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25|回复: 1

[股票财经] 去杠杆加速A股难逃阵痛 大盘或现“五穷六绝”

[复制链接]

 成长值: 12920

发表于 2017-4-25 10: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去杠杆加速A股难逃阵痛 大盘或现“五穷六绝”
  c3 [0 k$ }, E$ T* Z7 w

0 i% ?0 p$ @% u% S# G. Z5 [1 O' l# i% ~, T
! p/ B" P" a0 Y! e7 |* B

% x' @0 _# g  d+ ?1 j) S" Q2 R; C. \* ^# X' {7 y2 T) x
摘要% ?: u; r, d2 E: Y& |7 I0 C/ P

  W; l0 S4 m& Q. P# i' h【去杠杆加速A股难逃阵痛 大盘或现“五穷六绝”】私募人士认为,“一行三会”都在严加排查各种杠杆风险,这为国内股市和债市带来较长期的震动,情况可能一直持续到排查完毕,市场依然需要时间消化。而到了6月底,A股本身可能又会迎来一个资金紧张的时点。(第一财经日报)( _" l0 q- o8 W2 \' p' {: b

5 x$ f0 r# S5 x! S, r, H  一季度经济数据虽然亮丽,经济“晴雨表”却连续下挫。
! `% C4 S: ]4 k" S* S. k
+ @6 z' i2 d! z6 W! F  自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今年首季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以来,截至24日收盘,上证综指已跌去116.54点。24日当天,上证指数报收于3129.53点,下跌1.37%,创出年内最大单日跌幅。# u7 R$ R; c+ p1 l3 {5 ?- r6 S
: L$ t. b/ j1 ]  k' f
9 C& R7 n: g" h7 S* e/ h" _* _

+ |5 n3 W3 ^( O7 K  华林证券策略分析师胡宇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尽管第一季度数据不错,但作为对经济的提前反应,A股走低表明二季度经济可能出现下探,“股市也可能是暂时偏离经济的走势。”
( I- d8 x) J, w& n! h$ k& `: R
$ ^  ^! F' {" o% e% {  当然,A股进入4月中旬后的持续调整,也与监管层面继续去杠杆、资金面持续紧张不无干系。; d8 a& u; o* P; l
: R6 N" }6 A# W, e4 u
  连续下挫后未来将何去何从?资深市场人士认为,过去历史经验来看,4、5月份都是A股的传统高位,“五月卖跑得快”的传统智慧将提前应验;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可能也已见顶。2 Y( g; ^- B2 R

3 E2 b: {! E" Y) {  随着去杠杆继续推进,A股6月底可能面临另一个资金面紧张的关键时点,届时可能难逃“五穷六绝”的局面。
* J/ g( l# K6 R# ]: g9 x; _3 i
  {  J( P4 {3 m# E7 A  流动性压力不容小觑
/ b. ]3 c. o4 E
! r) k. p5 R; q( l7 e2 o8 W  4月17日发布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9%,增速超出市场预期,工业、投资增速加快,出口贡献由负转正,经济下行压力有所缓解;4月20日公布的外汇收支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银行结售汇逆差和代客涉外收**逆差,分别同比下降67%和78%,外汇供求趋向基本平衡,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明显减轻。
  `9 z9 s9 Q# P) c. y0 k+ \4 Q
3 y3 N0 e8 t  u4 x+ |  各项经济数据都还不错,为何A股会连续调整?
/ T; ]9 N6 t7 e7 K1 V6 Q$ K5 y1 V/ t! L' F% m  c2 t- G' `6 k7 ~
  博大资本行政总裁温天纳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最近A股大跌的原因是:临近4月底,投资者希望避开5月淡季的气氛;市场关注监管一系列调控政策,担心流动性大幅收窄。
! u4 G( x2 ^0 L& a( y
1 @9 f+ ^4 v0 [  n( Y: S* V  在一季度经济数据“开门红”的背后,央行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持续向市场释放流动性,M2(广义货币)增速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无论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中央政治局会议,传出的信号都是要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并引导资金“脱虚入实”。
2 t* u  F2 K+ n8 a8 [/ A/ t8 X, V; x; L
  事实上,央行24日进行了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1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以及1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且由于无逆回购到期,当日净投放了300亿元。这也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连续第五日净投放。
1 b9 z& d; G1 L4 V# P8 @$ {# G7 m2 S6 _$ M7 R$ U
  然而,与A股创出年内最大跌幅相伴的是,债券市场也遭遇了期现齐跌的“黑色星期一”。其中,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6收盘跌0.48%,盘中一度跌0.61%;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706收跌0.29%。) w5 t' {. n/ j5 s7 E' d! [. ~
, v1 C/ i( J9 b  i
  银行间现券收益率则大幅上行:10年期国开活跃券收益率上行6.08个基点报4.3225%,创2014年12月10日以来新高;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4.01个基点报3.50%,创2015年8月17日以来新高。
* x9 A3 j+ F  P$ {  s4 u- O' L8 B7 P4 ?  G9 V& W. _
  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Shibor)24日也全线上涨:隔夜Shibor报2.7157%,大涨9.94个基点,创2015年4月7日以来新高;7天期Shibor报2.79%,上涨3个基点;14天期Shibor报3.2410%,上涨1.2个基点。% v6 p! ^+ I6 x0 [" m) y. X5 e

