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军转网 返回首页

长城剑的个人空间 https://www.junzhuan.com/?23388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少些“三 陪”,多些“三同”

热度 12已有 439 次阅读2011-4-12 15:33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

  对于“三  陪”,人们已司空见惯。近些年来,大凡上级领导甚至上级机关人员下基层公干,基层领导都要全程作陪,尤其要陪着吃好喝好玩好。因而事出“三  陪”的屡见不鲜:有喝得胃出血、脑溢血住院的,有喝成“工伤”、“酒烈士”的……“三  陪”耗掉了基层领导干部宝贵的健康、时间和精力,耽误了谋划一方改革发展大局的时机,延误了解决基层问题和百姓民生的大事,损害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形象。
 
  平心而论,上级领导下到基层,按照热情简朴的原则,客随主便地招待好,此乃情理之中。问题是现在不少地方搞得过于庸俗化,“三  陪”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成为基层领导干部的沉重包袱。究其主要原因似乎有二:
 
  上级领导好面子瞎折腾。现在,多数上级领导下基层检查指导,最多是下到乡镇、街道办事处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而且一定要基层领导作陪,以显示其尊贵与威风,不陪或未陪好就认为是大不敬。而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又为“三  陪”推波助澜,给基层添了不少乱。
 
  面对“三  陪”问题,不少基层干部有时确也无可奈何。在“酒瓶”就是水平的潜规则下,一些干部为在上级领导心中留下“有能力”的印象,便投其所好,不遗余力地搞“感情投资”,互相攀比超规格,大献殷勤搞“三  陪”。
 
  与“三  陪”形成鲜明对比的“三同”,是我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极力倡导的优良作风,是党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干群关系,成就事业的法宝。当年日理万机的毛 泽 东,“见不到群众就憋得发慌”。百万干部深入工厂农村,与工农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赢得群众赞赏。
 
  “三同”是领导干部与基层群众接触、了解实情的一种必要形式,关键在于同心。只有满含感情、牢记责任、扑下身子沉到基层,多办利民实事,达到心心相融,才能真正取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十二五”刚开局,基层群众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少些“三  陪”,多些“三同”,我们才能更好地凝聚各方面力量,把美好期待一步步变成现实。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4 个评论)

回复 何思颖 2011-4-12 15:59
淡定
回复 zjshute 2011-4-12 16:09
  
回复 1963347999 2011-4-12 17:00
强烈拥护个人资产透明
回复 褪色的绿军装 2011-4-12 17:27
  
回复 龙在天涯82 2011-4-12 17:31
回复 い清风柔侠あ 2011-4-12 18:17
这不是绝对的
回复 1814903942 2011-4-12 18:32
  
回复 小虎快跑 2011-4-12 19:13
  
回复 长城剑 2011-4-12 19:40
何思颖: 淡定
  
回复 长城剑 2011-4-12 19:40
zjshute:   
  
回复 长城剑 2011-4-12 19:40
1963347999: 强烈拥护个人资产透明
  
回复 长城剑 2011-4-12 19:40
褪色的绿军装:   
  
回复 长城剑 2011-4-12 19:41
龙在天涯82: 好
  
回复 长城剑 2011-4-12 19:41
い清风柔侠あ: 这不是绝对的
  
回复 长城剑 2011-4-12 19:41
1814903942:   
  
回复 长城剑 2011-4-12 19:42
小虎快跑:   
  
回复 自由斗士888 2011-4-12 19:49
  
回复 长城剑 2011-4-13 17:48
自由斗士888:   
  
回复 幸福的菜 2011-4-13 18:22
呵呵呵呵好
回复 我行我素7963 2011-4-17 12:51
路过,学习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x 关闭

x 关闭


QQ|新手帮助|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主中心|军转网 ( 沪ICP备15047659号-3 )

GMT+8, 2025-4-19 14:15 , Processed in 0.20059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8-2013 Design: Comiis.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