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海上游龙 于 2012-6-10 13:29 编辑
0 u9 ^/ j$ G f& `& ]8 a) Z- F' r) }: h0 k6 i
转业确定单位至今已经过去快一年了,上班也已经快半年了。真的是时光飞逝、岁月荏苒。几位版主哥们一直邀约我写点什么,每每打开论坛,想写点什么的时候,内心总是诚惶诚恐,怕自己的一家之言给大家对某些单位的看法、自己的转业观念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7 p. I: r4 G0 G% r% ? S
最近,纵观论坛,随着转业进程的推进,大家的心情逐渐变得躁动不安、心情忐忑。我感觉作为一个算不上成功的过来人,有必要借助论坛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对转业这件改变人生轨迹的大事的些许看法。不求大家全部赞同,但愿能给一两个战友一些有益的启发,那我在工作之余就做了有意义的事情。
( \2 G3 c, H- N4 y% x4 `& ?" ]7 T; M/ U$ \
一、如何正确看待关系
# ]2 Q& r; P* l8 [1 w 我从2007年底就开始提出转业了,从那时起就关注现在的论坛,每年都跟着论坛一起潮起潮落。同时,也陪伴了爱人09年在上海转业安置的全过程,再加上自己2011年的转业经历,所以我对上海的安置有一些更多的理解和思考。6 {/ U( P& g8 ?' @& Y" R1 N
纵观上海近几年的转业安置,绝大多数战友和我一样,没什么关系,两眼一抹黑。事实上,很多人即使有关系,也是属于不能一锤定音的“小关系”。所以,在这里明确的告诉大家:没关系,不可怕!4 C4 S0 \6 L4 R
我不是一个“唯关系论”者,也不是纯粹的“关系无用论”的拥趸。如果你已经和心仪的单位的一把手、党组书记等交往颇深、达成意愿,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提前搭上顺风车,成功的未湿鞋的上岸了。下面这些内容看不看也无所谓了。如果你因为没有关系而感到内心烦躁,那么耐心看下去,虽然我码的文字没有“金刚经”那么明显的平心静气的功效,起码可以恰似夏日的一阵小风,微微抚平大家的痛苦。
( f; ^' I2 |- a0 C L4 \ t3 N 有可以一锤定音的关系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这样的同志一定要珍惜。大可不必在乎其他同志的冷言冷语,大家互相理解嘛。谁有关系不用呢?现在中国社会本身就是人际关系交错复杂的社会,尤其涉及到后半生命运的大事,我是充分认可并且比较羡慕这样的同志的。也仅仅是羡慕,没那样的命,多想无益。
5 T) D4 @% E w0 L% o7 p 转业期间,和转友们比较一致的感受是:有大关系的人肯定有,但在上海转业安置一千多人中绝对是少数。即便是关系通天的人物,最后也只能安置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这种情况和大款养小三性质正好相反,大家自己琢磨。)
+ N: ]9 G* }/ X8 G+ F% w 那么结果很明显了,一小部分关系占去了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活少钱多离家近”的好单位、好岗位,剩下的单位还是很多。这种情况下,同志们完全是赤膊上阵,全靠自己方方面面的综合素质在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杀出一条血路。
* [& ^0 r) b4 z5 A 这就没什么好生气的,大家完全靠自己实力,输也输得心服口服。
9 [( n- M+ Y1 b X. D5 ^
" O2 K6 \4 i' n. O8 r% m5 O 二、如何正确看待五大的安置
2 |/ M" u! Y2 j9 Q* n! R$ X2 ?1 r 转业工作推进到目前,下一步就是所有转业人员的集中培训讲座,下一步可能6月底、7月初就要进行每年一次的五大考试了。可能还是有人不清楚什么是五大,那么我就再不厌其烦的普及一下:所谓五大,海关、工商、税务、边检、质监五个部门的统称。由于这五个部门每年招的人数相对都比较多、名额也比较固定,又或者有些部门属于垂直管理系统,反正是每年在双选会前,举行一次统一的考试,专为这五个部门选拔、录取行政营以下(含营级)的人员。
0 I+ I4 V0 z& ]. { 除质监外,其他四个部门招录人员基本都是公务员编制。质监2011年共录取团以下14人,其中市区公务员2人(区局),参公1人(执法总队),事业编7人(市局下属检测机构),郊区县公务员4人(区县局)。1 r5 K0 v0 p9 L/ n9 N8 T5 `# X3 K* l
海关的话,个人感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家自己分析;边检的话,东海渔民哥数次发帖,大家对边检都心存疑虑。边检确实比较辛苦,有夜班,轮休,正所谓干一行恨一行,去年进边检的转友还是比较满意的,每个人感受不同,不好一言概之;工商、税务不用提了,历史悠久的衙门了,待遇都相差无几,工商基本都是分到工商所里,税务先在各区税务大厅卖几年发piao,这也是让大家诟病颇深的地方。
