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9-28 08: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陈独秀
! T9 ^+ s+ [% c0 b N
- H/ C$ V4 j; C4 k- K! p. `% f$ g. ]2 O0 ?& ]3 B* o
爱国!爱国!这种声浪,近年以来几乎吹满了我们中国的各种社会。就是腐败官僚野蛮军人,口头上也常常挂着爱国的字样。就是卖国党也不敢公然说出不必爱国的话。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不容讨论的了。 7 J2 [) f; m. Z1 p; C3 P
4 [+ z8 ?8 N# ~: u, c" F2 b感情和理性,都是人类心灵重要的部分,而且有时两相冲突。爱国大部分是感情的产物,理性不过占一小部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德国和日本的军人,就是如此)。人类行为,自然是感情冲动的结果。我以为若是用理性做感情冲动的基础,那感情才能够始终热烈坚固不可摇动。当社会上人人感情热烈的时候,他们自以为天经地义的盲动,往往失了理性,做出自己不能认识的罪恶(欧战时法国、英国市民打杀非战派,就是如此)。这是因为群众心理不用理性做感情的基础,所以群众的盲动,有时为善,有时也可为恶。因此我要在大家热心盲从的天经地义之“爱国”声中,提出理性的讨论,问问大家,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 2 o; N# I- L$ R: \7 H& Y
& _" p% ^$ y8 [" A若不加以理性的讨论,社会上盲从欢呼的爱国,做官的用强力禁止我们爱国,或是下命令劝我们爱国,都不能做我们始终坚持有信仰的行为之动机。
2 K& W* D% B+ S5 A9 b# w X4 {: Y: k: r
要问我们应当不应当爱国,先要问国家是什么。原来国家不过是人民集合对外抵抗别人压迫的组织,对内调和人民纷争的机关。善人利用他可以抵抗异族压迫,调和国内纷争。恶人利用他可以外而压迫异族,内而压迫人民。
8 J- }# r) M F9 \& B- ?
( h2 N# p' J+ u, E0 O8 }& u我们中华民族,自古闭关,独霸东洋,和欧美日本通商立约以前,只有天下观念,没有国家观念。所以爱国思想,在我们普遍的国民根性上,印象十分浅保要想把爱国思想,造成永久的非一时的,和自古列国并立的欧洲民族一样,恐怕不大容易。
! P' V2 _. _3 \' \' {* l( a# K 5 S! a$ c9 X2 h
欧洲民族,自古列国并立,国家观念很深,所以爱国思想成了永久的国民性。近来有一部分思想高远的人,或是相信个人主义,或是相信世界主义,不但窥破国家是人为的不是自然的,并且眼见耳闻许多对内对外的黑暗罪恶,都是在国家名义之下做出来的。他们既然反对国家,自然不主张爱国的了。在他们眼里看起来,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所以他们把爱国杀身的志士,都当做迷妄疯狂。
; e' H! e0 R: J2 \6 T' F; L 2 F% @* E( J7 v0 }- q2 E
我们中国人无教育无知识无团结力,我们不爱国,和那班思想高远的人不爱国,绝不是一样见解。官场阻止国民爱国运动,不用说更和那班思想高远的人用意不同。我现在虽不能希望我们无教育无知识无团结力的同胞都有高远思想,我却不情愿我们同胞长此无教育无知识无团结力。即是相信我们同胞从此有教育有知识有团结力,然后才有资格和各国思想高远的人共同组织大同世界。
' T/ ] c" W2 w. n# Z 2 V6 g$ n2 U1 \3 j
我们中国是贫弱受人压迫的国家,对内固然造了许多罪恶,“爱国”二字往往可以用做搜刮民财压迫个人的利器,然后对外一时万没有压迫别人的资格。若防备政府利用国家主义和国民的爱国心,去压迫别国人,简直是说梦话。
" f4 {2 z3 l1 s! Q0 A# u. z7 }
, R2 z& Z- k/ q4 Q: |, Z思想高远的人反对爱国,乃是可恶野心家利用他压迫别人。我们中国现在不但不能压迫别人,已经被别人压迫得几乎没有生存的余地了。并非压迫别人,以为抵抗压迫自谋生存而爱国,无论什么思想高远的人,也未必反对。个人自爱心无论如何发达,只要不伤害他人生存,没有什么罪恶。
* ~5 f+ Z2 t# x 7 R$ m! r) y) n n, _
据以上的讨论,若有人问: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我们便大声答道:
7 S+ o5 A. `8 P( K % ?1 }6 R. J2 {9 }
我们爱的是人民拿出爱国心抵抗被人压迫的国家,不是政府利用人民爱国心压迫别人的国家。 : p) W+ G" q1 }* K `8 }
4 O8 ?( V: h& @& D
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8 U: [! H! D, F* V4 ~2 w' R
% T' Z8 m" p; p7 R3 v
1919年6月8日《每周评论》第二十五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