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庆双 发表于 2024-11-15 06:53
* j* m: e! z& Q0 |无论哪种错误或不完美,本质上都是偏离目标的表现,其原因可能出于本能尚未得到良好的训化,或是训化的本 ... ' b1 ?1 V6 w7 t* p! R. s \) v
记得以前学科学辩证法的时候,书上说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扭曲反映,所以无论正确与否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没有偏离自己的目标。错误的认识是由于个人的思维能力不足,对于某一个领域的知识的缺乏造成的。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探索并过语言为中介反馈到大脑的反应过程。也就是说思维是以本能为基础又超越本能反应的心理活动,涉及所有的认知或智力活动。思维的目的是为了探索与发现事物的本质联规律,这就要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根据已知推测未知,必须不断的学习,积累知识,但这只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思维是否正确的标准主要两点:首先是思维的逻辑性,也就是说要能够辨别事实和推理之间的关系,这才能够建立一个合理的论证结构。建立在谬误上的推理只能越推越歪。其次就是思维的条理性,在思考问题时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有序地展开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实现认知的目的。那么社会应该怎样培养正确的思维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批判性思维:对接收到的的信息不轻信,更不盲从,保持怀疑和求证的态度,并对这种态度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