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634|回复: 99

[自主生活] 在看待老兵王琪回国这件事上,应该有宽广的胸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5 09: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junqi0415 于 2017-2-15 09:49 编辑
1 L* F/ H/ R& H3 `! S3 ^6 k# }5 y2 V4 Z+ p, R% o
(转)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评论员单仁平的评论--------王琪老人回国不应成为争议的源头
( g. S: O' v+ B! I2 z: b, s8 B% A7 D  }) u9 i' [  A  }' J3 |
     滞留印度54年的78岁老人王琪元宵节如愿返国归乡,亲友们与他激动相会,情景令人唏嘘。然而与此同时,有些媒体从一开始把这位老人的经历近乎当成英雄故事来讲述,变成了“挖”他1963年初在中印边境冲突结束情况下脱离部队的原因,而那些报道变得对王琪越来越不利。3 }& Q" h9 J4 _
  王琪当时离队没有请假,他的班长因为他的失踪受到一定牵连,王琪当年战友们的这些讲述给这件喜事似乎添了一点阴影。有同部队的老兵抱怨,那些回来的战友们50多年来从未受过这样的关注,脱队者反而成了“英雄”,这显示了一件舆论场上的好事如果用生活的常态加以衡量,实际反响会多么复杂。% y: O( b' k% w) h+ R$ H/ `% @
  也许我们应该不去对这件事做太多的深究和引申,就让它在给我们的第一直觉中定格。一位老人、曾经的边境冲突中的战士,由于某种原因而流落他乡50多年,现在他得以重返故土,我们为他高兴,有过如此不寻常遭遇的人值得我们的祝福,这就够了。
, u  {) n, x% M; r+ `     事实上,人道主义的同情和祝愿应当说是中国公众对王琪老人的总态度。中国的国力强了,有能力向有他这种遭遇的、身处境外的人施以援手了。但是国家任何机构都没有称他是“英雄”,也没有首先辨别他当年脱队的原因,并以此作为是否帮助他的依据,这总体上体现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8 z- |. L5 M. m$ w
  中国对老兵的照顾已在超越意识形态,希望舆论对王琪的态度能让这个趋势更加牢固。王琪当年脱队的原因或许已不再重要了,王在印度滞留54年这个事实,更能拨动今天人们的心弦。* G- Q7 i' `/ j4 A% M& l
  当然了,只要有关注度,就会有媒体继续“深挖”,但公众看这件事,宜粗不宜细。用“政治正确”的方式对待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大概不是关心这件事情人们的集体愿望。
1 x$ Z1 e! H2 {0 o0 A( n7 d  舆论场上有时候有对立思维,一定要把一种价值判断阐述到极致,从而排挤掉了必要的回旋空间。这样的争论常常要把事情搞成闹剧或是悲剧才算完,凡有不同意见就要撕破,佳话有时反转成了笑话。这不应当被提倡。
! ^5 B, W) K! m' Q/ v, E! ^* n# }/ m& [  王琪看来没什么英雄事迹,同时也不像做过什么对不起祖国的事。他毕竟参加了中印边境冲突,与战友们一起做出了贡献。那场冲突是历史大事件,其中小人物的故事不太可能都很精彩,有些可能是尴尬的,或者主人公更愿意以剪辑的方式将它们留给后人。今天我们应当以宽厚的态度对待那些绝大多数故事。) j2 S: h; c  J0 j; {
  至于王琪回国受到欢迎和照顾,如果引起相关人士围绕切身利益的复杂感受,舆论不应进一步刺激那些感受,把一件好事朝对立和麻烦的方向引导。毕竟总的来说,王琪回国受到欢迎代表了社会不断豁达、仁爱的趋向,这件事的正面意义值得大家一起来珍惜。我们都不应出于自私目的来消费它,最后把它搞变味。  ]4 p  u: {# ]$ _+ ~
  我们不认为媒体报道一些对王琪不利的细节就是不好的,中国社会应当有这样的承受力,不那么完美的好事可能更加真实。我们想说的是,当更多信息不断披露的时候,我们不应忘记最初的那个出发点:我们在欢迎一位老人重回故土,而不是拉他回来做道德审判。

评分

参与人数 5经验 +20 津贴 +32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老自嗨 + 5 颇为赞同
老实干部 + 20 感谢分享美妙的心灵鸡汤!加分奖励!
全神贯注的看贴 + 2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马哈里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7-2-15 11: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滩岩 发表于 2017-2-15 11:02
! S7 l3 ~2 v2 V2 p$ _对于王琪,国家的态度是有节制的:接收他返回祖国,不在公开场合下追究他当年脱离部队的责任,不给 ...

