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佛光剑影 于 2016-8-23 17:04 编辑
) x; w3 E6 Q$ R. I5 e6 I+ j+ h8 z' U) a/ E+ m5 z
(一)
0 r/ t( {# s, q; p3 ~2 d: t. O小组赛跌跌撞撞,接连输给荷兰、塞尔维亚与美国,以小组第四的成绩尴尬出线,曾有人感慨:“女排精神犹在,但技术却不行了!”# F( O0 t: e9 E! |
让无数网友从沙发上蹦起来的,是女排姑娘后来的越战越勇。逆转巴西、“复仇”荷兰,先抑后扬、杀入决赛,获得冠军。幸福来的艰难却突然。; `3 m+ `, W7 s) Y) ]" |
军报在报道中引用了一位网友的留言:“看奥运比赛真是需要大心脏,看完女排比赛我已经没力气吃饭了……里约没有不可能,有种精神叫女排!”. }: ~$ [6 b5 u) }# q W! Q
中国女排已经阔别奥运决赛12载!有人说,梦回雅典!% e( v7 Q" O% W
今天,当女排姑娘们再次踏上奥运决赛赛场,无论是在手机上、电视机上、电脑上守候,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许许多多地方一定是万人空巷,许许多多人一定是悬着一颗紧张的心……4 f" P; M/ @* l: J; n
3 A9 s( h7 i+ i% I% f
(二); W5 p) t3 A" h a
运动是有激情和魔力的。它吸引无数人为之着迷。
0 b% {+ d4 p3 a& F$ t5 `. y& w7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没有哪项竞技运动能拥有如奥运赛场一样的巨大关注。这些天,奥运轻而易举地霸占了微博热搜榜。无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鲜有人对奥运完全无动于衷。; W; H" V) j* S1 F- C( a: |1 P! ~ g1 [
体育运动常有,而奥运不常有。
( Z9 l9 P9 R# G( M: |, s* L8 K为什么奥运如此让人心驰神往?除了它所倡导的奥运精神之外,其实,我更愿意这样认为——因为,它不只是运动员与运动员的巅峰较量,更是精神与精神之间的激情碰撞。) C& F u' M' W2 V" r( f$ h
当女排姑娘的衣裳上印上了“中国”二字,它所承载的意义,已然超越了“6对6”的体育竞技,背后还有无数中国人的骄傲与梦想。, S- b/ J- e- a/ U# H* c1 l" s
我们无需回避,女排姑娘们肩上的担子很重。毋庸置疑,每一位踏上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员,肩上的担子都很重。- F1 O5 r, J" n/ T" i. n3 h
对每一个国家的奥运选手而言,正是因为这种空前的关注和压力,才让奥运赛场上多了许多突如其来的“意外”和绝境之中的“逆袭”。5 s) t6 x/ {0 m! _- C8 c
而“意外”和“逆袭”的背后,体现的少不了一个国家的精神和意志。# A+ \- k" {# f8 y
中国如此、美国如此、俄罗斯如此、英国如此、东道主巴西如此……
7 k; E! Y9 g3 z2 ?% L4 U' u奥运的最大魅力在于,它让我们在尽情欢呼、恣意流泪的时候感受到:爱国,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 h$ l7 f2 H& M* k" X% Y% u
, F6 i2 x: ~( a/ M. o(三)
2 d7 k; Z. A9 L3 {8 q曾几何时,网上有不少“公知”跳出来说,中国运动员身上背负的爱国压力太大,运动就是运动,不要扯什么国家;比赛是运动员自己的事,跟国家何干?* u5 c# L: _7 W4 L0 C G
他们无非是想传递这样一个信号:个人就是个人,国家就是国家;体育就是体育,民族就是民族。
0 ?$ ]3 |% o% L; F他们无非就是想得到这样一个结果:把一切个人、一切活动都从国家和民族身上剥离开,让国家和民族成为孤家寡人,什么都是个人的事,什么都与国家无关。2 m! C- E) V3 k8 b2 s3 x
然而他们却似乎没有看到,爱国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奥运赛场上迸发出的爱国激情也不是。. c# ]) V* J* a$ C* G4 r- \) Q
就在本届奥运会,美国女子体操运动员加比·道格拉斯因为夺冠颁奖时没有像其他队友一样将手摆在心脏处向国旗致敬,在美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被批为“不爱国”。最终,这位奥运冠军不得不作出公开道歉。
" x) t2 p! V! v# K- M" W( P& Z8 a也是在本届奥运会,一向被某些人称为“快乐体育典范”的美国人,在女子百米接力因掉棒而没有成绩的时候,既没有“豁达地坦然接受”,也没有“快乐地享受比赛”,而是进行了不遗余力的上诉,并获得了极具争议的单独重跑机会而最终夺冠。如果你看了决赛,身披星条旗的美国女选手那激动的表情你一定不会忘记。, V$ J) V/ ^# B; P
同样是在本届奥运会上,当有人还在旧调重弹骂“中国看重金牌”的时候,英国人却兴奋地奔走相告:我们的金牌数超过中国了!美国人则在骄傲:看!还是没人撼动我们的第一。越南人则在为收获第一枚奥运金牌而举国沸腾。
. l' p0 X/ N6 w' U没错,奥运可以有“傅园慧表情包”,我们也可以淡看“首金迟迟未到”,甚至可以笑谈奖牌榜的排名。我们已经赢的太多,但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第一位奥运选手刘长春孤独而落寞的身影,那时的中国,动荡而孱弱,还被称为“东亚病夫”;我们也不应该忘记,1984年中国人收获首枚奥运金牌时的热泪盈眶,那时的中国,贫穷而有希望,正在经历着改革开放的巨变;我们更不应该忘记,是什么让一个积贫积弱连一名运动员也派不出的国家,可以在百年间一跃而起,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 o! V2 U: g$ J \/ z# p8 a& O
/ F% H7 s7 A& I& n9 ^3 o
为什么我们对奥运情有独钟?因为百年奥运,与中国这头睡狮的睁眼恰恰同步,它是我们童年的梦,也是我们一生的情。奥运赛场上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折射的正是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顽强精神。5 z; |* }2 I( f& |) D. F' j) G
没错,我们反对把给人快乐与锻炼的体育运动功利化,也反对以输赢来给在训练场和赛场上顽强拼搏的运动员论成败。但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我们不怕丢掉金牌,但怕丢掉我们民族的精气神。
" A6 z4 o- C/ e" D我们痛恨麻木不仁。我们渴望,在我们穿行于钢筋水泥或阡陌田间的时候,有一种精神鼓舞着我们。" g0 J1 E' R+ N5 f0 ~/ w2 }( X0 |
奥运就是奥运,它不是我们家门口公园里的晨练,也不是小孩子们的过家家,它是国与国竞技体育的最高舞台。它是从个人到国家精神和力量迸发到极致的缩影。0 G3 M$ n0 N9 W$ c: d. X4 N
所以,当孙杨在泳池里“杨”眉吐气,当谌龙在羽毛球男单中战胜李宗伟,当一位又一位运动员身披五星红旗向祖国和人民致意,当高亢的《义勇军进行曲》在里约回荡,我们才会如此兴奋——
4 s( z: }' a! E- O2 J爱国,原来可以如此酣畅淋漓!
