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目前,我国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使部分军队转业干部有了两种安置方式可供选择。毫无疑问,多种选择为转业干部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自身才华、实现人身价值的天地。但与此同时,也绐一些人带来了困惑,他们面临转业、面临两种选择,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举棋不定。那么,面临转业的军队干部应该选择哪种安置方式呢?; a% J) [. ^, M3 @( C% f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军转安置工作的经验,以及对众多计划分配的、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步履疾徐、事业成败的观察和分析,形成了一定的个人看法: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安置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是最关键、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三个方面。0 c4 o4 t. a% k$ X
及时转变观念8 S& S0 q' S( w1 c# Y.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都获得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放意识、经济意识、竞争意识、依靠自身素质和拼搏精神创造人生辉煌的意识普遍增强。然而,军队干部长期生活在军营,甚至常年驻守在荒无人烟的边防、海岛、高原和戈壁,思想观念的转变往往偏于滞后,求稳怕变、规避竞争,一味地向往“铁交椅”、“铁饭碗”的思想围城一时难以突破和跨越。这就使他们不仅不易准确、客观地看待和评估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也不易在短期内完全融入社会,从而限制了他们转业时择业、就业、创业的视野,看不到原本十分广阔的施展个人才华、再创新辉煌的舞台,当然也就很难准确选择完全适合自己的安置方式。最终,要么屈就于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在那里敲边鼓、跑龙套;要么安置在缺生机、无活力的部门,在那里苟且度日、消磨时光;要么做一些自己干不了、干不好的事情,疲于奔命、一事无成。相反,如果思想解放、意识前卫,头脑不仅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而且能够准确地把握发展着的社会现状,并能够比较科学地预估社会发展趋势,知道哪些是朝阳事业、行业、职业,哪些是夕阳事业、行业、职业,也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那么无论你选择计划分配还是自主择业,都会比较准确,都能够使自己适应社会,都会事业有成,前途光明。所以,面临转业的军队干部。一定要抓紧时间学习时事政策,全面了解社会现实,特别要掌握安置地未来的改革前景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尽快转变观念,使自己的思想意识与时俱进,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从而跳出围城,开阔视野,能为官也能为民,勇于竞争,真正选择适合自身素质和社会需要的安置方式。
O) `) t# M1 n/ _5 L$ w# x 客观看待和评估自己4 V/ C, G& e" Z/ P* G `$ i
常言道:“吃饭穿衣量家当”,“握有金刚钻儿,再揽瓷器活儿”。选择计划分配还是自主择业,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还是自办实体、下海经商,第一位要考虑的是自己的条件。每个人的身体年龄不同、脾气秉性不同、职业习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技能水平不同。选择安置方式和职业岗位时,必须综合分析这些情况.然后据此做出决定。只有这样,做出的选择才能较为可靠可行。所以,每一个面临转业的军队干部,在选择安置方式之前一定要坐下来好好地审视一下自己,对自己进行一番全面的、综合的、客观的反省、回顾、分析和研究,看清楚自己有哪些实实在在的优势和长处,同时有哪些弱项和短处。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做出选择。
1 {6 ]8 j+ k4 k: o: C 一般来说,原在部队从事军事经济工作,年纪较小、性情豪放,又擅于经营、精于计算、勇于竞争的;或者原在部队从事军地通用的专业技术工作,且业务熟练、技艺精湛,具有一技之长的;抑或对某项技艺、某项活动、某种产品,虽为业余爱好,却情有独钟且具一定造诣的…具备以上条件的,可以考虑选择自主择业,不受任何约束地干自己能干、会干、喜欢干的事情,以发展自己的特长,张扬自己的个性,追求自己的梦想,实践自己的夙愿,谋求干出一番大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X' ~. Y2 g: ^% k( E3 |
若非如此,还是选择计划分配,由政府分配工作较为稳妥。当然,如果你一直担任党政主官,或者长期在中高级机关工作,对党务和行政管理比较内行,别无其他骄人的长项,除有志于或者有人聘用你做行政管理工作之外,还是选择计划分配,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比较合适。
" ]' ?. D' G5 V& g 认真审视自己所处环境3 U! i' U. a. \+ ]# D2 f
一是所属部队驻地情况。你所在的部队是不是高工资、高补贴的边远艰苦地区和艰苦岗位;5 j( b( H9 K: R' |) |1 Z" ~3 h8 c
二是自己的安置地情况。你未来工作的地方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是大中城市还是小城镇,那里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情况怎样,社会就业形势如何;
) j9 k1 E t C) f) e 三是自己的社会关系和家庭情况。你的亲朋好友中有没有在安置和就业问题上愿意帮助你、又确实能够帮助你的“铁关系”,有没有满意的住房,配偶有没有收入可观的稳定工作。3 `1 F2 t& l. U! h5 h) D7 M
综合分析这些情况,可以就自主择业的退役金多少和计划分配的工资数额做比较,可以就计划分配政府指令性安排工作的难易、好坏与自主择业后就业创业的可行性、可靠性做比较,还可以就易地安置、举家搬迁,与就地安置、就地安家做比较,然后权衡利弊,决定取舍,选择合适的安置方式。8 _# Z. X, ?9 H* q9 _ x& @8 ] A
比如,所在部队驻守在边远艰苦地区或艰苦岗位,干部的工资加补贴相对较高,选择自主择业后的退役金数额几乎相当于、甚至明显高于计划分配后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一般应选择自主择业,反之则应考虑计划分配。又如,安置地在大中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计划分配进党政机关非常困难,而经商办企业却环境宽松、条件优越、机会较多、易于成功,应选择自主择业;反之,安置地在比较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军队转业干部较少,工作安置相对不是太难,而市场经济发育尚不成熟,交通又不太方便,经商办企业机会可能少一些,则应选择计划分配。此外,安置地在自主择业转业干部管理服务的认识、理念、政策、机构等方面有的较为到位和完善,有的则尚存欠缺,军队转业干部在选择安置方式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些情况考虑进去,作为决定取舍的一个重要条件。' V8 H6 L& J' l. d- q
此外,社会关系对于选择安置方式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参考价值。你有了满意的住房,家庭成员、特别是配偶拥有一份收入可观的固定工作,你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在选择安置方式上便可以大胆些、随意些、潇洒些,为追求再辉煌可以多冒些风险。7 j" e- S. f+ M$ V
当然,这一切都是复杂的、发展的、关联的、辩证的,都是因人、因地、因时、因势而发展变化的。军队转业干部在选择安置方式的时候,既不可盲目从众,也不可盲目自信,一定要全面、客观地综合分析主观和客观情况,从中发现并抓住有利于自己当前安置和长远发展的主流、主导优势,选定真正适合自己的安置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