,陆为风还在部队摸爬滚打。所以到了38岁转业的陆为风,他的同学有的成为政府部门的领导,有的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有的成为公司老板,应对所从事的职业游刃有余,而他对社会的认知却如同一张白纸,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因为职业的特殊,军人一年仅有一次回家的假期,对于人生的另一半,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更没有时间与恋人花前月下,成家往往比较仓促。陆为风同他的许多战友一样,与妻子从介绍认识到结婚,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感情基础也只能在成家后慢慢建立,加上陆为风暴躁的性格,所以争吵成了陆为风家庭生活重要组成部分。
有人说军人的工资很高,可陆为风在部队多数的时候工资并不高,只能维持日常开销,所以转业后的陆为风并没有多少积蓄,多赚钱成为陆为风的主要目标,这个想法也让陆为风的人生从此变得不平静。
边走边想,回到家中已经是8点10分,这时,陆为风的电话响了,是钱巴津打来的。
“老大,昨晚我喝大了,你怎么样,没事吧?”
有这样一个时刻关心自己的朋友,陆为风心中升起一股暖意。
“我也喝多了,断片了,怎么回到家的都想不起来了,不过我解酒快,连续作战是我的特点,嘿嘿。”陆为风边回电话边打开了电视。每天必看新闻是陆为风几十年养成的习惯。
“不会吧,你那么能喝,怎么会醉,我还认为你没喝到位呢!”
“瞎说,我能喝是因为我胆量比酒量大,昨晚确实喝多了。”的确,陆为风酒量并不大,只是从不服输的性格和好交结朋友的性情,让他在酒场上敢打敢拼,经常是主动喝醉。
“好了,不多说了,今天没啥事吧,上午来我公司转转,顺便给小弟指点指点,中午我再喊几个朋友陪你喝几杯投投。”钱巴津邀请着。
头一天喝多了难受,第二天再喝点酒投投就好了,这种做法是否真的有用无从查实,但却是邀请他人连续喝酒的理由,当然也是在商界拼打多年的钱巴津常用方法。
“你这么大的老板,我哪敢指点,不过反正我等待安置,在家也没什么事,上午去你公司参观参观,至于中午叫人喝酒就算了,就咱兄弟俩找个地方随便吃点,主要是聊天,昨天只顾喝酒了,兄弟俩也没好好唠唠。”陆为风毫不迟疑的应允了下来。确实在家等待安置很无聊,不如找朋友聊聊天,还能学一些在部队学不到的东西。
“好,我在公司等你,公司地址昨天给你的名片上有。”
“好的,我1个小时之内赶到!”
挂掉电话,把家里简单收拾一下,出门叫了辆出租车,陆为风向钱巴津的公司赶去。也开启了他人生的另一个征程。
|新手帮助|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主中心|军转网
( 沪ICP备15047659号-3 )
GMT+8, 2025-4-19 10:24 , Processed in 0.23664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8-2013 Design: Comi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