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5-18 12: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的忧患意识6 P5 \: l8 e; l* X3 O
8 X4 R9 e+ _2 N3 w M
8 a3 T1 `9 W9 D0 t7 z* D; _" M! {* q: ]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
+ `" H8 x' @/ ]( C b: W" t2 o P: M4 G5 |$ ^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时刻不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才有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g7 F7 M4 r0 L9 Y
8 I& h, y7 o4 ?! D8 s5 o 对一支军队而言,置之死地而后生可贵,更可贵的是识祸患于未萌,时刻保持着面向未来的忧患意识。
. A+ K+ ~: ]% p% ~# {, l# K0 B. E( p* u; E- m8 R% _ |
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和平环境下从来不缺笙歌阵阵,而厌于尖利警世的忧患之声。# K7 t' S! p, n. T0 G; T
& o. y% N/ _- K, t4 j
鸦片战争后,中国这头东方睡狮一度从梦中惊醒。满清王朝本该忧患于心,改弦更张。然而,“睡狮”只是翻了个身,又再次睡去。及至甲午战争来临,朝野上下仍然沉浸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不能自拔。
% p( m* V/ V: o1 o7 y( v- `, T f+ F6 D5 G0 D5 K4 H& l2 W
社会变革是被革命威胁逼到墙角的结果,危机和失败的忧患推动了改革。然而,当忧患的压力降低时,苟安倾向又将代替改革。缺乏面向未来的忧患意识,就只能失去变革发展的良机,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被动挪步。
7 s" ?: h0 o# R
6 F3 [& p& v! L ~4 N6 M+ a. ? 安于现状,不思变革,有着深刻的逻辑和文化基因:农业经济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性格,这种文化性格重塑入主中原的所有游牧民族,使他们由马背而钻入轿子,悠悠然间丧失血性,更难保此前的忧患意识。曾经横扫亚欧的蒙古铁骑是这样,马踏中原的八旗军也是如此。: N3 X, ~+ ~$ s) E9 b0 J/ `
! N0 a2 Q* e' l# ?* d 中华民族缺少欧洲那样的启蒙运动,精神重压导致民族无法完成现代性格的塑造。百年来,我们一直是在两个极端中摇摆:或者夜郎自大,或者讳疾忌医。战后本应反省,努力塑造全民族的忧患意识,励精图治,富国强兵,因为心理上的不成熟,而走向悲情,异化成了弱国心态。这种心态的突出表现,不愿正视对手的长处,甚至不容许有人讲对手值得学习的地方。2 U+ O* R2 u. w7 a! V6 d
0 \; A( N. m' j* @; G: w7 x 甲午之战后,日本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撰写了长达几百万字的《坂上之云》,后被改编成长达20多小时的12集电视剧,系统总结反思他们称作“日清战争”的经验教训,看后使人震撼。
4 {* b8 P0 w6 l3 \/ B
. O; y0 x" Q( Z9 R! _: K3 y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掌握太平洋战争开战关键的日本旧海军军令部的参谋们,秘密聚集在一起举行“海军反省会”,讨论战败的原因,反省会每月一次,从1980年到1991年的11年间共举行了131次,值得我们深省。4 j8 b2 u/ ~! s% M* _9 ]) K
6 h5 ]% M& {% U2 @* \
最大的危险是看不到危险。
" q5 J, B2 G+ {
o/ D/ ]# @* k' A+ T! d* C* u 当年八国联军侵略瓜分中国的忧患并未解除,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在演绎。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在台湾、西藏、新疆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的斗争一直没有消停,近日西方7国集团联合发表关于南海问题的声明,不能不说是释放出又一个围剿中国的信号。国内一批腐败分子内勾外联,沆瀣一气,吞噬着国家民族的命根。. c3 L! C# W8 q& \- q3 r
0 q1 y f4 l% @9 L7 w5 ]
客观如此,主观如何?现实的情况是: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国民“无敌国外患”的和平麻痹思想渐生渐长。“今天是个好日子,赶上了盛事咱享太平……”一派莺歌燕舞。军人当和平官、和平兵的现象非常普遍,军人“天生为打仗”的血性和斗志日渐消磨。
/ W* W7 g: Q* [' N. ?/ k$ L. T' v% v
习主席指出:“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含义,在我国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的含义。”这个特殊含义,其中一层重要意思就是:甲午应该成为中华民族永铸忧患意识的标志。$ r; |! @# T4 I* e0 f
0 I& p& ^( c! N 走出甲午,不是走出悲情,而是走出局限,不仅抚平心灵上的伤口,更要揭开历史的伤疤,刮骨疗毒,以求生发出走向未来的青枝绿叶。走出甲午,不是争中日之间一时一地之短长,而是要为历史改错,改变农耕时代养成的守旧而苟且的民族心理。
5 ^8 |& u( m2 \9 T$ F4 ^; v* A0 }" E+ k+ g, i
深刻洞悉国际格局变化,科学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习主席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主动应对新的安全威胁和战略风险,强国梦的宏伟蓝图正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
; x) i6 Q* P. E1 c' n! s: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