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老村长重出江湖 于 2017-3-24 12:31 编辑
9 x2 w8 N# p5 B' M
/ f; M) I1 o2 J( S本村长坚持骑行一段时间了,身体的感觉越来越好,对骑行的感觉也越来越好,一旦遇到下雨天不能出去骑车,我就会感觉憋得慌,难怪有人把骑行和摄影都列为和鸦 片、 摇 头 丸一样的毒品之列,呵呵…… 1 q6 D# K/ Z- i8 U- Q0 P
好久前就想写一篇关于骑行的帖子,今天就将自己的骑行笔记整理一下来和战友们分享。
6 Y- R/ h8 P- W首先说说骑行装备 " B& n. N& s$ E" @# E& I' o4 h
骑行需要有一套像样的装备,至少要有一辆质量有保证的车车,除了要配备车前后灯和必须的快修件气筒等工具和一条备胎之外,还需要购置骑行头盔、适合骑行时穿着的服装、骑行眼镜、骑行手套等一套行头,以上都是必须的。随着骑行的痴迷程度加深,你可能还会再配码表、驮包、行李架等等。 3 t) e' b( k H6 g$ F0 R& }5 F
关于车车,尽量不要在网上买(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可惜我的两辆车爱车都是在网上买的),因为网上买到的车子未必便宜,一旦出现问题还得找专 卖店调整,所以还不如直接在专 卖店买,虽然要多花点钱,但这钱里包含着周到的售后服务,还是很值得的。 3 D( R# q/ S4 t! E
有了车就应该加入一个骑行群,你会自然认识一帮骑友,有经能验的骑友会告诉你到哪里买到性价比好的车车,哪里能将你的爱车调整到最佳状态等信息。当你想升级你的装备的时候,就可以少花冤枉钱了。 ( I" G/ g2 L- g5 R8 g
车车需要配备一些必要的装具,很多装具买车时店家会送,如骑行头盔、骑行手套、铃铛和打气管等等……能有多少赠品完全看你的砍价和与店老板的沟通能力,但别指望这些赠品的质量会有多好,一分钱一分货是绝对的真理。你要是看不上这些赠品可以要求店家直接优惠一些价格(网店会给优惠,实体店一般都不会降价),自己在网上淘自己心仪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必备的有基本工具一套(随车送),便携式打气管一根,补胎工具一套,备胎一条。
x6 w# P" A0 I; x另外还有必要在网上购买一些爱车的保养品,如洗链器,链条润滑油、清洗剂等,淘宝上很多,自己根据情况去选。如果实体店(如美利达)是负责免费保养的,你就没必要买这些东东啦。如果你是土豪,上面的工具也是必须要配的,当然还可以考虑买一辆能装下你的爱车的越野车,呵呵……
, K- n- M9 V3 s$ t& [骑行头盔、手套、眼镜和骑行服也是必备的,有这些东西可以增加你的安全系数和提高你的骑行体验。骑行服都是专业设计的,既要吸汗,又要能透气和速干,如果仅穿一件普通的休闲服骑车,当你大汗淋漓的时候,你就能体会到骑行服的好处了。这些都可以在网上淘到,便宜的几十元,百元出头,贵的几百元甚至上万。本村长使用的一般都是店家送的或是在网上买的便宜货,即便如此,有装具的感觉与没有完全不一样,相信多花点钱定能换来更好的体验。 ! S& ^9 Y3 a1 y& t
关于装备升级。玩过单反相机的都知道,一旦成迷,免不了会有将镜头甚至本机升级的冲动,以至于掉进烧钱的陷阱,如同吸毒一般成瘾难治。骑单车也是一样,有了山地,为了更快又想有公路,本村长年纪大了不追求速度只追求能骑得更远,就添置了一辆旅行车(见图)。
被我拆掉货架的旅行车
而现有的山地从配置到功能慢慢感到不满意,常想升级一些主要装备,大的如前插,轮组和三轴,小的如把手、脚踏、坐垫,乃至照明和灯尾灯,凡是原装车配的或店家赠送的均很难满足使用需要,非常有必要升级,可一旦升级,就进入了烧钱的节奏。更有甚者,干脆换车,从入门级的升至专业级的,好车=豪车,高级的自行车价格让人咋舌,只有土豪才敢问津。 # k3 z* b0 v7 y. K' ?9 A
本村长虽不是土豪,但也每每会有升级的冲动。可冲动是魔鬼,只能用“烂车的锻炼效果更好”来安慰自己,极力打消升级装备的念头。即便如此,我还是忍不住又花了近五千大洋买了一辆新车,配置比我原来两千多的山地高了一个档次,虚荣心得到了小小的满足。可我的爱车在那些土豪级的大神眼里,不过是渣渣,以至于都不好意思将自己的爱车送去保养。呵呵……
& z) `. }5 b) g" Y3 o
以上这些是本村长关于骑行装备的经验之谈,欢迎高手们批评指正。 1 ^; r+ t# q: A( h
