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 {* P' e; F q在巍巍太行南巅,有位“大校村官”崔晓满,多年来,他心系家乡、捐资建校、率民致富、帮建支部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诵,受到太行山区群众的交口称赞。3 [1 M6 [2 z2 x
L8 r/ x" E2 D3 N, }" S赤心关爱下一代披肝沥胆为民忙
# ~- e5 v) p' ?0 ~* ^& E. o& e
M- f) @9 _8 c1 Y" G0 J. u崔晓满是泽州县犁川镇崔河村人,原吉林省四平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大校军衔。崔河村位于泽州县东南 20公里处,全村共有173户,573口人,属于纯农山区。7 Y: ^! ~6 q& R4 n1 E. s8 \/ F/ W2 i1 `
2002年 3月,崔晓满退休后回到家乡,看到村里的小路坎坷泥泞,乡亲们住的房子低矮简陋,特别是看到孩子们还挤在透风漏雨的旧仓库里上课时,心情十分沉重,便萌生了建新学校的想法。当时,村里还背着 20多万元的债务。面对困难,他提出了“人人捐资,户户捐资,党员干部带头捐资”的口号,自己率先捐款3万元,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村百姓的积极捐助下,累计筹资 180万元。随后,他带领群众义务献工4700多个,先后建起两栋占地2800多平方米的新校舍,惠泽周边 12个村的孩子。2015年又新改建幼儿园一所,改善了适龄儿童的成长环境。# p+ |8 l( y: v/ q: z
修一条出村的水泥路是村里几辈子人的梦想。2003年,借国家“村村通”公路的大好机遇,崔晓满鼓励村民有力出力,有车出车,并拿出 1万元用作启动资金。为了节省资金,他找亲戚朋友借用铲车、推土机、压路机,带头到 3公里外的炼铁厂挖炉渣、筛沙子,带领全村男女老少起早贪黑干了两个多月,累计开挖土石方 5700立方米、回填土石方 4800立方米,仅花费 50万元,就完成了造价 130万元的4.5公里水泥路和 1万多平方米的街巷硬化任务。这些年,崔河村又陆续修通了环村路和田间道路,实现了“户户通”,同时对村内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修建了健身广场,对村办文化中心进行了改善,建起 “农民书屋”,藏书近万册。
6 i, d3 ~+ ?' @) W2 O `) N 在与村民朝夕相处中,崔晓满了解到:因为宅基地批不下来,村里已经20多年没盖新房子,许多村民祖孙三代挤在一起。于是,他提出另选新址、兴建新区的想法,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拥护。他把村民住房现状用录相机拍下来,放给有关领导看,用真心打动了主管部门领导,一次性批复21户宅基地。他又从河南请来了一个标价最低的施工队,整天扑在工地上,严把施工质量,使村民如愿以偿迁入新居。- g2 N8 E9 J1 ^5 H
2014年,在上级部门的协调和扶持下,崔河村又修建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解决了空巢老人生活不便的问题;建起达省级标准的村办卫生所,建立健全村民卫生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免费体检。目前,96%的村民参加了新农保。所有村民均参加了新农合。
% _( Q" z8 Z+ D! h7 O1 u
9 F$ |# M$ E B4 X& \致富路上绘蓝图一枝一叶总关情3 m: D; \9 C9 Q
8 [ I; \' a/ h过去,崔河村村民主要靠种地谋生。看到群众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崔晓满就琢磨着给大伙儿多找几条致富门路。为了选准致富项目,他自费带着村干部外出考察,最终选定了种桑养蚕、养鸡等投资小、周期短、效益好的项目。村民怕投资折本,他就拿自己的退休工资为群众垫资,通过培树典型,动员示范,起到了引导带动作用。目前,村里建成年出栏60万只的养鸡场一个,组建起种植、养殖等5家合作社,发展中药材200多亩,桑田400余亩,建起日烘茧8000斤的烘茧站,为周边 30多个行政村提供种源、技术、收购服务,实现了“户均二亩桑,人均增收四千元”的目标。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0600元,近两年稳步上升。
2 R- ~! A1 I% |, M 期间,崔晓满还先后为村民联系到80多个就业岗位,与陕西一家运输公司建立了长期劳务关系,鼓励村民敢闯敢干、自强不息。目前,全村有380多人常年外出务工,有的还走出国门远赴南美、非洲。8 t' v6 [, l! T) a. x& z9 P
