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4 16: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初的毛尔盖会议,重申北上方针, Z, p: E1 c: o) @3 |7 Z3 m
张国焘依然故我,力主南下川康。; B9 Q) q& E! r, A" X
9月9日,张国焘向毛泽东、周恩来、洛甫、王稼祥发出“最后通牒”式的电文,同时电令陈昌浩率右路军迅速南下,张指示:8 o1 `1 m5 u$ o w
“如毛泽东、林彪、彭德怀不执行命令,应立即彻底展开党内斗争,武力解决”。
: ]; X9 B9 ]. `! Y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商议后,决定立刻移师开拔甘南俄界(今迭部县城东南68公里处的达拉乡高吉村)。实际上是为了躲避张国焘的追杀。
3 ^! W& o! p" D6 @, l3 ]% j. {) o请注意,此时毛在中央领导层的排名:周(恩来),洛(甫),博(古,即秦邦宪),向(徐向前),昌(陈昌浩),泽(毛泽东),稼(王稼祥)。毛排位相当靠后# s p6 U. R( R. f) ^
* \- y, c9 r* X3 P4 {
9月12日,党中央在俄界召开会议,作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批判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错误,讨论了红军进入甘肃后的行动方针。随后,毛泽东移住旺藏茨日那村
: e; B. L' f+ B+ A, P虽说长征开始的前两年毛泽东基本已经被边缘化,但在遵义会议前,通过毛私下做王家祥、张闻天的工作,再拉上周恩来,使得遵义会议顺利罢免李德。但,也不得不佩服博古先生,竟然对批判自己的会议如此容忍!
+ w$ S$ X: }2 a8 v# u7 w- [5 s毛地位从遵义开始上升,俄界会议达到此前的顶峰。
; D/ o7 v7 g4 [4 U+ B+ S, r4 ]- T# M8 q
虽说已经脱离张国焘的追杀,但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的处境依然极其险恶。北有天险腊子口阻挡,向南不能回。只有冲破腊子口,才能摆脱险境实现北上的方针。于是,毛把红四团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叫了进来。。。0 l# O; R% M* V S4 `
于是就有了三天长征强换腊子口之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