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值: 14565
|
发表于 2017-7-19 18: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與不丹的領土爭議點約有六個,洞朗是其一。洞朗曾一直是中國領土,因自然條件、歷史問題和自身能力,缺乏持續的實際控制,一度被不丹控制。3 j) H( U; f C7 R
中國試圖重新獲得實際控制權,邊界外交談判、修橋築路設工事等,都是選項。印度以不丹宗主國身份,插手中不邊界問題,貌似正義,實打自己算盤,害怕在西裡古裡走廊被中國掐脖子。* ?* \( Z" K" a0 Y5 Z" n
中國與不丹邊界長約550公里,存在一條習慣線,基本比較穩定,歷史上也無怨無仇。分歧比較大的領土共有六塊:魯林、洞朗、查馬浦、基伍、白玉、墨拉薩丁,總面積加起來約1200平方公里。歷史上,這些都屬於中國,有“歷史設制、防務、賦稅、勞役”等證據。0 S7 m2 m7 c8 |0 C( ]1 u
洞朗,位於西藏亞東縣南部,與中國、不丹和印度錫金邦三國交匯,面積有100多平方公里,被印度稱為“多蘭高地”。這裡一直是西藏亞東邊民的夏季牧場,冬天大雪封山。不丹邊民也在洞朗放牧。7 b: \) G1 c, \* C: H( V7 A
雙方發生過爭議,也經過多輪談判,大致底定,但遭印度阻撓,不丹與中國一直沒建交,也沒簽邊界條約。即便如此,在洞朗地區,兩國一直處於和平狀態。中國軍警只在幾十年的慣例巡邏點執勤。
% F' k( G- o/ | y* R( { 不過,2017年6月29日,印度操控下的不丹政府發表聲明,說中國軍隊在不丹領土修路,違反雙方協定。
, d8 v/ d2 [: W6 L 印度對中不邊界特別敏感。如果中國軍隊從洞朗出發,順河南下,從不丹借道,只需數小時,即可直搗西裡古裡——查德瓦走廊,切斷印度與其東北部地區的聯繫。印度東北部七個省的阿薩姆邦、那加邦、曼尼坡邦、米佐邦等,原住民均為黃種人,與印度本部差異極大,關係若即若離,只是被英國殖民者強行併入印度,也正在爭取民族自決與獨立。6 P- |. D% U% K2 C: j. G
根據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規定,洞朗歸中國。由於當年條件所限,地圖沒法精細,中國國力虛弱,且又是人跡罕至之地,冬季還大雪封山,洞朗邊界就存在是點、是線、還是面的爭議。這就相當於,在精度很差、比例尺很小的地圖上,用粗線筆劃邊界,如今用高精度大比例尺地圖,用放大鏡看,問題就很多。, y( w) c! c) d0 Z
現在,中國認為,該條約是中國承認錫金現狀的基礎,印度歷屆政府也多次確認,中印邊界爭議不包含錫金段。印度則認為,該條約有問題,還反駁中國拿尼赫魯信函內容說事兒。其實,雙方都能找出歷史文獻,為自己的立場辯護。此外,雙方爭議還涉及到2012年中印雙方達成的一個協定。印度提到過這個協議,但對細節也語焉不詳,而中國官方對這個協議隻字不提,不知是否有啥難言之隱。/ o* w0 i* c4 [
法理上,洞朗是中方固有領土,但因自然條件、交通困難等原因,中國並沒有實際控制,而不丹則設立了季節性哨所。中國政府一直強調洞朗法理上屬於中國,但沒說自建國以來就實控。1965年,中國曾連發照會,要印方限期撤出爭議地點。, p% c2 s! z- G: g0 T
隨著國力快速積累,中國試圖逐步收回被蠶食的領土。直到2007年,中國摧毀不丹兩個季節性哨所,設置自己的哨所,包括2014年建成的蔗草場哨所,漸漸開始實際控制。2017年,中國想把公路從亞東修到洞朗哨所——蔗草場,以徹底掌握該地區。
7 p8 h) P* }/ i B7 w 就在2017年6月16日施工時,中國用推土機拆掉了印度設立的簡陋掩體,以回應印度之前的若干小動作。印度急眼。中國應事先已料到印度反應,但可能沒料到反應這麼大。一經媒體曝光,雙方都騎虎難下。這條路大約已完成三分之二,就差最後一哆嗦。1994年,這裡也曾發生對峙衝突,後來各回各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