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准维军转提干 于 2016-4-28 10:15 编辑 7 ^0 N; |6 i+ G" B! s/ H9 j; J
" U* x. b# O6 o& G 习主席对弘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张为臻老师。6 i2 O4 u" z+ _* V% J) {
+ C. Q0 f1 y6 A8 k) y 陆军第12集团军孕育于鄂豫皖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经夜袭阳明堡、血战大杨湖、临汾攻坚、决战淮海、鏖战上甘岭等大小战役战斗千余次,先后涌现出爱兵模范王克勤、“一等功臣”郭兴福、英雄战士王杰等一批英模人物,并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闻名全国全军。近年来,这个集团军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助推改革强军实践,为部队建设注入强大活力,受到军委领导肯定。
7 z) Q! L/ y( ]: Z' V( c+ b0 V* s+ M! m2 [1 L) d" v) o# U; c
不论时代环境怎么变,“铁心跟党走、一步不掉队”的忠诚基因永远不能丢: U' u$ N( I! g: h3 b) b! r3 E' P9 n; w
1 i. B1 V1 ]8 R5 g
弘扬“两不怕”精神,争当“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争做新型郭兴福,练成胜战小老虎;人人进连史,个个当主人……走进陆军第12集团军,一股“学传统、悟传统、讲传统、用传统”的浓厚氛围扑面而来。9 C u0 j# K1 f' t
& `" ]3 G w' o# a: h0 `
“我军的优良传统,包含着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和作风,是我军发展壮大的根脉所系,任何时候都不能断裂。”集团军领导告诉记者,他们积极运用优良传统铸魂育人、助力备战、匡风正气、推动创新,引领官兵激情满格再出发,奋力开创改革强军新篇章。8 a {3 s& p) H; x1 ^# w, }$ a0 V
3 H$ _8 \) u: G! Q; z- P% Q
“我有两个母亲,一位是我敬爱的妈妈,一位是我们伟大的党……”4月下旬,集团军某旅“红色故事会”上,藏族排长泽朗多基的深情讲述,感染了很多官兵。
6 ~* _9 e2 G* V5 M" n) w' |- a, ~9 N2 m+ b% L+ Y3 I5 ~
9年前,泽朗多基入伍来到“党支部建设模范红三连”。连队荣誉室里,一幅名为“草地党支部”的油画,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副连长李玉胜将失散的29名伤病员收拢起来,成立临时党支部,凭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最终胜利到达陕北……连队“铁心跟党走、一步不掉队”的忠诚基因,为泽朗多基的兵之初奠定了精神底色。5 X# }$ Q1 e7 N$ @0 }* |
+ V; O8 S& b% k( W9 q% i 入伍不到半年,泽朗多基家乡发生地震,房子倒塌,母亲也不幸受伤。泽朗多基焦急万分,父亲却在电话里不停地宽慰他:“感谢党!感谢金珠玛米!不仅免费帮助你妈妈治疗,还帮助家里盖房子,你不用担心。”
9 ^1 D/ O4 e" M7 q8 {2 t) U* Z% Y; l! q3 B
“在部队好好训练,对得起党,就是对妈妈最好的尽孝!”病床上母亲的鼓励让泽朗多基坚定了建功军营的决心,他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入了党、立了功、提了干。每次休假回家,他都结合成长经历积极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有时面对个别群众的误解,仍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服。村民们都说,泽朗多基对党的坚定信仰犹如明灯,照亮我们这个偏远的藏族乡村。
8 c% _7 r& O3 [# [8 m* q w, X+ g
谈起泽朗多基的变化,集团军领导坦言,“草地党支部”精神的背后,是一种充满钙质的信仰,支撑起官兵铁心跟党走的忠诚脊梁。
+ D1 O& o* z* A. a u3 x" i X- { Q/ g
“信仰的坚定源于理论的清醒,必须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集团军党委认为,坚持与否,关系存亡;坚持好坏,事关胜败。
+ }9 [0 `+ G3 P1 E3 [- ]: v/ d- V
. H, N" s: r8 s$ E6 ?& { 浇花浇根,育人育魂。近年来,集团军深入开展创新理论学习活动,用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官兵头脑,强化看齐意识,帮助官兵搞清楚主要思想观点明遵循,搞清楚实践要求见行动,搞清楚形势任务转观念,搞清楚立场方法强能力,补足“信仰之钙”,扎牢“信念之根”。5 T, @0 }2 m; Y
8 C1 ~ v3 f8 Y4 {( n/ u0 u7 Y: o9 h
王杰生前所在连、现某装甲旅工兵一连上海籍列兵王磊,入伍前在外企工作,月薪近万元。到部队第一次拿到几百元的津贴,不禁在政工网上发帖感叹:“摸爬三十天,汗珠摔八瓣,一瓣值几钱?”引来不少战士跟帖围观。# u$ T3 t) @3 ]- A& g E# G' P