为了更好地发展种养业,他带领村民将 72亩荒地进行改造,修建了两个蓄水池,对外承租,村集体收入由此破“零”。2015年,他又和村两委协商,依托现有的桑园、中药材和果树基地,建设集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生态园。今年一开春,生态园建设顺利开工。
1 h# L9 y* |8 b4 }
0 g" R- A5 {- o/ {" B) |. X老骥伏枥志千里八村一起奔小康
% ~" @! f6 z m X9 X
`2 `- ] n! |6 u9 s0 A崔晓满刚回家乡时,看到村里一度迷信盛行,赌博成风,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党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老化,无法承担带领群众致富的重任,便主动把在部队长期做党务工作、政治工作的经验,用在加强支部建设和培养致富带头人上。10多年来,一以贯之,持之以恒,被村民誉为“编外支书”“大校村官”。% E+ o2 {* H3 g, r
在他的倡导下,镇党委改选了村班子,选出了一个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的退伍兵当村委会主任。为尽快把新班子扶上路,他时常给党员上党课,讲国际国内形势,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真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特别是在建学校、修公路等工作中,他要求“一个干部就是一个标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外出考察项目时,他和村干部能搭车就搭车,能徒步就徒步,常常在小摊点上花费三五元钱吃碗面就是一顿饭,通过言传身教,示范引领,村党支部工作水平不断攀升,被市、县评为红旗党支部。
, D* ^5 }) N1 p& b9 q- @ 鉴于崔河村位于南河、杜家河等 8个村庄的中心位置,2014年10月22日,泽州县委组织部批准成立崔河党总支,由崔晓满任党总支书记,引领周边村庄共同致富奔小康。
! ?6 Z. Z1 z2 ?( w. |5 E$ j: y- i U6 I 面对新挑战,年过七旬的崔晓满没有犹豫,再次挑起重担,带病坚持工作,带领党总支一班人,坚定按照“八村一体化建设”新思路,加快实施“三基地+两区”新规划——稳步推进蚕桑基地、中药材基地、小米生产基地、规模养殖区、采摘农业综合示范区。
# _$ D) B C( a/ j o 在此期间,他不仅组织8个村的全体党员干部重温了入党宣誓,明确了各支部委员的分工与职责,还严格按照教育、管理、重点培养、考查、公示等工作流程,新发展了1名入党积极分子,这也是他担任不拿一分钱工资的“编外支书”以来,所发展的第6名共产党员。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教育8个村的全体党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要“接地气、强底气、聚人气”,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彻底杜绝奢靡之风,从而使党员干部的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1 @1 |8 ], H8 ~5 p/ t
崔晓满废寝忘食、不遗余力地建设家乡的先进事迹,传遍了太行山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他的事迹。崔晓满先后被民政部和总政治部授予“全军优秀离退休干部”;被吉林省委、省军区授予“一心为民模范共产党员”。2005年5月29日,晋城市委、晋城军分区作出“向崔晓满学习的决定”;同年7月1日,崔晓满被总政治部授予“全军优秀共产党员”。
2 w% Z" [; O V8 e3 s; X) ]; a 然而,在荣耀背后,崔晓满付出了怎样的艰辛?2008年夏季,因腰椎发现肿瘤,住院施行手术后,他吩咐家人守好自己做手术的消息,照常出现在田间地头;2012年,他患了严重的糖尿病,仍然日夜奔忙;2015年1月4日,他因胃癌不得不施行切除手术,并先后化疗8次,但他依旧不对周围人提起,加快推进“八村一体化建设”……
3 z4 ^1 X6 M) Q( i: c' \! X6 x 大爱无言,真水无香,“大校村官”,壁立太行。摘自《发展导报》# d' |+ g% T5 _8 F* H+ H0 f) D
, m b9 w; D. i* `2 i6 K1 L
- F" Q3 u- Z: {, e( W! M
% y$ N! d* V+ G! U" J
9 B/ M* Q7 d3 d6 B# \9 T4 A
0 @! W! v6 m. v+ l: O 原标题:崔晓满:“大校村官”壁立太行 徐军利 陈建国 _4 N5 Y( L: o9 ^1 E# e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