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188|回复: 2

[评论园地] 【你知道吗?】31:永远心痛的古都记忆 (十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9 22: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天山老兵zbc 于 2016-4-29 22:35 编辑 $ y2 J$ I0 @% |! G& g6 u5 H8 u

4 U! q9 v$ J& \2 k7 ]
【你知道吗?】31:永远心痛的古都记忆 (十一)
  o% |8 E/ D; w* x

; j5 k  T, S) m) H6 z: O* J, `4 D
北京的城门——九、外城的广安门、广渠门

* _5 M5 N+ `5 F# ~' S8 ^
5 ^8 P6 h8 L' G8 x8 H. ^      广安门是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一,是外城唯一向西开的门,与广渠门相对。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三间通宽13.8米;进深一间,通进深6米;高17.6米;楼连城台通高26米。5 H. T) {; m6 p6 z# g
      广安门明代称广宁门,又名张仪门、彰义门(该门与金中都彰义门在同一轴线上)。清朝道光年间为避清宣宗旻宁之讳改为现名。原规制与广渠门相同,乾隆三十一年,以该门为南方各省进京的主要通路,故提高城门规格,仿永定门城楼加以改建。
# f$ j& ^4 u7 {0 Y8 J1 n# ?. m' C

; b% P2 d5 k/ Y; j3 g/ j7 ~
7 h% n/ {) w% s" u- O# L- K$ D8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D5 N3 r' |9 A! a) J1 C7 f
* n0 X7 D3 P/ i% i1 P' f
      广安门的瓮城呈方形,两外角为圆弧形,东西长34米,南北宽39米,瓮城墙基宽7米、顶宽6米。箭楼为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3米,进深一间6.6米,高7.8米,连城台通高16.6米;南、东、西三面各辟箭窗二层,南面每层7孔,东西每层3孔;北侧楼门为过木式方门系冰月楼下城台正中对着城楼门洞辟一券洞门。3 h" m/ f: O( F* T9 ?0 M
      当年在外城,有着两条用石板铺砌的道路,一条是连通永定门与正阳门,为皇帝去天坛和先农坛祭祀而铺设的御道,另外一条则是由城外通往广安门的道路。由于辽南京城、金中都城的城址都在广安门地区,由于自古广安门是各省陆路进京的必经之路,在清朝时期是很繁华的,有“一进彰仪门,银子碰倒人”的说法。清雍正皇帝决定在河北修建皇陵后,便下令修筑这条从广安门到宛平城的石板路。对于当时耗费巨资铺设的石路,北京人用“一尺道路五两三”来形容。那时仅从广安门到小井村长1500丈的路段就花费了白银八万两,平均每修一尺长的道路就要花去白银五两三钱三分。这条道路的修通对广安门地区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 q$ P  d. x; \. F# _2 w- _/ i. ?* X) E2 ?. \

  R3 m% m# H" ]; x9 B-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g+ G; Z- P% Y
9 K4 N9 ~4 s8 u! G5 O2 @% M4 E
     1937年,在七七卢沟桥事变后,7月26日赵登禹部132师独立27旅679团团长刘汝珍(1904—1999)率部与日军广部大队在广安门激战,损失严重。这次战斗,史称“广安门事件”。随即日军22时下达了攻击29军的作战命令。27日,日军分别攻击了通县、团河和小汤山的29军驻军。28日,日军20师团和驻屯旅团对29军军部所在的南苑地区发动进攻,29军副军长佟麟阁和132师师长赵登禹在此役光荣殉国,29军作战失利。9 T+ m" g  b6 K* Z- ?
. H9 g. p% L) |: {% X3 |8 [

. @( Z' X' o- ~(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e- y% ?# V( G/ p
赵登禹部132师独立27旅679团团长刘汝珍(1904—1999)

9 k* U& _1 A3 M1 r) @$ U8 j$ f5 w: R2 _3 U
      1956年,广安门被以“年久失修、阻碍交通”的理由拆除。9 K! P; ]% g) _% G$ M