其次谈谈骑行安全 2 C" j% {( P, d, f) Y: j/ h& x1 g# H
带过兵的都有极强的安全意识,骑车子也一样。骑车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即便那些开车的会主动躲着你避让你,但万一人家没看到你或者你正巧碰上的是杀手级的“女司机”,那就惨了……俗话说“常在河边走早晚要湿鞋”,骑友们千万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当儿戏。
, p1 ]+ {* ~9 E2 x骑行时一定要戴头盔和手套,骑行眼镜也最好戴上,因为可预防被灰尘或小虫迷眼,不同的镜片还有偏光、增光、放风防雨等功能。夜骑时配上车前灯尾灯是必要的,这一定要买好一些的,有续航力,亮度也有保证,可以增加夜骑的安全系数。
7 q' B7 e& Q/ ]在雨天要尽量避免骑车,因为视线会有影响,且道路湿滑很容易摔跤,在加上内热外冷若不能及时洗个热水澡很容易感冒,更何况你的爱车也是很怕雨的,被雨湿了车就要你费心维护保养…… + h$ s1 p' u! ^. }
最后说说我的两次结队骑行的经历 & a; f6 \. p- {# t+ R8 a/ H
当对自己的体能有了一定的自信后,就开始寻找和别人结队骑行的机会。 ) B- K" _$ _: u
通过加入骑行QQ群等手段,我寻找到一次自认为比较适合自己的骑行活动。这是一次夜骑,也号称为休闲骑,来回距离四十二公里左右。 8 l4 n% |+ ~# y0 E5 n9 ^7 E
夜骑是上班族不二的选择。夜骑可以避免阳光的暴晒,但由于视线不好骑行的风险略大于白天,因此一定要配齐夜骑装备,如照明灯和尾灯。如果距离远应该要结队出行,相互有个照应。 8 B5 q7 A, K1 u* o' s
我单独夜骑时只敢在家的周围转转,但居民区周边跑步、跳舞和散步的人群较多,对骑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顾及很多,万一撞到了老头老太太就麻烦大了。
4 j7 o7 ^6 ^' I4 e0 l& o: H- ?该次活动共有11个人,其中有两位女性。除了我以外,都不足40岁的年轻人,以20出头的居多。加入这样的队伍对年过半百的我来说未免有些别扭和小尴尬。他们之间似乎都比较熟悉,相互间打着招呼。后这种约骑都是一人起意,在网上发帖大家自愿报名,成员组成的随机性很大。 + D( u. x9 \: Q1 b# x
大家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集合好,由有经验的两个人分别承担领骑和收尾,其他人在队伍中跟骑。本村长初来乍到,只有老老实实的骑在倒数第二的位置。 3 R! V0 v6 _' n0 {7 X( \! J
开始路段的巡航速度保持在20公里/小时左右,属于我的能力范围。
) D7 E" @% ]2 |* i我小心翼翼的跟着,时刻关注着前面骑手的动作,每到一个路口或有障碍,需要减速或者避让,前方的骑手都会依次做出手势,提醒跟在后面的骑手。我也照葫芦画瓢的学着,做着。一路顺利,一个多小时后到达目的地——神湾。
. A8 K9 S) p9 L& z% j+ H2 {大家坐在神湾的胖婆菠萝专 营店的台子前,围在一起休息谈笑,有骑友买来削好的菠萝请大家一起分享……可惜本村长怕酸,一口也不敢尝试。
9 I" e! @( m, H% M休息了半个小时开始回程。回程时先要爬一个坡,那几个年轻骑手就暴露出了拉爆党的本性,开始疯狂的飙起车来。我在后面努力的跟着,由于我身高体重,加上能力的不足,很快就被拉在了后面,等我奋力登上坡顶,已经看不见他们的尾灯了。好在有一个女孩子骑的是小轮车,在爬坡时被我超越,我看到她吃力爬坡的样子,本想慢下来等她,因为原来负责收尾的小伙子早冲到前面去了。可又想到有一个小伙子好像是她的男友,我留下来似乎不妥,于是就超了过去。在快速冲刺下坡到坡底时,见到那小伙车子在路边等,于是我就继续的向前冲刺。
( t+ x6 F0 P: ~: J* u, g2 h骑了几公里,居然见到冲到前面的几个小伙子在往回骑,问他们怎么回来了?他们说女孩不见了,回来找。呵呵…… 6 A( V. ^' U2 U( a
我心想人家男朋友在后面陪着呢,还用回头找?不管那么多,我先走起…… 4 K/ k; a# i/ U a$ L
我担心他们再追上我,就一直努力保持着较快的骑速,终于,只用了不到四五十分钟,就完成了回程20余公里的路程。没让他们追上,我还是小有成就感的。 1 \! } v4 A4 P4 e5 }( f" S# d