9 N3 w) b; n3 T 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有很好玩的现象,每年都有形形色色的人不断地或者拔高五大,或者唱衰五大。
% d3 P* e) d/ E7 x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位。但是平心而论,五大不失为营以下同志的一条比较好的出路。1 `/ R* i. U) N3 } G
可能有的人说了,五大现在完全就是鸡肋,待遇差、压力大、权利小。相对于数年前,这么说确实有一定道理,随着机构改革,这几个部门都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我想反问的是哪些单位待遇好?压力小?权利还大?即便是有这样的单位,我等芸芸众生怎么就能如此笃定能进?换言之,其实从市一级、到区一级公务员,工资单上的工资同等级别差别不大,主要的差别是区与区,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差别。没有那么多的动辄年薪十几万,醒醒吧,兄弟们,现在上海公务员的薪资水平并不是有的人想象的那么喜人。什么钱都算到一起,年薪7、8万是常态。很多同志转业到地方后,薪资都大幅缩水。这是不争的事实。别提灰色收入,前提是你能混到那个位置,而且胆子够大,每年都有转业的抓进去。莫伸手,伸手必被捉。4 e$ W, q1 _. G1 t6 K& }! m
这样的情况下,五大其实就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有的同志又说了,五大没有我上升的空间。笑话!30多岁外地的转业到新单位,哪个单位有你上升的空间?到了单位基本就是定位了。主要区别就是退休的时候是副主任科员还是主任科员又或者是副处级调研员?副处调的话单位已经够意思了!可能有人说了,谁谁谁转业几年后如何如何。我想说的是,这样的个案永远代表不了普遍性,军转到了新单位就是或多或少被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更何况,在谁谁谁上升背后的付出,有多少被他人所知晓? + Z; e, C2 J! y+ X' M6 \; k
所以,想着如何抱负,在地方大施拳脚的同志,我姑且当一回恶人,先给大家下点毛毛雨,让大家冷静下。. A, H' L. w* f( e" `. B7 n
其实平心静气的想一想,五大的单位远算不上拔尖,但是又不算是垫底,算是符合中庸之道吧。毕竟每年录取100人左右,占去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如果除去行政团以上的话,比例将更大。& k/ J2 q0 R2 ^
对于五大,我给大家的意见是,如果你没有关系,没有明确心仪的单位,那么——有枣没枣先打三竿子!7 h) Y5 L) o; ~4 A
5 u2 a3 [7 q9 X5 |- j3 z
三、如何正确给自己定位
5 d: V0 x' y* I* s) A 其实转业工作到目前的进程,这点点烦躁相比起五大之后等待录取通知,比起双选会后抓心挠肝、神经质焦急的等待,真的不算什么,真的,哥们在这个问题上从来不骗人。附上去年双选后小诗一首,大家心态可见一斑:' r) T- {2 P/ m3 F" d" T! e
; R+ @7 m+ F% [2 Y8 J" g. m4 U" s
等电话——盼双选面试电话
/ [7 A( B' J5 R) y! @1 ?2 d+ w2 F! M% k" L$ U! s$ {
念啊,盼啊. x. ]/ Y+ T. H- r, b
站起又坐下7 _6 g) D; a& f% Q& S( S8 [/ W
时长生疑' _8 `$ A+ P8 s" N5 |
摘机重新挂6 [) \5 i, i# ?, D: U6 P
0 R% e6 }1 b0 T' l8 ?! G% Y
踌躇,离家, P% Y# P8 C. g8 r7 W+ p
近午速买菜
" X" F8 B9 h6 x 水煮不炸; Q+ |- f+ z$ K$ o) i0 C O5 s
唯恐声音大' f; d) e/ n; F- i9 [0 l
# c e! T% D0 g+ q! {$ U 黄昏,铃响
; O6 ~9 _# ?1 H* m# p E 情急磕到牙% d4 k( W0 d7 b/ g% f! Y$ c. W
却是打错电话
9 _ p" }5 \2 J$ X1 u) Q 心绪乱如麻
. B6 [7 j7 P S$ Q. y : d' s6 d- B! j. M0 ]7 ?2 q
终于来啦) H* _, Q& Y& Y7 _1 g2 k
激动要说话
! t9 U* y' S4 P/ c J5 L1 T% U 似哑啊啊: J" _! S& z' W" a e( d
两眼生泪花
2 A% ?( H& W" U" o; b3 R( l
+ c0 ^0 B- d1 W/ ~) _ 目前的些许烦躁,是大家对未来的不确定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有很大程度是受了别人帖子的影响。看到某些同志接连发帖,连续发问,这个单位如何?那个单位咋样?那些单位不能进!导致的结果是,两眼一抹黑的同志更是晕头转向,哪都不能进,我未来的路在何方?