- i8 Y7 ^. @- U4 G% H6 c. m       广渠门是北京外城七门之一,是老北京外城墙东侧的唯一一座城门,广渠门是老北京城门中比较简朴的一个,建于明朝的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5年),当时只修建了城门楼。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补建了瓮城。广渠门与外城西侧广安门相对称,但规制明显低于广安门。广渠门门楼低矮,仅一层,廊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四周有回廊。瓮城呈弧形。箭楼为单檐山顶,正面及两侧各辟箭窗二层,正面每层7孔,两侧每层各3孔,共26孔。箭楼下开拱形门洞。9 P! T# [. X: N* Q) q# i! S
2 o, B9 v/ d$ |3 e
0 L7 c4 J# m- Y; i# p! {' `2 e"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o8 U! b- y4 u) s

: y* l& v! W6 ?' E       历史上广渠门经历过两次战役,一次是明朝末年袁崇焕广渠门保卫战,另一次是1900年八国联军从广渠门攻打北京城之战。两次战役的结果是北京守军都以失败告终。两次战役相隔271年,世上只有广渠门城楼见证了当时的惨烈。* n% o, }9 g8 y& x
     8 y' u' u: X9 _

$ h. }# Z( x2 h" l3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O& m( D1 P( h* r5 U
3 [% u, d$ b%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A& ^' Y3 w: y3 J7 i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广渠门

+ }; h. K0 ^' u2 n0 Q; Q2 Q6 J2 d% h" ]- l+ T
      广渠门名称曾称大通桥门,又称沙窝门,这些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5 L: g, k6 x* F' ?+ M: T" H( U! b     一是根据“广”的释义,推测“广渠”的意思应是宽广的大渠,虽是如此,但在北京人的眼里,广渠门是老北京最悲催的城门,传说因明亡清衰都源自广渠门,所以清代南方各省大员进出北京,都走广安门。而谪贬失意的官员出京,则不敢走广安门,怕遇见熟人。而常走广渠门到通州张家湾上船,顺运河南下。出广渠门可能寓意着“通畅顺达”之意。二是以前广渠门内外寺庙很多,但这些寺庙大多香火不盛,渐渐演变成为客死京城的外省人的停灵之处,一些无力将死者运回原籍的人就都埋在这里。形成为“乱葬岗子”,从事丧葬行业的人总要在“乱葬岗子”里预先挖一些“半大的坑”(不够长,也不够深),如同今日之“占地儿”,待灵柩抬到再继续深挖到合乎要求。这半大坑在行业内叫“等坑”,俗称“沙窝子”。由于当时广渠门外乱葬岗子里有众多的沙窝子,广渠门也就因此得了“沙窝子门”的别称。
3 R1 C- b3 K# V5 S5 C: d/ t
4 L/ {: t7 m! O- O" 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r+ Q0 _! z0 [" h. \     要多说两句的是广渠门的瓮城很有特点,一般城池的瓮城作为战备要地,里面没有建筑物和居民,而广渠门的瓮城两侧 各有几家店铺。形成一条小型商业街,很像一座微型小城。上世纪50年代广渠门的瓮城四周均是城墙,前边有箭楼的城门,后边有城楼的城门,城门关闭后,这个地方很是幽静,也很安全。/ K4 N+ j+ Q! q; U
! z, \2 Q. x1 F* P0 `. `
     1930年代日军占领时期将广渠门箭楼拆除。
& U" _3 v5 k: B* i- s' }6 t     1953年为道路通畅拆除了广渠门城楼和瓮城。
/ f0 H  D5 `, z. u
, H: {0 k3 H2 c. e/ [5 |) j: l
& a! s$ Y0 \0 N% J* Y& s$ j2 c5 W$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W/ N. r/ t+ c; x4 c    如今两广路(广安大街)与平安大街、长安街一起构成北京市区内最重要的三条东西方向的主干道之一。
发表于 2016-4-30 00: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北京的城门是最多的。

点评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4-30 12:37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12 收起 理由
天山老兵zbc + 12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