- ]) _/ @/ a7 ?( d* d  当然,近期市场资金面紧张态势有增无减还有其他原因,比如企业所得税通常在年终5个月内汇算清缴,而4、5月份往往是企业缴税高峰期,将对流动性形成大规模回笼效应。此外,本周央行公开市场还将有2500亿元逆回购到期。
0 w! [; k5 E: r: O; G' b! X$ k% R  q8 w0 L$ [, |2 Q7 m6 D4 ?( s
  监管层去杠杆加速& l, ~3 S8 b& p! a

9 U( J- d/ V4 Q1 _  除外部资金面趋紧外,“一行三会”严查各种杠杆风险,也使一些场内资金出现波动。
  `+ c0 q+ I! K- x4 {% n+ _1 R' d* E+ R! L& i  p7 M
  从严查“铁公鸡”到查办“高送转”,再到调查次新股爆炒,对于上市公司的各类现象,证监会可谓频频出招。  @3 u- S7 l0 E* J0 t
- \6 V2 \$ p1 [6 a  b' I" }. z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前不久就怒批,“10送30”全世界罕见。话音刚落,此前提出此高送转预案的7家公司中有5家便火速调整预案。调整幅度最大的要数金利科技,由每10股转增30股降至每10股转增6股。此外还有4家原来拟“10转增20”的也进行了下调。
) ^4 l, u1 Z0 y
  P  W6 l2 a0 m- {( _* T) \  证监会14日还部署了“2017专项执法行动”第二批案件,并明确表示将主要打击炒作次新股和快进快出手法等恶性操纵市场行为,16起案子都已纳入到了立案调查范畴。之后的首个交易日,次新股出现大面积杀跌。1 h0 `2 Y1 q2 L) n
: U6 ^9 [" @2 D" [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执行总经理杨德龙表示,次新股往往估值偏高,监管势在必行,“监管层此次行动主要是防止一些资金利用次新股炒作来‘割韭菜’,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
% H: q+ [' B: X4 Q$ ~0 }  l0 W4 C
) _1 J; P; ]% x8 s  除了证监会,银监会近三周已连发7个文件落实“金融防风险”,频频提及同业业务。于是,在监管高压下,银行收紧同业业务,引发市场忧虑。3 Q+ H1 v5 N1 Q. t
7 @) }; H5 ?# U6 h0 P+ @$ I
  不少机构认为,当前委外赎回迹象对债市情绪层面的打压,其实高于赎回本身造成的实质影响。$ z, p( }) j% [3 I8 {' i
9 G/ ?8 T! {; H  R; ]
  中信建投分析师黄文涛表示,银行对主动赎回委外尚未发展成一致行动,当前委外的赎回也主要集中于流动性较好、比较容易赎回的基金,预计大规模赎回潮短期内不会出现。由于银行委外普遍面临浮亏,提前赎回意味着亏损兑现,集中赎回则会扩大亏损,从监管以及银行自身出发都是不愿意看到的。
/ V, X/ i0 D6 V/ T, e4 i. M& t* [
- ], i* p# t9 C1 Q$ D* W8 Q  保监会对行业的整顿则更早开始。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今年2月在回应“险资举牌”现象时便称,保险资金运用一定要坚持稳健审慎的原则,股权投资应该以财务投资为主。
  \  M6 s; u! u/ ]
  E+ M4 {$ ^" ?+ C  今年1月,保监会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有针对性地规范了保险资金股票投资、重大股票投资和收购行为,涉及举牌的需要在信息披露要求基础上进行事后报告。重大股票投资要事后备案,明确禁止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共同收购上市公司。$ @( `* q& g* r' K& t