1 e) u) g! F, q: q# F7 O7 p
/ A" _" k3 L/ {& H% ?(四)
" I+ s0 S. @6 \3 Q运动员应不应该感谢祖国?
/ r4 h1 i1 z" b2 @! W这在过去曾引起过一场风波。光阴逝去,回头再看,其实,我们真的没有必要计较所谓的顺序问题。
' y- { ]" _2 r* i爱国就像爱家,就像爱我们的至亲,就像爱我们的眼睛,我们不需要每天把她挂在嘴边,但许许多多人都会把她默默放在心里。% X( j& k4 U' Z* }& W7 l5 |
爱国有许多种方式,运动员有运动员的方式,工人有工人的方式,学生有学生的方式。但我不认同把哪种方式说成是正确、哪种方式说成是不正确。 s9 S8 a P: e w/ V0 b4 `/ s
爱国,可以是我们深夜守在电视机前为了一场比赛而拍桌子、爆粗口,也可以是我们听到国歌时情不自禁地轻轻哼唱。真的,她是人心底最天然、最质朴情感的自然流露。8 {, X# n' u* L& w" t9 A9 N7 d
我反对有些人“妖魔化”爱国行为,那种揪出一两个极端个例就扣上“不理性”“民粹主义”“爱国有毒”帽子的人,可谓是别有用心。
+ f, B# j6 p! c/ L+ V7 q( L我也反对把爱国“精英化”“贵族化”。爱国不分贵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她既是一种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人应当享受的权利和情感。
1 c& @" z$ X2 Y这种情感,她可以让我们在观看比赛时享受到更多的紧张、刺激和欢乐,也可以让我们在遭遇困境时找到坚持的勇气和依靠的力量。
/ g' a3 c: N- z a7 a$ C0 E5 _
, G4 q/ G0 | s4 R! k7 ^5 ?7 r当奥运赛场激战正酣的时候,一张叙利亚小孩受伤后孤独无助的照片在网上疯传,令人心碎。抛开这张照片是否造假不谈,此时此刻,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当你带着孩子一起在电视机前为女排姑娘加油,你是否为中国的和平与安定而庆幸?7 W* ?0 Z- H( J/ L5 R: f0 J- S: |
是什么让今天的中国人可以悠然而自信地欣赏一场场比赛,而不必成为“难民代表团”的一员?' Q {- d2 i3 e# C) K
我想,正是每一个中国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像奥运健儿一样在自己的舞台上倾尽全力、不懈奋斗,才有了今天的中国。这里面,有被美国人称为“抵得上十个师”而毅然回国的钱学森,也有每天忙忙碌碌不辞辛劳、早出晚归从不懈怠的你。$ R" w1 i( l6 h5 ^, ~ y" E
一个家庭,不能少了任何成员的呵护。一个国家,也不能少了每一个国人的力量。$ y* S+ [& b/ W! Q5 o- j
爱国,原来可以如此尽情参与!8 C9 ?. t; _$ S8 C$ I
$ F C) Q: s: X, J& L
(五)+ n, J2 `& i0 K! Z
赢了!赢了!女排姑娘赢了!( F, C: w8 c# A/ H1 ]3 |7 w$ k# b
19:25、25:17、25:22、25:23!
$ J) S( e: ]5 h; J2 U总比分3:1!又是一次顽强的逆转,又是一场史诗般的战斗!+ E9 P% \2 T) Y8 z6 X, H
32年前,中国夺得首枚奥运金牌的那一年,郎平作为中国女排队员赢得奥运冠军;32年后,郎平作为主教练再一次率队夺冠。( _/ d% D9 v+ Y/ b) e% C8 ^3 f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机缘巧合。
+ ~; r( k" y$ }9 R来吧,尽情分享冠军的欢乐!9 q3 g8 t5 l- O0 [
来吧,尽情享受奥运的魔力!; y. M' r7 B, _9 [9 p6 C
来吧,尽情释放如火的激情!3 ?6 D0 q" d9 r2 L6 A( c2 ~
你看,爱国,原来可以如此让人骄傲!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