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32年前的今天,1984年11月1日 (农历十月初九)
" Q! e% H9 [/ }6 P邓小平提出裁军100万
2 @6 g0 [2 k- M+ h# S8 m4 v z W# I
1984年11月1日,在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一个月之后,中央军委召开座谈会,邓小平表达了一个惊人的决心:大裁军。邓说:裁军是个得罪人的事,我来得罪吧,不把矛盾交给新的中央军委主席。" ?- g3 `. U' d2 \! b5 N2 Y
. E! F% L7 V2 j) u! E: w) G 1985年6月,中国政府正式宣布裁军100万人,约占当时中国军队人数的四分之一,11个大军区减为7个。过去裁军主要是减员,内部结构变化不大。此次不仅是减员,更是对军队体制进行一次重组,尤其是陆军,军一级部队走向了**集团军,特种兵兵员数量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步兵。
/ J6 [: ~6 |* l 此次裁军是在国际裁军谈判僵持不下时,中国单方面作出的。而且,裁军后,中国加快了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兵种得以建立,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得以加强,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进程得以加快。4 C+ F4 y6 L, D3 V/ u
7 \: Q. A7 C. b
邓小平宣布裁军100万 ( x2 s% K" }7 j9 ^' y( O5 `
1985年5月23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召开。在会上,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宣布了一条令世人震惊的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裁兵百万!经历过“抓革命、促战备”“深挖洞、广集粮”时代的中国人民不明白为什么,国际上诸多人士也不明白:还在冷战阴影笼罩下的世界并不太平,中国为什么要裁军呢?/ l1 O4 g4 D0 n" o
% A+ Z. W$ W1 R( m3 o9 S5 W 邓小平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B+ `3 o6 c2 j2 [4 g- Q7 X. l
5 O. R9 ^" e%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变化,对外政策也有变化。这是两个重要的转变。第一个转变,是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认为就打世界大战来说,只有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有资格,但这两家现在都还不敢打。世界很大也很复杂,真正支持战争的没多少,人民是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还要看到,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无论美国、苏联、其他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由此我们认为,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世界大战不会打起来,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第二个转变,是我们对外政策有了变化。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中国不打别人的牌,也不许别人打中国牌。这就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只要坚持这样的判断和政策,我们就能一心一意地搞好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先把经济搞上去,一切都好办。现在就是要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就这么一个大局,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 英明的决定往往要在以后才显示它的英明。十几年过去了,一切如小平同志所预料的那样,世界大战没有爆发,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正是我们把主要力量投入到经济建设上来,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使我们党、我们的国家经受住了无数惊涛骇浪的考验而岿然不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