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值: 12890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0 v1 m4 X2 _5 D. k) \' K
, k' T& v6 V; ^1 N6 s
中国深海空间站即将上马 战略作用令人不可小视
5 Z1 h3 C2 B& W M! f g' N& ]% [' a+ x) s: k c
' M6 q" [. H! p. P4 `, J
+ K. t+ C6 t7 v+ g5 Y! b( g4 R T6 b8 v, q$ E$ U
: d& F8 `- q8 a& I0 Y1 b, n8 P3 y4 t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副所长、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颜开3月10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被指有“军事用途”的深海空间站主要是用于科学考察。# V% t3 W: }! ?
4 t2 X( t. P3 g- x, f) n( {3 b
7 r+ ~+ g* G, D9 c
2 i' O y9 J$ f- g1 L+ T
2 ]9 w1 g I$ @3 w6 j) [: p/ s 9 N9 x/ s, V L' d: Y7 Y+ P
+ S( d$ \; T' C7 Z, ]4 e9 N资料图: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无影水下无人侦察解决系统示意图。& G0 F- y: f( J7 c( n
$ f* p5 H9 g6 e* O: c本世纪初,中国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
- ~* x9 p- V4 H$ Y. A / a- c$ H1 d2 d- ~2 w$ I$ s ]! c: b
2012年7月,“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目前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 Z* w( p; P3 Z5 _. K0 e
7 v; E' _) n. L- F7 A" \此后,“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先后在西南印度洋、西北太平洋、西北印度洋等海域完成科学应用下潜,共完成了上百次试验性下潜,取得很多成果。“这些成果是海洋、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家通过搭载 ‘蛟龙号’潜水器到现场考察,取得很多成果。”颜开表示。
# W0 f6 A, }$ ` 3 x4 ~% g4 k1 j( ]* g
除了“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目前4500米载人潜水器已经进入总装阶段,下半年将交付使用,11000米载人潜水器也已在研制,预计2021年进行海上试验。颜开介绍,“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可以在水下停留12小时,只能容纳几个人。未来的深海空间站可能是千吨级的,可以在海底停留半个月甚至几个月,而且可同时容纳几十个人一起工作生活。
' w8 O' f0 k6 s& M+ T, A5 y
0 R7 r) ~# @ _' Q# }, K7 x颜开对《环球时报》表示,“‘蛟龙号’潜水器可以覆盖全世界99.8%的海洋面积。剩下0.2%指的是几个大洋深沟。研制11000米的载人潜水器就可以覆盖剩下的0.2%海洋面积,实现全球海洋面积全覆盖。科学价值非常大,有利于人类去探索未知世界。”6 k3 S P, q/ t1 L3 D; c. a5 E+ S
# R' s0 d" L9 S2 C) c0 {& _( o0 S
即将交付使用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实现了全国产化,提高了作业能力,安全可靠性等性能方面进行了提高。万米载人潜水器的研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承受万米级水压环境的材料、结构、通讯、能源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一旦研制成功则意味着我国具备万米载人深潜能力,深海实验室即将变为现实。
' C1 f" g7 T$ f J2 J5 J
) C3 o% ` i0 {$ g对于深海空间站的发展,国际社会非常关注。外界分析认为,在军用领域,深海工作站具有战略作用。在战争中,解放军可用此部署反潜战监视系统,探测敌方潜艇。 颜开认为,这些观点有炒作嫌疑,深海空间站主要是用于科学考察。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深海空间站主要是发现新物种,对海底环境、矿产资源等进行科学考察的平台。”: H2 n; w( Z3 V9 Y" |4 D' K% U6 y
6 P$ Q* O) f: Q. i# f
一位专业研究人员3月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建造潜水几千米以上的深海空间站,其技术难度,经费投入都是相当可观的,远高于太空空间站。从目前的技术能力看,向深海空间站输送物资和人员十分困难。如果深海空间站用于反潜作战,那代价也太高了,与现有的反潜技术手段比,性价比太低。成本巨大就不可能建设多个深海空间站,也就不可能对特定海域进行有效覆盖,反潜效能就要大打折扣,得不偿失。因此,科学研究应当是其主要的用途。
: g- m: w" u4 u% X5 U
. b& ]; ?& s# d8 F$ h- h) D i这位人士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有能力开展一些太空或深海的探索研究,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为全人类谋福祉,但总有一些人,见不得中国的发展进步,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总是在中国的发展问题上说三道四,逆世界潮流而动。”
+ z2 W& h: p$ d; S& S9 O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