4 c1 k* m# f6 Q. p+ F& i      ”事实上的变节者“,请你拿出证明王琪”变节“的证据,让事实说话。另外,这样的定性只有国家才有资格作出,任何个人无权凌驾于组织之上对别人作出结论,这是对一个共产党员最起码的党性要求。
* Y: A/ p/ Z8 H; t1 t/ N9 ?       对于事件的争论,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只要是摆事实讲道理的,都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就事论事。不顾事实,搞人身攻击,甚至搞政治定性,是一种过时的、狭隘的思想。如果这种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文革中的那些悲剧,还会重演。

点评

就是一老人想回家看看,政府外交部门协助办理一下。不过分解读  发表于 2017-2-15 17:31
是否苏武 没意义 人家也没说要当英雄 只是想回家 没毛病 时代不同了  发表于 2017-2-15 14:30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5 11: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王琪,国家的态度是有节制的:接收他返回祖国,不在公开场合下追究他当年脱离部队的责任,不给予公开宣布的处分,并**了适当的安置。对于一个事实上的变节者,这已经是相当宽容大度了。
% j: b5 M. v' J8 K' f; K
) ~& f  T1 d: b* ]        但是,有的人借此机会大作文章,不惜给王琪戴上了“当代苏武”的高帽,把他在印度54年的落魄经历大肆渲染,以此为理由攻击政府,抹黑解放军,如果这些人还是共产党员,真该好好反思一下。

点评

就是一外出老人想回家看看,政府外交部门协助办理一下。不过分解读,不使用放大镜为宜。媒体瞎起哄,政府也没上当。  发表于 2017-2-15 17:34
难道还要判处徒刑?接受管制?老高的作法有偏激之嫌。  发表于 2017-2-15 15:11
是否苏武 没意义 人家也没说要当英雄 只是想回家 没毛病 时代不同了  发表于 2017-2-15 14:30
政府对于有功的解放军官兵虽然也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但政府绝不应该照顾那些本来就不该享受照顾的人。  发表于 2017-2-15 11:20
你是想给解放军抹点黑,可惜站的太矮,没抹上。  发表于 2017-2-15 11:19
政府也有不到的地方啊.再说了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啊.  发表于 2017-2-15 11:07
老高啊,真正抹黑解放军的是徐才厚之流啊.别搞错了.  发表于 2017-2-15 11:06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5 10: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态度是正确的,不应该大肆炒作,搞成苏武牧羊返乡;同时也没必要深究原因,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点评

就是一老人想回家看看,政府外交部门协助办理一下。不过分解读  发表于 2017-2-15 17:34
是否苏武 没意义 人家也没说要当英雄 只是想回家 没毛病 时代不同了  发表于 2017-2-15 14:31
认同!  发表于 2017-2-15 1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5 10: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154名中国公民,国家出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搜索马航MH370,甚至直接调动卫星.

点评

就是一老人想回家看看,政府外交部门协助办理一下。不过分解读。此事与马航370完全不同,即使单独行动走失也是违反纪律  发表于 2017-2-15 17:39
是否苏武 没意义 人家也没说要当英雄 只是想回家 没毛病 时代不同了  发表于 2017-2-15 14:31
在海外不幸遇难的公民应该受到国家照顾,逃兵也可以接收回国,但不配享受政府待遇。  发表于 2017-2-15 11:21
国家应该这样做只有祖国强盛了才能办到。  发表于 2017-2-15 1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5 10: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政治正确”的方式对待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大概不是关心这件事情人们的集体愿望。

" Z0 k. J" _( y" A% d+ n: M论坛那个王政委喜欢用“政治正确”的方式对待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这几天他上串下跳的在游说呢……

