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天山雪001 于 2016-2-26 11:52 编辑
5 [ {! J0 j+ g; k" R# a0 n
. `3 R6 z+ l. p/ B3 ^+ D w0 o" G/ G" K3 z0 \1 Q. V
" @- L/ D) o8 Q) D- n& d" f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压岁钱也叫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 F; i# f4 }- }% e( N" }1 W) }
1 {3 M7 M6 C2 I* N7 h$ S" d; M
4 a7 w1 k! b7 d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大哭起来,然后就发烧得病,聪明机灵的孩子就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在嘉兴府有一管姓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逗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了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狂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竟闪起一道亮光,“祟”急忙缩手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放在孩子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了,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Q% ?# M4 R$ e, ~+ N
+ i- s V0 S$ C7 E3 _) `0 l5 q2 X! j, ^2 I5 L8 R4 {, H2 e: }" j. @4 |
由此可见, 压岁钱的用意是镇恶驱邪的,虽然有些封建迷信色彩,但也表达出人们希望小孩化凶为吉、平平安安的良好愿望。
: v0 H+ k' Q9 [8 f# `8 k, V8 l 压岁钱一般在新年倒计时由长辈分给晚辈。年三十晚上晚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纸包里分给晚辈,表示压岁(压祟)。& D! \2 i: e4 c( {& v
7 p& ^% G/ |! D) a' u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家爷爷辈、父辈重来没有给过我们压岁钱。这可能是因为老辈们日子过得艰难,加之晚辈又比较多,没有富余的钱给小孩压岁钱。我们也理解老辈的苦衷,从不敢有得到压岁钱的奢望。1 @! `" s# ~0 A% x, p
现在社会发展了,日子好过了,慢慢兴起了给压岁钱的风气了,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媒体报道说,有的富家孩子过年收压岁钱达几十万,有的人家为了压岁钱的归属、使用权反目,有的孩子用压岁钱上网、打游戏,养成不良习气。我想,给孩子压岁钱是可以的,但掌握适当尺度,以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为原则。
* B8 e, J2 `- O; D% _0 Z, V# R* w( U. O9 |1 p( O: e
每年过年我们也会给女儿压岁钱的,但是给的不多,千儿八百的,既是体现父母对女儿的关心、祝福,图个吉利喜庆,又防止助长孩子贪图钱财、奢侈攀比的习气。- T w+ |- u4 q6 m0 p+ `
4 U8 d% N0 D6 v. S1 R* v" W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