# f. X" s7 R' d! s 综合每年安置后大家的反馈情况,绝大多数还是相对满意的,当然仅仅是相对满意,世界上压根就没有绝对满意的事情存在。当然,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别人进了让你眼红的单位,但是可能他还并不心仪,别笑,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所以不要着急,现在已经有那么一个坑等待着咱这颗萝卜了。
5 L3 s& C7 y6 ?! N* `. N1 U5 q$ G0 t/ M
但是,我想说的是,树是有根的,水是有源的,任何事情都是有根源的。& Y7 b. d8 X0 L# z$ O) U! v
转业中比较关键的因素:性别、年龄、才能、经历、学历、气质。
, ~ z" v& o0 t; o9 j/ \( s' K: @, n
性别是第一要素,如果没有关系的女军转,首先就处于一个先天的弱势位置。别不信,真心话。很多女军转进过数次面试,最后安置的单位不外乎公安局、看守所、区事业单位。当然,我并不是说这些单位不好,丝毫这方面的意思都没有。我想表达的是,女军转先天弱势,同等条件下比男军转要困难很多。" ]: f& P- G& V) w. L3 q) e/ B
/ V: ?% L* N( y7 P0 K
年龄我认为是核心要素。我在这里没有对军龄长、年长的老同志不敬的意思,您在部队献了青春献热血,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地方单位就是这么实际。35岁或者更小一点—33、34岁是道坎,超过这个年龄,如果有年轻军转竞争的话,很有可能单位的选择是他。您可能会说,我年龄虽大,但是阅历丰富,工作经验丰富。其实地方单位更喜欢的还是年轻点的可塑的白纸,至少可以灌输新知识,可以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平心而论,靠近40岁的同志,接受新知识、学习的能力都不如年轻人。很多资格老的同志在部队斗争经验都比较丰富,在管理上,地方还是比较头疼的。# K. }. G) O. y9 ~' i7 V5 }6 U
9 @+ g+ n. J; P
记得我到新单位报道的时候,局长和我畅谈了蛮久的。现在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过去的知识已经是过去时了,现在你的首要任务就是迅速接收新知识,迎接新挑战。# g j/ E4 x" Y' r
- N% [4 Z/ C$ ~
当然,超过35岁的同志也大可不必听我啰嗦几句就心灰意冷。每年还是有很多人凭借自己的实力进入自己心仪的单位。我这里说的只是横向比较不足的因素。
& E5 h8 k& r# o8 S) q9 k2 R( L% Z) h( l3 W- Z7 S7 t0 J: z
才能是首要要素,学历是次要要素,经历使才能更让人信服。地方单位虽然看重学历,但更看重才能。与其招一个什么都不会干的博士,还不招一个能力出众的本科学历。才能指的是综合的素质。要会写,能写,会说话,有一定组织能力更好。经历丰富了,才能自然提升。这个道理其实还是很浅显的。而且,学历在转业过程中起的也仅仅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没有骄人的学历,也不用上火,很多人都不指望学历加分的。
- F2 x) \$ P) Z0 l: P8 U8 L- Q! m
2 d" d- o) c' z( p/ n8 } 其实,如果你具备以上的能力,并且经过部队工作的打磨,那么你的气质自然体现出来。毕竟地方单位招的是机关公务员,不是锅炉房烧锅炉的。都喜欢能让人如沐春风、有亲和力、感染力的人。在内在能力之外,看重的就是一个人外在的气质。他们眼睛都是很毒的,你心态好与坏,善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性格强硬还是软弱,应变能力如何,看待问题是否成熟全面?面试的时候,就在一问一答间,你的一切面试官都已知悉。
