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9-28 18: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习主席在参观“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主题展览时强调,要铭记红军的丰功伟绩,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指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并“表达”好“红色基因”的重要意义。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七院以长征胜利80周年为契机,大力开展“红色基因”工程,通过历史启发、实践引领、文化熏陶“三管齐下”,催发学员“红色基因”的“显式表达”。3 s; e8 h5 ^6 ?# g, M4 R
回顾历史,重唤红色记忆:读红色经典,听长征故事,观红色影片,学红色精神
$ S8 v$ l& n: |, C8 ^) g8 [镜头一:“只有铭记红军历经困难而又走向胜利的历史,才能明白为什么共产党成为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史的最终选择。”在该院举办的“长征·记忆”读书报告会上,学员张铂源就《地球的红飘带》一书与战友们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声情并茂的讲解博得了台下的阵阵掌声。
) g, O$ ^- b+ u* K# \: [镜头二:“当年在长征路上,条件十分艰苦,粮食**不上,红军只能喝雪水充饥。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想过放弃,心里装着党和祖国就好像有无尽的力量。” 在该院举办的“长征故事会”上,历史学教授郑长兴为学员们动情讲述着长征路上的英雄史诗,不少学员被感动得落泪- X0 W$ h$ w1 ?. T, o7 e
镜头三:夜幕降临,该院门前的小广场上却分外热闹。全院学员聚集于此,认真观看电影《金色的鱼钩》。在静谧的夜空下,学员们沉浸在光影的世界里,共同见证红军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员看齐追随的意识。
) H5 e' j/ u% E; k7 v$ o- d【红色辙迹】为唤醒学员沉睡的红色记忆,找到精神的“根”和信仰的“源”,该院开展了一系列以“重温红色经典,传承红色血脉”为主题的活动:创建“红色书屋”,将红色书籍配发到各个学员连,并定期组织读书交流活动,引导学员在文墨书香中重走长征路;开展“长征故事会”,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院为学员讲述长征故事,以真实的历史故事、鲜活的英雄人物感染学员;打造“红色影院”,每周组织学员集中观看一次红色影片,通过学员们喜闻乐见的方式重唤学员红色记忆;开设“红色论坛”,邀请大学人文社科教研室的专家教授来院开设讲座,专业解读长征历史,传播红色精神。
\+ [2 m ^1 D; s, ]5 O【官兵心语】当金戈铁马被高速公路上如过江之鲫的车流所取代,当战火硝烟被城市森林中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消融,沧海桑田,如今战争与革命已经过渡到和平与发展,但历史不能忘记,精神必须传承。回顾长征历史,绝不能简单地回顾和歌颂,我们要从中追寻力量的来源。只有深深知道这个党、这支军队的力量是哪里来的,我们的民族才能真正拥有未来。——人文社科教研室化长河教授
' b* p1 ]) Y, O6 v6 h( _+ Q+ h, E: ^ A6 X; R$ p
实地感悟,重聚红色力量:身临红色圣地,捕捉历史气息,重温入党誓词,解读党员情怀9 q3 J, D! P0 c: B
镜头一:“从茫茫草地的忍饥挨饿到皑皑雪山的傲风斗雪,长征的胜利源于红军战士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意志。”郑州历史纪念馆内,讲解员慷慨激昂的解说让在场的学员们热血沸腾。一张张真实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沧桑的历史文物,一段段感人的英雄故事,再次把学员们带回到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
. j! u4 ^1 I, O, V$ x( ~镜头二:简易的房屋尽带历史的沧桑,陈旧的摆设仍具生活的气息。来到许世友将军的故居,学员们一边认真听取解说员的讲解,一边驻足凝视,随后久久沉思,实地感受时光的变迁和英雄的永恒。2 T1 y: u4 I7 N7 s! f
镜头三:“牢记历史,不负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郑州烈士陵园的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官兵紧握右拳,一句句铮铮誓言响天震地。随后学员们向烈士纪念碑进献了花圈,脱帽默哀,沉痛追忆革命先烈的铮铮铁骨。- t. u y& E+ l" }
【红色辙迹】为增强“红色教育”的仪式感和现场感,该院采取专题式教育、情境式教育、触发式教育相融合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 “红色实践活动”。该院先后组织学员赴抗战纪念馆、革命烈士故居等红色景区参观学习,使学员直观感受历史的变迁和 “红色精神”延续;在烈士陵园、抗战遗址等红色圣地举办重温入党誓词、先进表彰大会等活动,让红色精神的激荡之所成为学员们激发斗志的“加油站”;走访当地的老党员,听他们讲讲自己与我党的情缘,帮助学员深刻解读忠诚与使命的含义。
& ?( R$ B7 K! t' p9 e) P【官兵心语】身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亲身经历才能根深蒂固。唯有深入现地才能使学员们真正走进历史,真切感受到历史与现实、战争与和平、苦难与辉煌等时空碰撞的强大冲击带来的心灵震撼,求解好星火燎原的历史方程式,凝聚起投身强军的“红色力量”。——该院政委郭光升
: n" h% X+ o" G0 {+ [& @9 ]5 [& T9 R
文化熏陶,重塑红**怀:营造红色氛围,打造红色文艺,突显文化特色,发挥榜样引领
; e1 L! x# ? l4 a: o镜头一:移步于该院走廊,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飞夺泸定桥、遵义会议、长征会师……一张张长征宣传画在墙壁上一字排开;“走廊一角”里学员亲手堆起的战地沙盘巍然挺立;“红色氧吧”里一本本长征历史资料整齐排列;“红色印记墙”上一枚枚学员亲手**的党徽熠熠生辉。
. ^. {0 L/ g" R4 G, |* x- z c6 H镜头二:“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在该院举办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红歌合唱比赛上,伴随着《唱支山歌给党听》、《红星闪闪》等熟悉的红歌旋律,学员盛装出场,昂首阔步,在舞台上动情演绎红色经典。
, y; H. p" i5 ^8 s p镜头三:绚丽的舞台上,七彩的灯光下,伴随着大幕拉开,学员们浓妆出场,动情演绎着《送红军》、《七根火柴》等红色话剧,为我们再现了红军长征路上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赢得了现场观众们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
$ W; O. V5 F* }1 U y) O【红色辙迹】为了发挥好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重塑学员的红**怀,该院充分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出极具特色的红色文化体系,努力构建“红色氛围浓厚、军事特色鲜明”的人才成长环境,以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激发学员的使命感、认同感、自豪感。先后组织开展了“历史强音”红歌合唱比赛、“红心献党”视频创作大赛、“共话长征”话剧晚会、“光影铭记”红色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红色文艺活动,全方位浸润红色的文化“底色”。
. v) w6 ~3 x5 E8 z【官兵心语】长征精神是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忘记的。在学院极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的感染下,我们心中那份炽热的红**怀被重新唤起,长征精神的营养会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渗透到我们学习训练的实际行动中。——该院学员厉彦民7 F. K2 m/ {& ^& N1 D( \"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