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3 09: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闪亮刀锋 于 2016-1-3 09:46 编辑 * {& R+ z9 X! V4 U; q* i* f
) l, L8 m& ^3 |0 [9 }: U( H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同志通过对其身边保 健 医 生工作人员的谈话,对卫生部的工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作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 示,后来人们把这次谈话称之为"六·二六指示"。, `& s; q1 N! T
6 N e! B; j3 z1 Q3 {% ^2 j- g! r' K! q
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是在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中开始的。经过全国人民16年的艰苦奋斗,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也有了显著改善。5 {& ~ i$ {( Y
建国后,霍乱很快在我国绝迹。& }% g) U& q, ?1 m E( y) e
1955年,人间鼠疫就基本得到了控制。
& c+ }- F k# [4 Q$ b+ ^1959年,性病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被消灭。" [% k& q/ }: l& Y4 j$ [
60年代初天花已告灭绝,比天花在世界范围灭绝早了十余年。
, z' C3 @. ]& u. \- Q* |- q# l8 U
; Q0 {& R9 w! S5 Z+ w那么,是什么原因引发了毛泽东对卫生部如此严厉的批评?农村是否存在着严重的医疗卫生问题?
( B- f3 u, M( M+ I, [) {5 ], S! x% E5 H4 X
9 l1 y3 _, N/ y# s1 L
1965年,接生员的队伍已经增长到685740人,产妇的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显著减少,母亲和婴儿的健康得到了一定保证。 以人民公社为中心形成的三级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网,在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保障农村群众健康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却批评卫生部,只给占全国15%的城市人口服务,而且主要是为干部服务,广大农民得不到医药。这似乎与建国初期即确立的“面向工农兵”的卫生工作方针不符,也与此时农村卫生面貌的巨大变化相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