点评

就是一老人想回家看看,政府外交部门协助办理一下。不过分解读  发表于 2017-2-15 17:40
是否苏武 没意义 人家也没说要当英雄 只是想回家 没毛病 时代不同了  发表于 2017-2-15 14:31
王琪的“饱经沧桑”是咎由自取,可以同情,但没有必要赞扬。  发表于 2017-2-15 11:23
让老人安静吧。  发表于 2017-2-15 1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2-15 10: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抛锚 成长值: 4405

发表于 2017-2-15 10: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点评

过去吧 再争执没意义了  发表于 2017-2-15 14:32
对头!  发表于 2017-2-15 1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5 10: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一位老人重回故土,而不是拉他回来做道德审判。{:1_314:}

点评

说的是!  发表于 2017-2-15 17:41
就是一老人想回家看看,政府外交部门协助办理一下。不易过分解读  发表于 2017-2-15 17:41
是否苏武 没意义 人家也没说要当英雄 只是想回家 没毛病 时代不同了  发表于 2017-2-15 14:32
贪官和失踪滞留国外,如果因为同在国外,而成为一类人,那留学不归人员是不是也可以划在这类人里?这个逻辑让人苦笑不得。  发表于 2017-2-15 12:33
杨秀珠贪官,也管吃管住啊.  发表于 2017-2-15 11:50
有些贪官犯了事躲到海外几十年,吃的苦头比王琪还要多,后来回国了,你说应该怎么办?  发表于 2017-2-15 11:25
对头!  发表于 2017-2-15 11:05
是非屈直总是要说清楚的。  发表于 2017-2-15 1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5 10: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往事如烟。即使仇敌之间,经过半个世纪的洗涤,也是相逢一笑泯恩仇。

点评

说的是!  发表于 2017-2-15 17:41
是否苏武 没意义 人家也没说要当英雄 只是想回家 没毛病 时代不同了  发表于 2017-2-15 14:32
老高心理比较阴暗,见不得人家好。非要把人家整出一个事,心里才满足。  发表于 2017-2-15 12:01
说的是!  发表于 2017-2-15 11:05
对**战犯都可以赦免,对逃兵也可以赦免。但如果把逃兵当成英雄,那就是颠倒黑白。  发表于 2017-2-15 1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5 11: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让老人安静些吧。         

点评

说的是!  发表于 2017-2-15 17: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5 11: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流浪印度54年的老人回来了,应该给予适当的安置。置于当时走失的情况,全留给历史也好。

点评

适当的救助  发表于 2017-2-15 17:43
这是相同性质的问题吗?可以拿来类比吗?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说,那些留学不归,尤其是公派的,是不是也要审判一下?  发表于 2017-2-15 12:37
如果一个贪官流落到海外54年,在异国他乡混的很悲惨,现在回国了,哪怕他90岁了,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  发表于 2017-2-15 11:26
这样,最好.总不能让人去死吧?  发表于 2017-2-15 1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5 11: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老人、曾经的边境冲突中的战士,由于某种原因而流落他乡50多年,现在他得以重返故土,我们为他高兴,有过如此不寻常遭遇的人值得我们的祝福,这就够了。

点评

说的是  发表于 2017-2-15 17: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2-15 11:33:38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2-15 11:36:07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5 11: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国家和军方对其离队原因和经过肯定是已经调查清楚了,有自己的判断和结论的,一直没有官方出面,就是表明态度了。对一个自行脱队的人(至少是不假外出),要钱要待遇肯定是不会予以满足的。

点评

违反纪律是肯定的!!!!!!!  发表于 2017-2-15 20:43
说的是  发表于 2017-2-15 17:50
有道理~  发表于 2017-2-15 1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2-15 11:43:01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5 11: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别媒体不应该以“英雄”等字眼博眼球,老人为国征战,多点宽容,少点苛责,静享天年最好

点评

说的是  发表于 2017-2-15 17: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5 12: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点评

?小人,?君子  发表于 2017-2-15 17: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5 12: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往事如烟。即使仇敌之间,经过半个世纪的洗涤,也是相逢一笑泯恩仇。

点评

“四郎探母”这个典故用得好。  发表于 2017-2-15 21:30
君子  发表于 2017-2-15 17:53
过去,有四郎探母;今天,有老兵回乡.千古传奇,够不上吗?  发表于 2017-2-15 12: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