. Q& j4 L1 ^) Y& R& O+ B& A, S  4月23日,保监会发布《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行业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工作,强化各保险公司在风险防控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和一线责任,切实加强保险业风险防范的前瞻性、有效性和针对性,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维护保险业稳定健康发展。
% ]  }5 P8 b' W
2 H( d) e- S4 Y- O5 Q* `  关于去杠杆,新华社日前发表文章称,一系列政策指向非常鲜明:严防加杠杆炒作和交叉性风险,减少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套利,引导其进入实体经济。这有利于中国经济金融长期健康发展。同时相关调整也会伴随着压力和阵痛。当前部分金融机构对形势变化存在一定的不适,有的产生了一些担忧。过去一周,银行间市场利率连续小幅上行,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持续调整,部分机构资金面承压。这些并没有影响大局的稳定,但其中体现的新动向、新苗头值得关注。大方向明确,操作过程中把握好节奏、拿捏好“度”、引导好预期也很重要。
$ P" U0 r$ a" ?
( T6 g: T/ J& ]: V+ R3 E6 Z& J- F+ r  A股或现“五穷六绝”
' R5 r7 `" H5 K: X4 S5 {( ]4 z) c$ R3 M* q# ^; ?( Z* i
  对于A股未来的走势,不少市场人士判断,一季度可能是全年经济的高点,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自然也需要提前反应。
8 B- C- w- w2 ~4 C8 w3 e; K! m& H6 E, i+ k$ p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表示,当前面临的总体情况是,经济高点已现,通胀动力减弱,监管去杠杆进行时。此前国内银行大幅扩张,导致地产和金融市场堆积泡沫,如果监管层不下决心去杠杆,后续美联储持续加息可能会戳破国内泡沫。$ J- H2 v  K1 Z

2 H. ~, [4 T) R* p8 l% m  姜超还认为,银监会上周对各家银行进行现场检查也表明,金融监管还在不断升级。在经济短期回升、金融监管去杠杆仍是主基调的背景下,货币将持续偏紧,“一行三会此次的监管力度远超以往,投资者可以等监管细则落地后再进场博弈。”7 x+ _8 M8 t$ I) G2 d3 e6 v

- h: E: f9 z: v) K) g" @+ k% Q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认为,在熊市或震荡市的背景下,4月份往往是A股的传统高点,传统智慧“五月卖跑得快”可能在A股提前上演。在过去的“慢熊”震荡行情当中,2010年、2011年、2012年、2016年的4月份都是市场的一个阶段性高点,而2015年5月则是最好的牛市末期的退出机会。6 ^; L" j  w7 ?+ P9 Z5 l

. O% a5 _2 `! a1 l! x/ U  大型券商股发行H股,往往都能把握A股行情阶段性高点,并且成功“高位圈钱”;2015年4月初广发证券发行H股,多数券商股先于大盘率先见顶;当年5月底,华泰证券发H股之际,也是牛市末期的狂热之时;2015年11月中,中金公司H股上市,A股最终在11、12月形成“双顶”,之后便是“熔断”行情;2016年10月,招商证券发行H股,A股突破3300点后就一蹶不振;国泰君安H股2017年4月11日上市之后,基本预示了“春季躁动”结束,也为本轮调整埋下伏笔。
+ c( X0 P; D  U$ X# \- K4 k( [7 M4 D6 B
  A股到底会不会“五穷六绝”?上述私募人士认为,“一行三会”都在严加排查各种杠杆风险,这为国内股市和债市带来较长期的震动,情况可能一直持续到排查完毕,市场依然需要时间消化。而到了6月底,A股本身可能又会迎来一个资金紧张的时点。
6 I+ @2 e0 r2 ~2 o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5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军歌聊亮 + 50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4-25 11: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证监会就是王八蛋,成天正事干不成,净捣乱!!!!!!!!中国股市就是坑普通老百姓的血汗钱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20 远离股市最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