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有感于转业期间的躁动和不安,zw今天上午请来了单位2009年转业的原zzc主任作报告(老领导转业到省会城市的发改委,刚去时就是打杂,今年升任实职正处)。感觉老领导的话有些道理,就总结归纳了一下,简单的跟大家做个交流汇报:
2 Q4 x, j1 q+ G# m; k 一、军转干部回到地方工作后的几种典型性写照- `( ?8 q4 x2 M: F7 w
一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型。很多军转干部对于回到地方都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能够以新兵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放下架子丢掉面子,什么收拾卫生接听电话收发文件,都能够尽力做好,几年下来也会赢得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称赞,但是到了提拔或者竞聘,基本上就是靠边站了,有的是因为年龄问题,更多的还是因为所分担的工作含金量不高,只是一些基础性和事务性的杂事,换句话说,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只要你想干,这活就能干好;二是自吹自擂张狂型。有的军转到了新的工作环境,总是念念不忘自己在部队所取得的荣誉和成就,没有荣誉的也会吹嘘自己所吃的苦流的汗,没过几年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分担的工作越来越少,自己也越来越边缘化。地方的领导不是傻子,既然你那么英明神武,还跑到我这小庙干啥;三是豪气满天门面型。说实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地方上的人总是觉得部队的人都是海量,喝酒从来都是以斤为单位。有的军转确实也能喝,到了新的工作岗位,酒量一露,领导马上拍板,以后就是你了,为了单位的全面发展,有了接待一律你去作陪,几年过去,职务上升的没见几个,疾病缠身的反而多了很多,基本上以后滴酒不沾(老领导特别提到了公安,难道说公安迎来送往特别多?求解惑)。对此,老领导深有感触并大力赞扬中央的禁酒令。。。。四是踏错门槛进错门型。不可否认,谁都想进个钱多人少离家近的单位,但是这样的单位不一定合适你。比如没通过司法考试的去了检察院法院,没注会的去了审计局等等,这样的痛苦是最大的,连方向都错了你还努力向前个神马劲儿啊,可是大部分军转对于地方的工作性质对于自己能够胜任的岗位都是不了解都是似似而非的,还有信息的不对等,这就造成了每年进错门的军转不是少数。. G1 ]9 E( j3 F: ?& K
二、地方上需要的军转干部. C& V0 g+ E. U: Q
一是能写。老领导刚去发改委时领导一看是政工干部,还是个主任,就试着让写东西,结果转业5年就实现了打杂的到副处调到正处实职的华丽转身。能写的总会有出路。这一点论坛上的大神已经有了详细的解说,我就不啰嗦了。二是能组织协调。地方上的关系错综复杂,能理顺上下左右的关系基本上你就超神了,地方上没有部队那么多的指令性强制性,更多的就是依靠协调,有着过硬的组织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也是能够顺利上位的重要条件。三是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地方岗位基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虽然军转法规上明确规定军转干部有适应期,但是地方上一般不会给那么久的时间让你去适应,基本上是学完即用甚至是边学边用,而且最关键的还是日常的积累。还有很多,论坛上也有,不多说了
! Z' U T( [/ V! X" _; H7 Q4 S 三、正确对待走与留(个人感觉这是本次开会领导的意图)
9 h' F4 ^+ P1 W( u; t% B7 V0 P 地方不是天堂部队不是地狱,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三六九等,很多人只是盲目的跟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明确的想法,适合别人的不一定就是适合自己,地方的晋升比部队难上千倍万倍,不要轻易谈转业,尤其是年轻的干部。如果有可能最好是级别高点再回去。自主和计划安置永远是矛盾体,好不好没有明确的界限,只能说是有得亦有失吧。+ }" R3 | w# m6 q3 |
$ K; D) G" j# n; r" y1 {- O: V$ x6 _' |! [& [, l
限于文字水平和表达能力,写的有点乱,勿怪。不管怎么说,听了老领导的话还是有感触的。在论坛这么久了,也知道回到地方的艰苦和不易,但是不管回去以后日子多么艰苦,总比不上三地分居撇下妻儿父母的痛。本人和家属都是独子,有四位老人和一个幼童需要去照顾,钱少点没关系,在一起就好,只是希望今年会心想事成。这几天也是最后的关键期了,祝福大家心想事成。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