$ Z( x0 u+ d- t: o6 L 灵魂病变是最危险的病变,信仰缺失是最可怕的缺失。面对官兵认识误区,旅党委及时发声、主动引领,组织官兵围绕“穿上军装为什么、军人应该‘炫’什么、当兵几年留什么”开展讨论,在廓清思想迷雾中端正价值追求。
$ O0 G2 [! H$ X) W3 _
/ J; ] N. y' s/ m4 T% K0 b3 ] 王磊算清“得失账”后,思想发生巨大转变,工作训练激情倍增,很快成为训练骨干。原来的公司领导得知他的情况,希望他服完两年兵役后退伍回公司,并许诺加薪提职,然而王磊选择了留队。他说:“昨天,前辈们用信仰和忠诚撑起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伟业;今天,我们同样应该用信仰和忠诚,托起强国强军的伟大梦想。”
3 s8 x& W& ~, p T7 f9 `6 x" {. B0 N7 G" Q
“职务上不去,工作要上去;走留是组织的事,自己瞎操什么心;哪家没有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30多年前牺牲在战场上的“勇于献身的好连长”傅永先曾说过的这三句话,不仅为官兵口口相传,也成为官兵在面对“大我”与“小我”选择时的精神标尺。: v* C; H) M+ W& Y2 X3 w$ p6 L% U
& ?3 \" S3 X5 Q6 ^4 t “穿军装的日子不多了,最后这班岗我一定要站好,等转业回家再好好陪老母亲……”上周末,在新装备联调联试现场,某团营长刘鹏璐得知母亲生病住院,含着眼泪对电话那端的妻子愧疚地说。* ?) E& O: E. C3 T9 V# I
/ h8 i: W5 |4 s
前不久,已被列为转业对象的刘鹏璐主动请缨,担负起某新型装备联调联试任务。亲友们劝他:你都快要离开部队了,用不着这么拼!他的回答很坦然:“部队培养了我这么多年,作为营主官,我不能一走了之。”- k/ _7 [7 x9 c. H" I& B
0 E" \) H2 B* m; `, M 唯有精神与信仰的烙印,能经得起时间的冲刷而永不褪色。改革当前,集团军所有待转业干部,都像刘鹏璐一样,自觉用老连长的“三句话”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向组织交上一份份写满忠诚的答卷。
1 v9 t" t/ v% E7 f
/ {/ T: `- ?( R) F 尽管多了“铁”和“钢”,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只能更强) ?# V3 s3 A$ e1 n
+ m Y/ v; v! U: r1 C 51年前发生的一幕,是这个集团军官兵的永恒记忆:那天,某部地爆连班长王杰在组织训练时炸药包意外爆炸,为保护在场的民兵和人武干部,他毅然扑向炸药包,用23岁的年轻生命树起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丰碑。
! t @" Y! q. w! G8 V7 v5 w. E
" Y ?; s2 _" F1 Z' K: X; ~7 M 3年前的相似一幕再次在官兵心中定格:集团军“朱德警卫团”破障三连指导员罗昊带领官兵进行海上重难点课题试验攻关时,遭遇突发险情,在冲锋舟即将侧翻的一刹那,他奋不顾身推开战友,自己却献出了年轻生命。. }. a3 O* P0 Z; g
% m+ p3 M9 m* Z) B) ~# H
“罗昊的‘一推’与王杰的‘一扑’”,看似巧合,却又不是巧合,是一代代官兵传承弘扬‘两不怕’精神的必然结果。”集团军领导感慨地说。& e4 T8 C# q8 J# K( Y3 ~
$ {+ } V2 r+ T2 v! h* ~ 军人最具锋芒的不是武器,而是不惧生死的血性胆气。集团军党委认为,“两不怕”精神是军人血性最生动的诠释,尽管我们现在多了“铁”和“钢”,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只能更强。
# H/ D2 s, z" B: q' P
, `2 B7 {. f5 i+ Z! \ 无气不足勇,少气不成师。针对新时期一些官兵存在的“骄娇”二气,集团军广泛开展“争当‘两不怕’传人、争当‘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活动,邀请“硬骨头六连”“黄继光英雄连”等全军10个英模单位代表座谈交流,持续组织“学传统、学典型、当二野劲旅传人”红色访谈会,常态化组织“‘两不怕’精神百名传人、十大标兵”评比,形成了“理论灌注、传统感召、文化熏陶、典型示范、情感凝聚、任务锤炼”的“六位一体”传承模式。) p1 ?9 V2 `( I/ k( w/ y0 z
; c& o) f4 `4 N0 G. o0 o 一次,驻地公安局给王杰生前所在旅打来电话请求援助:有处工地挖出一枚弹体锈蚀严重的炸弹,因不能辨认炸弹类别,几家地方排爆单位不敢接手。
4 m4 Q+ l! ]* [! P0 t8 J3 w2 e
/ l6 R* g* ]& D6 O& L “王杰班”班长杨瑞旺和战士王意锦接到命令后,火速赶到现场。经过3个多小时紧张作业,险情终于被排除。8 \; J! l- U; e( M/ S4 U
; r- q8 ?6 X. n1 W/ {: b% m
有人好奇地问:“排险时你们看上去很镇定,难道心里真的一点也不害怕?”0 k& ~, L: v( r `- A9 F
6 B' Q' c2 a4 C9 \1 Q0 D- z
“王杰老班长为什么能舍身救人,因为他心中装着对党和人民的真情大爱。”杨瑞旺豪迈地回答,“在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时刻,我们从来不怕,也不能怕!”