回到家后,在群里留言“安全到家”。 7 O* ]+ r" o k, |, N4 y
一个小时后才看到陆陆续续的看到他们“安全到家”的留言。
' |* q( ~# K. E% Q7 l$ W后来和他们熟悉了,才知道那晚出事了,原来那个女孩被一辆大货车危险撞上,她连人带车摔倒在路旁,腿摔伤了,马上送医院检查,好在没伤到经骨,想想也是蛮危险的。
7 c7 K+ o) X/ C我为扔下她一个人在后面感到愧疚,直到后来那女孩说是他们回头找到她后一起慢慢朝回骑时才摔的,我才心安。
3 N& `5 p/ U Q第一次结队骑行感觉还是蛮好的,大家在一起很热闹,开心。人多也容易引起司机的注意,如果单独夜骑,再灯光不好,那绝对很危险。那女孩说:可能因为她的尾灯不够亮,那司机可能没观察到她,才出的事故。 # U: L) H7 A! R& z; A$ D
第二次结队骑行也是夜骑,却经历了两次爆胎的意外。 ' }6 R* J- W# L, h
连续下了两周雨,骑行也停了。终于小雨转阴天,又有夜骑约活动了。
& a( x- U: t9 K0 }% F2 S$ {这一次只有七个人,总距离也是40多公里,其中有四个(包括我)参加了上次的夜骑,我和他们已经没有了陌生感,彼此间的气氛也活络了许多。但此次夜骑颇不顺利,刚骑出去十五公里,在珠海大桥上骑友阿龙的车胎就爆了,可他既没带备胎也没带补胎工具,好在骑友M都带了备胎,本想换胎,可是备胎的尺寸不合适,只能补胎。几个人齐心合力,花了半个小时将胎补好,又继续上路,到了目的地后,由于有三个人没吃晚饭,就找了一个大排档。我吃过晚饭,且不喜欢吃夜宵,就没有参与,只是坐在旁边陪着他们。吃完,结账,然后AA,大家都很自然习惯。我还是第一次见到AA。这种方式很不错。我说你们以后出来搞腐败要预约啊,我就空着肚子出来…… 9 B! _3 o" K1 l D' W4 R$ ~
回程时,我保持在第二第三的位置跟骑,刚刚骑上珠海大桥,收尾的M电话过来,说又爆胎了……领头的“背影”马上掉头,并让我和前面爆胎的阿龙(担心他的轮胎再出问题),还有一个年轻人小欧先走。阿龙却坚持一起掉头。我对在长达三公里的珠海大桥上骑行有心理阴影,实在不愿意掉头,就招呼小欧继续朝前走,过了大桥,我和小欧就停在路边等候他们。等了不到半个小时,他们赶了上来,见到我们等有点意外,连声说不好意思。我说大家一起出来,自然应该一起回去……我想这应该是结队骑行大家必须遵守的潜规则吧。 . z1 t. ~9 R3 Y2 O& c& p
通过这次骑行,我和大家的关系又近了一层,现在他们都称我为兵哥。兵哥,这称呼很不错。
: M2 N6 V' C0 S! _- q1 Q5 f2 z通过几次参与组队骑行,有了几点心得和经验:& U& i( o$ F5 o, F4 y1 L6 Z
1、夜骑一般是40公里起步,但一般不会超过60公里(含集合解散前后出发和回家的路程)。
2 v- ^& v: D4 |# n1 u7 L 2、周末小长途的距离都在120以上,远的可达200公里,一般在150左右,没有一定的体力基础会被拉残(群里群友的经验之谈)。/ v/ U3 S) U) }4 t6 i( ~0 }
3、遵守交规非常重要,骑单车要比步行时更脆弱,无论是撞到人还是车以致一般的小障碍物,受伤较重的肯定会是骑单车的人,所以该减速就减速,该慢行就慢行,该停一定要停。( m, m. ^/ e; ^8 R6 B, J$ e
4、备胎和外伤药一定要带点,这叫未雨绸缪,以应对不可预知的意外,否则你可能会陷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境地。
- e. [4 {% q+ i* a4 r 5、初学者远行最好要结队,大家一起彼此能有个照应,也可以从老鸟身上学到很多的技巧。
! B0 `3 j& g& e0 O' h" F 6、踏频尽量保持在80——120之间,这很重要!尽量避免使用大齿比骑行,否则很容易伤到你的膝盖。一起骑车的老鸟们都是保持着较高的踏频的。
4 m1 C* }: o3 m/ [% F以上,是我这段时间骑行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 S% o1 p7 V* }9 x" y% _4 O
4 C; k6 `0 I5 B A$ L
7 G3 c/ X# w5 K! o! f& G3 n, W
; Q# g, O0 h; x! J' p!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