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我国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曾出现过很多优秀的革命将领,他们带着战士们一次又一次的阻击了敌人的进攻,这些人不管是胆识还是作战能力都非同一般。而在二野的三兵团之中,最厉害的莫过于王近山带领的12军,作战之时所向披靡,让敌人闻风丧胆。但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并不是王近山,而是12军的其他三个传奇人物,他们的军衔评级让人啧啧称奇,师长成了上将,副军长成了少将,军长成为了中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情况。
1951年3月18日,2野3兵团奉命入朝参战,陈赓担任3兵团司令员兼任政委,王近山担任副司令员,杜义德担任副政委。3兵团下辖三个军,12军军长曾韶山,15军军长秦基伟,60军军长韦杰。后来这三个军的军长在1955年都被授予了中将军衔,秦基伟后来的成就更高,1988年被授予上将,王近山也是中将,难怪他后来会闹,手下都跟他平级了。
其中12军的军长曾绍山算是红军队伍里面的老革命了,曾经参与过红军万里长征、抗日战争,而且在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曾经参与过根据地发展建设工作,渡江战役等艰难的大型战役,是一名战功赫赫的老将。在抗美援朝期间,他被上级任命为12军的军长,带领部队和美军展开了激烈对抗,建国后被授予中将军衔。
曾绍山的副手是肖永银,他和曾绍山的情况下差不多,都是从艰苦的红军时期过来的,在2野的部队中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参加过淮海战役、大别山战役等等。在抗美援朝之时,他主动请战,担任12军的副军长,后来还曾当过一段时间的代理军长,建国之后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而三人之中最传奇的反而是职位最小的师长李德生,他出生于1916年,也是很早就加入了革命队伍,和红军部队一起经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多个战役中取得了优异表现,他是王近山手下的悍将,以猛打猛冲著名,不管是上阵杀敌还是指挥作战,他都非常勇猛,是一位智勇双全的战将。建国后第一次授衔时,他只得到了少将军衔,但随着他在军中不断的发展和成长,担任过好几个军区的司令员,地位崇高,在军队内部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后来我军曾经取消过军衔制度,所以他虽然职位不断升高,但军衔却迟迟都未升迁。直到1988年,我国恢复原来部队的军衔制度,这才提升了李德生的军衔,将他授予上将军衔,所以他也成为了三人中军衔最高的那一位。
这三人虽同属12军,但结局命运却完全不同。谁能想到,军长和副军长的军衔都远不如手底下的一个师长,难道是因为李德生的能力比他们都要高吗?其实并不是。 当初曾绍山和肖永银之所以军衔不如师长李德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两人比李德生相对年长,李德生还在大放异彩的时候,他们已经很早退居二线了,没有机会参与后面的授勋评级。如果他们当时还在一线担任重要职务的话,很可能在1988年的授勋评级中也得到升迁,就算不超过李德生,起码也能跟他同一级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