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2.海校预科班3 {# |3 \$ V2 o, P9 l; p
1990年3月1日,我进入大连舰艇学院预科班学习,被编到预科二队,预科二队有100多人,通过摸底考试,原来信心不是很强的我发现,矬子里拔将军,我的学习成绩还处于上游,特别是数理化更是得心应手,这得益于山东老家教育基础深厚扎实。预科班的主要任务是由专科教员带领我们恶补文化课。7月份我们参加了全军统考,我顺利了考入了大连舰艇学院舰艇指挥专业(通科班)。大部分预科的同学都顺利入学舰艇学院,也有成绩差一些的被调剂到广州舰艇学院和其他院校,很少有淘汰的。原因是1989年64事件后,总体上看从战士成长起来的军官政治、军事素质普遍过硬,经受得住风浪考验,没有经历部队大熔炉锤炼,在某些方面还欠点火候,因此军校开始扩招部队生,部队生和地方生的招生比例由以前的1:1,扩大为2:1,所以文化课成绩差不多的战士都能上军校深造,这个扩招部队生的机会让我们这些人赶上了,数年后,又发现部队生的发展潜力远不如地方生,因此部队生的招生比例又逐渐减少。现在战士考上军官学校的机会较三十年前就小多了,大学生入伍可以提干,战士的出路主要是考士官学校,毕业后当士官。+ V5 l( Y' N4 |, q4 a3 N
13.军校四年) X( T; o6 Y; c/ L/ y6 P& z
由于预科就在舰艇学院读,入学也没有多少新鲜感。四年的军校生活不仅使我受到了良好的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坚定了献身海军、报效国家的理想信念,全面素质得以提升。“一海校”精神如春风化雨,历久弥新,成为我受用终身的宝贵精神财富。做为战士学员能够清醒认识到自己与地方生学员在文化基础上的差距,因此,倍加珍惜学习机会,更加努力提高自己。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