. o+ ?9 N3 w. g4 D/ e J1 \, Z" }
如果你现在还在踌躇、迷茫,那么我劝你,没事的话做做家务,照常接送孩子,学学车,闲暇之余看看书,准备准备五大考试。春节开始看不早,考前一周开始看也不晚。关键可以围绕上海历年事业单位考试题,每年基本都是事业单位考试的套路。顺便就当是提升自己综合素质了,毕竟以后总归要在地方讨生活,多了解些社会、充实自己的知识,总归没什么错的。一方面稳定情绪,一方面还可以照顾家庭。更好的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一切问题的出发点都是家庭,我深谙此道。和大家共勉。 |* t- r+ s$ {8 P
1 j% f n: c- |: |9 ^+ Y. R4 h 四、如何提升一点点自身满意安置的几率
: s0 L" V2 Y: J2 z% ~0 u {4 d, H4 a 昨天写完之后,本想今天上午一鼓作气,再和大家聊聊,哪成想工作一堆,又跑出去检查,下午刚回来。! a6 ?8 l3 ?5 N+ f9 t- j! p( m
静下心来,平心静气地琢磨了下,觉得有必要在当前阶段和大家谈谈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相对满意安置的几率。; {" I1 L0 Z8 _/ Y& w
正如前文所讲,绝对满意的事情是不存在的,在这里只能说是相对满意。比如,相对于指令安置进某事业单位,你双选进了某单位,你是满意的。但是,相对于其他人、别的单位,你又是不满意的。在这里我想借用前几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 W0 _# F4 J0 H( M2 O 首要的是立足自身能力,给自己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定位和意向性的笼统目标。要明确自己比较理性的单位想要什么样的。比如,我户口报在闵行,可以参加双选。我是团级机关的小作训参谋,刚好处于而立之年,能力嘛,套用很多人简历里的话:有一定文字基础,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非常普通的能力和经历,我对自己也有很全面和比较中肯的评价,基本处于不上不下的位置。算不上什么出类拔萃的人才,也不是单位见了就摇头的人物。
" i# r" L4 X# K9 ^ 因为个人喜好和其他因素,自己首先排除了公安,基本上市级二、三线非热门委办局、检察院、法院、心仪的虹桥管委会等,都是我能够并且愿意接受的单位,哪个如果先要我签单,我肯定从,离家近的优先考虑。没想过进企业,主要是自己硬实力不够,现在进企业的军转基本都是自身素质出众的狠人、神人,其实我还是比较羡慕进企业的兄弟们滴。
5 d2 F1 Q) ?: k& e+ E9 F% Z+ G! W 这就是我最基本的对转业安置单位的选择。有了一个最初的大致轮廓,将有助于下一步的有的放矢。下一步就是提前给单位发简历。
5 [2 H% J* y4 D& L7 y" N 每年围绕着发与不发、什么时候发简历都能掀起一波讨论。综合了周围转友的经验和看法,提前发简历是绝对有效果的,去年“希望就在前方”版主提前发的简历,在双选会后接到了数个单位的面试电话通知,可惜他提前被五大收了。提前联系的单位就是你比较心仪的、比较愿意接受的单位。当然,侧面也反映了你对进这个单位的强烈意愿嘛。起码增加了一丝几率,给自己试试水。尽管可能效果因人而异,但是仍然算是多了一份希望。! G0 M1 t% K6 ]! G: N
当然不能直接把自己的简历往快递里一放,填好单位地址就万事大吉了。单位接到快递会莫名其妙的。: c0 D7 g4 N9 \
快下班了,明天再和大家交流。
( v+ x3 s1 S8 R2 w3 n9 q 奶爸的生活痛并快乐着哦。
: p- Z9 b) `3 \% [/ g
8 @9 Z& M6 }; E0 l( A5 c/ O" }, C
9 z4 R% l3 Q/ e# w) T7 b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