4 y3 b8 m: B6 K# v4 ?7 w5 U% e* q Y- h5 C7 x" g
裂变产生能量,聚变释放威力。“两不怕”精神如一个个“同心圆”,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在不断地辐射与聚合中,爆发出无比强劲的正能量。* {8 g& }- c3 p. n( f& N# F
4 H E* S8 u# k" K m 前年8月,“坦克两项”国际竞赛在俄罗斯阿拉比诺训练基地举行,这个集团军某旅33岁的老兵林德华是我军选手中最年长的一位。前半程比赛,中国队开局不利,排名仅居第八。 h! M% i7 u6 m3 X x: h, x9 N2 n
7 e. W: N2 s; G. t9 E8 c; Y
能否扭转战局的关键一战——650米障碍赛即将开始。“拼死也要拿第一!”站到起跑线上,林德华暗下决心。# ^. \$ D9 N3 A' B; [2 w3 _. K
j# u& o. i: e7 h% p# D) F
随着“砰”一声枪响,林德华如一支利箭离弦而出,越障碍、攀高墙、涉泥潭……当他以3分47秒的成绩第一个越过终点线时,赛场上的人纷纷竖起大拇指:“中国军人了不起!”% M# z9 D2 F) e
0 `; q1 A! E M4 X* _ 林德华的胜利,使中国队成功逆转、晋级决赛,最终取得佳绩。
# d+ |7 r9 b; p- p, d4 L* u4 M* y# p& A- C4 l5 Z- k9 i. j
“战斗意志、战斗精神永远是战斗力的最高表现。”集团军党委坚持把弘扬“两不怕”精神融入实战化训练,以战斗体能、心理意志、实兵对抗等为平台,让官兵在直面血与火、苦与累中砺血性、强胆气,淬炼累不倒、压不塌、拖不垮的顽强作风。 l# Z: @; a! }2 R0 K
+ V2 z5 R4 |* a. S- N2 W- j 转战3省多地,行程1000多公里,万人千车无一掉队;历时3个月,面对高强度任务和恶劣天气影响,没有一人叫苦退缩……去年,在一场战役实兵演习中,集团军官兵始终士气高昂,圆满完成了诸军兵种联合指挥、联合行动、联合保障等重要课目演练。考核组称赞说,你们不愧为“两不怕”精神的传人!. _0 f2 L& T* ]0 o( s0 b
! t3 u' V# S! r$ }/ r5 j+ V
既要营造“绿水青山”的政治生态,又要回归“阳光灿烂”的战友情官兵爱( n6 |$ M7 }9 F! ^1 y
* m8 w, b1 C& T( l7 t _! j
在集团军部队采访期间,记者发现,很多领导干部的办公桌上,都压着王杰日记里的一句话: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
3 Z) _# {: \% o9 H \2 t D$ E: V' G5 f6 ^# V5 _
“虽然只是短短一句话,但立在案头,就像是老班长在时刻看着我、监督我。”谈起心得体会,某红军团政治处主任蔡应东感受深刻。
b) ~8 S( l- v0 B5 V1 v5 J
# [' r1 l" g5 \0 D 作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他们紧扣“三严三实”要求,大力弘扬“权力运行程序一道都不减省、能公开的事项一项都不遮掩、官兵意见诉求一条都不怠慢、基层敏感事务一件都不干预、违纪问题苗头一个都不迁就”的“五条铁规矩”优良传统,深入开展“承诺公开制、履诺监督制、评诺问责制”活动,从自身严起、从班子严起、从领导机关严起,努力营造“绿水青山”的政治生态。
7 K, o, ~& Q, T- l! K: A( m; ]3 i' e7 I' j5 z+ H6 ~
针对领导特权的“靠工资生活五项规定”,针对不良风气制订的“十个再也回不来”,针对廉洁自律提出的“六个不能不当一回事”……随着一项项具体措施的实施,官兵间请吃吃请的没了,打招呼、递条子的少了,不正当交往不见了。5 j! G* X9 b$ }# \ G
( M% L1 N/ |" q. _$ Q1 ? “指导员你好,这是一点儿小心意,给你拜个年!”春节期间,某旅三连指导员缪中遇到一件“新鲜事”,有个战士的家长通过微信给他发红包。( M7 w* I% g0 y& T. W: X
+ W% S! d. |) X( f; p
这事引起缪指导员的警惕,他拒收了红包,并在全连组织开展了“小红包连着大作风”专题教育。没想到此后一段时间,这名战士一直有意躲着他。& x8 `( c$ J6 D
