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0||
英国BBC中文网日前发表文章,题为《日本与中国“共存”还是“竟存”》,作者为记者童倩。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的崛起是威胁还是机遇?是进入二十一世纪来日本官民热议的话题。
上周中美首脑在华盛顿的最新接触显示国力较量,中国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数字半证实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也对日本产生的震撼。
如何与中国交往在今天更成为日本官民迫切的课题。
周六(1月29日),日本人间文化研究机构与庆应大学在东京庆应大学三田校园举办“与崛起中国共存”第四届国际研讨会。
主持该议题的庆应大学教授神保谦说,正在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经济眩目、团队行程繁忙,而首相菅直人亲临的日方团队却门庭冷落。
研讨会的序言也道破了时下日本官民的酸楚心理:“‘中国崛起’一词所带给人们的有时是惊讶与期待,有时又是恐惧与艳羡。蓄势而发的中国经常会扰乱外部世界中人们的心理平衡,但毋庸置疑的是,在国际社会方方面面中,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应如何与大国中国共存共生?”
演讲者包括美国波士顿学院政治学教授罗伯特·若斯(Robert S·Ross)、中国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中心主任王勇教授和日本庆应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添谷芳秀教授。
若斯说,80年代初起,中国在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下提升国力,各国虽对中国崛起潜在地持有悬念,但还是纷纷向中国靠拢。而美国抑制台湾陈水扁政权的**运动、鼓励马英九政权深化与中国的政经关系、缩小在朝鲜半岛的存在感等可说是协助了中国崛起。
若斯说,但09年后中国放弃了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抗拒与各国协调,引起周边邻国和发达国家反感。他说,中国民族主义外交令美国产生比中国增强军力所带来的威胁感更大,促发了中美两国的不信感和竞争心。
王勇演讲中针锋相对地说,09年美国从伊拉克、阿富汗撤退,回归亚洲的策略令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安全关系恶化,中国感到了威胁、中美关系去年出现了“新冷战”征兆。
兼任中国外交部党校教授的王勇认为中国与国际社会矛盾的其他原因是中国外交不够圆滑、不善公关。
但他也承认,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自信膨胀到无视本国问题,他也解释中国多元化,政府各部权利交错导致实施政策受阻。
|新手帮助|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主中心|军转网
( 沪ICP备15047659号-3 )
GMT+8, 2025-4-19 20:51 , Processed in 0.18277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8-2013 Design: Comi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