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寒江蓑翁 于 2017-6-6 04:51 编辑 # y* H. a# X8 g, U9 |5 J4 s! F. v
) X2 d# X3 ]6 {* `2 f粽叶飘香话端午 7 X( T4 V1 E6 J+ a+ G
端午节五月初五,也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汨罗江殉国的日子。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1 |% x7 v1 K' N, z* n
端午习俗 1、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端午节的饮食习俗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粽子。它是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诸国。 2、划龙舟 划龙舟是一项非常耗费体力和考验团队精神的运动,需要队友之间非常有默契,即要有爆发的力量,又要有非常好的协调性,龙舟才能划得快。 3、画额 端午时用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写“王”字,一可借雄黄驱毒,二可借猛虎镇邪。 4、沐兰汤 沐兰汤,是汉族节日端午节的一种卫生习俗。首先一身着汉服的女性端着一盆艾叶水,人们排好队依次走到主祭面前,主祭用菖蒲草沾盆里的水,在参加活动的人双手、额头、脖颈轻轻拂拭一下,以示驱除晦气。 5、挂艾草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6、饮雄黄酒 古语云: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一般饮用的雄黄酒不是纯饮,是在白酒或黄酒中加入微量雄黄后饮用。 7、挂长命缕 长命缕是端午节的一种配饰,用五色丝线结成手绳,可悬于门首、挂于床帐,或戴于孩子脖颈、系于手臂上,可以避灾除病、延年益寿。 8、戴香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戴香包颇有讲究,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戴香包是为了防病健身,一般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 `: q% i) T: k!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