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_. o7 U$ z0 Q, ^
1935年11月,红一方面军在陕西省鄜县(今富县)直罗镇地区,对国 民 党军进行了一场歼灭战,取得重大胜利,史称直罗镇大捷。对这次战役,毛泽东说,直罗镇大捷是“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h; M6 L; x3 m4 V& y8 n
) f9 A; q7 N. `4 B Y
红军立足未稳,敌人重兵来犯
: o3 O n3 @* [, \: _2 l7 ?& v5 f7 w9 K5 {8 @* z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甘苏区。随后,他们与陕北的红15军团胜利会师,恢复红一方面军的番号,由彭德怀任方面军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0 ^ v6 `, a- f W5 j: C& g& ]
& [' x }6 }6 a 其中,红1、红3军团合编为红1军团,林彪、聂荣臻任军团长和政治委员;红25军、陕甘红军组成红15军团,徐海东、程子华任军团长和政治委员。
% v$ d: X/ n _/ X1 F" B$ J" _
9 M+ g& S' X3 W; O 蒋介石得知红军主力到达陕北的消息,大为震惊和不安,立即调遣大批国 民 党军前来进攻,企图趁红军立足未稳之际消灭红军。
7 Y" _% Q% k; {8 u2 D' {* [
& H; V1 ~( M& k* e 蒋介石令西北“剿总”重新调整“围剿”部署,胁迫东北军组织5个师的兵力发起新的进攻。敌人妄图首先限制红军向南发展,然后采取南进北堵、逐步向北压缩的战法,消灭红军于洛河以西、葫芦河以北地区。敌人还打通洛川、鄜县、甘泉、延安之间的联络,构成沿洛河的南北封锁线。+ n5 U! |7 F! n: F b7 Z: G. k; v9 B s
/ y) x* r) L, y& o7 h e
11月1日,国 民 党军先头部队4个师由甘肃庆阳、合水经太白镇沿葫芦河向鄜县东进,其中两个师当日进占太白镇。6日,国 民 党第67军第117师由洛川进至鄜县,配合先头部队东进。
8 i( E8 ]! u' C- I, [( Z' s
- `& W& u! |" a1 j4 u8 ~ C0 E4 v 按照国 民 党的计划,大军东西对进将红军围剿于葫芦河、洛河之间地区。
6 J: |* U) d; @
3 c: g' \3 c3 R 精心拟定计划,诱敌进入“口袋”
9 [+ K! T+ {2 _! M; ?7 Q3 p7 g5 S4 a
为粉碎敌人的进攻,毛泽东决定集中刚刚会师陕北的各路红军,在直罗镇一带给敌人迎头痛击。
& E' `$ R, c9 ^9 R( w
8 w& _, d; B1 x4 l 直罗镇位于葫芦河南岸,是陕西鄜县通往甘肃合水大道上一个较大的集镇,三面环山,南北群山起伏,中间是一狭长谷川,地形十分有利。
$ G: d9 ^* T& X3 m; U; a' S @2 _* ?( `+ P
红军就借这个地势布置“口袋”,决定把敌人放进直罗镇后一举歼灭。4 s! P3 a6 ^5 r j
' N8 E U4 {2 ~# J& w 11月20日,国 民 党军4个团在6架飞机的掩护下,沿葫芦河向直罗镇闯来。6 `9 b) [% Q7 B0 D6 _
8 a t# p7 s# i4 W7 Z+ {) a 这时,担负诱敌任务的红军1个连迎上前去,同敌先头部队接触后,边战边退,故意向敌人示弱,引诱其向布好的“口袋”里钻。
3 s- j( y, M: R! y9 a' O+ V1 Z( u0 A/ X9 _; i% d
敌人误以为红军抵挡不住,更加趾高气扬。敌第109师一直追击到直罗镇,占领了附近的高地。 r( X; o! z6 P; s# v+ h. k5 U0 @
7 |9 x; D2 b+ [' { 当晚,毛泽东下达命令,红1军团从北向南、红15军团从南向北,在拂晓前包围了直罗镇的敌第109师。
# z+ ~1 ?' [& o- m2 X
! ~- q$ @6 V* [. B 毛泽东一再指示和嘱咐各部队负责同志“一定要打歼灭战”“要的是歼灭战”。( N( @- N/ Y l4 A7 f
|
评分
-
参与人数 2 | 经验 +130 |
津贴 +120 |
收起
理由
|
沉鱼
| + 100 |
+ 10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秋日诗语
| + 30 |
+ 2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