9 s7 ?1 B5 C2 M 风清气正并不意味着冷冷清清,关系纯洁并不等于疏远距离。“小红包”的故事,引起了集团军党委的重视:既要营造“绿水青山”的政治生态,又要回归“阳光灿烂”的战友情官兵爱。( _6 D$ O1 R6 A% z
, i3 v9 @5 ^9 {" J4 h) o/ P- P 思想政治工作在任何时候都要走在时代前列、领风气之先,而不能站在外面、落在后面。他们及时跟进,让官兵和家长共同学习“草地党支部”互让半块羊肝的故事和爱兵模范王克勤“思想互助、技术互助、生活互助”的光荣传统,引导官兵建立团结友爱、纯洁巩固的内部关系,倡导家长和部队共建良好风气。1 e5 G0 E) B1 D* a v, w
0 Q* d( ~# n/ M 同时集团军党委将以情带兵这个“传家宝”一代代传承赓续,使尊干爱兵优良传统融入官兵血脉、深入官兵骨髓,先后涌现出“史玉伦班”“尊干爱兵模范连”和“新时期模范基层党支部书记”李晓钰等一批典型代表。
; @/ L/ L0 o9 f8 V! T/ K l( X" ?* o9 w7 |5 i0 Z7 i
“请问纪文磊在吗?他父亲乘坐的客车在宁杭高速公路溧阳段发生车祸,不幸遇难……”一天上午,噩耗传到了某旅汽车营二连指导员朱慎行那里。. b6 a" }$ \# N+ d
. U2 _- j$ y; u2 j
连队及时上报,机关急事急办。当天中午,朱指导员就陪着纪文磊赶到出事地点,帮助纪文磊家人料理后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事故理赔出现纠纷,旅里又派人前往协助处理。经过几番周折,事情得以顺利解决。- P9 }* L) o; ?7 d
- q) u$ S$ }7 O 领导和战友的关心帮助,让纪文磊感受到亲如兄弟般的温暖,很快走出伤痛,工作训练更加勤奋刻苦。+ i: f$ h# ?! g5 G
_0 @, \2 e. I
爱兵爱在根本处,带兵带上成才路。集团军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开展“成才、文化、心理、法律、解难”5项服务,常态开展“大谈心”活动,为基层广大官兵营造一个正气充盈、团结和谐的“磁场”。( }# [$ q) Q4 t! {$ r( O5 l
7 k, t, y* V: S3 J; Q
某通信团“钢铁电话连”四级军士长涂吉红,入伍时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可由于文化水平低,对信息化装备的操作运用总比别人慢半拍。看着有点心灰意冷的涂吉红,连长史田傲主动靠上去,从基本电路构造到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原理,不厌其烦地悉心讲解、耐心帮带。; j" L$ S5 O U. U, Q6 v
. V( H8 C" E2 E1 y+ r& F
不久,史连长调入机关,新任连长汪魏东接过接力棒:安排涂吉红到信息化程度高的接力班锻炼,送到厂家参加业务培训……两年后,涂吉红在上级岗位练兵比武中拔得头筹,还光荣地成了教导队兼职教员。( d8 _% l$ X) K$ L9 q! x3 {! v
* a/ l( ]3 r- H! x
不断吸收“时代营养”,让好传统在新体制的新枝干上发新芽
6 T; F" F6 s- g. x8 K8 V4 C/ X# |% G: b" O6 L' Y6 N
“儿子,听说你在部队进步很大,我们很高兴,为你点赞……”3月20日晚上,某炮兵旅大礼堂内,正准备看电影的四营上等兵刘彪,突然看到大屏幕上播放父母的视频影像,激动万分,身边的战友也为他鼓掌欢呼。; y1 d4 C6 B' U3 } O
3 e' e" H8 B/ y f. s3 ~ 刘彪刚入伍时身体素质比较差,训练跟不上趟,一度比较消沉。旅里开展“送荣誉到家乡、送亲情到战位”活动,把训练尖子立功受奖的喜讯以打个电话、寄封喜报、传段视频的形式送回他们的家乡,并鼓励他们的亲属录制祝福视频寄回部队,在每周观看电影之前播放。
& N/ u; s V+ u) F
, L, s) ~6 n- \. k$ Z 看到战友收到家人祝福时的阳光笑容,刘彪很是羡慕,主动与连队训练尖子结对子。经过近半年刻苦拼搏,刘彪的训练成绩一路飙升。在上个月参加旅比武竞赛中,刘彪荣登炮手专业“龙虎榜”,被评为“进步之星”。
