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值: 12905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七家专业机构提醒:2 r9 f5 O; H! L+ E0 N
" s$ t( {5 L' {* o$ _ 健走 别动不动两三万步
, S9 H4 r- K, V% c/ i 4 m3 g. A$ w5 B7 Q
记者 王君平
6 K2 m& N. o9 o- ?7 U ~
5 H j. i+ |: H: ]" o+ f; w! F6 _+ n
6 P$ Z/ B L! h
( J- M% l+ D4 g
在微信朋友圈中,不少人喜欢晒健走步数,动不动就2万步、3万步的运动量。然而,过度健走可能造成腿部关节的慢性劳损,应避免大运动量的单一方式锻炼。专家建议,可结合健走进行力量、柔韧等练习,使身体得到全方位锻炼,运动要适量,日行万步为宜,长期超量有风险。
* k; t" U' `: [. g; W" K
4 ?( L, T. E* \) }% {, d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群众体育研究中心等7家专业机构,联合发布《科学健走腾冲宣言》,倡导公众“科学健走”,发挥最大的健康效益又避免不必要的损伤。7 K/ L; E$ G3 b. j* M7 k
- ? D7 c7 ]7 [% W7 R+ B9 ]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王临虹表示,身体活动不足是造成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国成人经常锻炼比例仅为18.7%,20—49岁劳动力人口参加锻炼的比例则更低。
( ^/ b: I, ]+ e& _" R8 t E! r. f0 `" l7 f8 O) c; [! W) p& M% S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孔灵芝表示,快节奏的生活与工作,让规律运动成了许多人难以实现的目标。“健走”因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又不受场地限制,深受公众喜爱。越来越多的人们告别久坐不动,快乐地走了起来。1 m* s+ F; D. x1 r3 _! F
. ~3 Q: v& A/ z
《宣言》特别提示,健走是介于散步和竞走之间的一种中等强度的运动方式。当达到气喘、心跳加快,但还能说话交流的状态时,能量消耗将明显增加。《宣言》建议每次健走30分钟以上(30分钟到1小时),或者每次至少10分钟,每日累计30分钟以上。对于仅以步行作为运动方式的普通成年人,建议每日步行总量8000—13000步,其中健走5000—8000步,日常生活约3000—5000步。/ B2 q7 Y" M. b. e, e9 s+ Y
9 _4 A3 ?2 w, H$ H! P. }
尤其对于糖尿病人这一特殊群体,坚持运动是关键,但过量运动有可能导致关节水肿等症状,运动受限,将大大增加血糖控制难度。孔灵芝表示,慢性病或肥胖症患者须得到医生或专业健身教练的指导。
( W3 P! Q) P3 S4 R4 {2 H' r% }
- W& Y+ W) ]7 E$ d8 i1 s 健走期间,注意吃动平衡。人体能量代谢的最佳状态是达到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平衡,体重变化是判断一段时间内能量平衡与否的最简便易行的指标。同时健走运动会刺激食欲,运动后应注意控制能量摄入,特别是高脂肪的食物。3 L. o. j: o* [" D9 b+ g- O
3 Q1 O1 ^2 P5 A H, n. ~7 d6 {
《宣言》还联合建议并呼吁城市管理部门为公众创造适于健走的条件,如设立更多便于行走的区域、开放更多便于健走的公园、拆除市区免费公园围墙等,以鼓励公众增加运动,促进健康;建议并呼吁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功能社区,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健走等身体锻炼。2 D/ S5 L- _' d& }" k# F9 M4 W
# A1 W r. d* e8 ~' G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12日 13 版), ~1 J- u% _2 d,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