9 w ^1 a: I/ k4 T; C& j3 T0 I k3 H! ^/ p
“紧跟时代才能踩准鼓点,走进内心方能撬动心灵。”集团军领导认为,优良传统的生命活力在于主动拥抱时代,与时代同频共振,只有不断吸收“时代营养”,才能在新体制的枝干上不断绽放新芽。& g/ C( W+ O, n9 S
' k+ d" a7 T" B+ i( h$ }$ I+ E" W4 ^ “50多年前,郭兴福教学法走向全军。现在,我的名字能和郭兴福那样,一起进入连史馆,真是莫大的荣耀!”回忆起去年初那一幕,郭兴福生前所在连、某机步旅二连战士邢奥林依然激动不已。当时,在旅野外8000米战斗体能比武竞赛中,他勇夺第一。当天,他比武夺冠的“出彩”视频,便被载入网上连史馆“喜看当代‘郭兴福’”栏目中。
6 u* L$ E3 i; E1 m4 a# U4 v0 ?- @' X! I8 x
创新的源头在基层,动力在官兵。为激发官兵主人翁意识和首创精神,这个集团军建成网上连史馆、连史册、重大活动影像库、连史展示屏等“一网三实体”活动平台,开展“人人进连史、个个当主人”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官兵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 I, t* Y' Y4 |+ w2 |3 b
* Z1 _7 ?6 R7 ]0 I 去年初,某旅一名教导员精心准备的教育课遭到“吐槽”。老兵纷纷埋怨,形式虽然很新颖,但内容却是老一套,没有多大新意。新兵也私下议论,我们刚到连队,专业训练都还没开始,对课件中提到的专业知识,听得云里雾里,搞不明白……* [/ _4 ]1 m) X" N+ b
! S1 w& L G) a# B+ w “不论什么教育,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人,必须紧跟时代变化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打通育人化人的‘最后一公里’。”他们针对教育“一锅煮”“不走心”等问题,创造性开展话题式分层教育,设置22个基本课题66个具体话题,走开精准化教育方法路子,一把钥匙解一把锁。
* Z- H: s* C& E2 K+ T( I$ m W" h0 I: T* i$ c7 |6 K
对准“胃口”才可口。这名教导员根据官兵反映,重新选定主题,区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精准施教,让老兵“吃得好”,新兵“吃得饱”。# U+ [# E) Q! ?1 ]# k4 [
- A6 ^% Y6 Z+ }% l0 w' K: I& c 围绕开展改革强军主题教育活动,他们全力推开话题式分层教育模式,团以上干部突出“职业精神和表率作用”、基层干部突出“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技术干部突出“爱岗敬业、岗位建功”、战士突出“精武强能”,营造了投身改革强军、忠诚使命职责的浓厚氛围。
+ Y9 X5 x4 H2 s2 W1 s/ S3 j, q; l0 S. p0 {0 K2 D/ x( j
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他们紧跟时代节拍,将互联网接到连队,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开放使用智能手机,开通“亮剑东南”微信公众号,让政治工作走进网络、占领网络,开掘增长点、发挥新优势;丰富王克勤运动内涵,实现思想零距离、心灵零距离、感情零距离,让“三大互助”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新活力……
. S+ k, z. d4 u% |% d8 m& F! I7 u- L
新枝发新芽,传统育传人。张为臻老师,在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集团军官兵高擎先辈的旗帜弘扬优良传统,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奏响强军兴军新乐章!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