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仗剑北疆 于 2017-7-23 10:01 编辑
' U2 O# }" N( Q0 }8 p# i3 _9 f6 U, Q& \8 Y& s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m- M' Z s0 @: h# \% Z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D% I! s& x" e
要说知识分子“高级黑”的始祖,我觉得非司马迁莫属。一个被刘姓皇帝割了蛋蛋的高知,遭受人生莫大耻辱,生不如死,却自发地为刘家写国史,换作是你,你作何感想?反正,换作是我,我会黑他,不动声色地使劲黑他,而且,我觉得,司马迁也是这么做的。1 h5 V9 Y4 X5 G6 Q1 W
5 H1 F/ j* |( U5 m$ j6 I/ K比如,在千古名篇《鸿门宴》中,他借范增的口说道 “沛公居山东时, 贪于财货, 好美姬。”你们一直宣称的英明神武的开国领袖刘邦是什么货色呢?用大白话说就是,就一流氓,吃喝嫖赌、贪污腐败、玩弄妇女,什么都干过!当然了,如果话说得这么简洁直白,人家孙子辈的汉武帝刘彻肯定不能干,于是,就加上了后半句“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翻译成大白话:但是呢,瑕不掩瑜,原本就有当皇帝的命,当皇帝是命中注定天命所归的。其实,司马迁皮里阳秋,说的重点还是范增那前半句话:别看你爷爷穿上龙袍之后人五人六的,其实,还是一流氓。潜台词就是:作为流氓的孙子,你刘彻也好不到哪里去,根儿在那儿摆着呢!0 u% {8 F/ t' S$ N! I ^. p7 W
$ X7 t5 S2 }6 P. C1 e/ K% _
那么,刘邦是流氓了,他的对手项羽是什么呢?司马迁一直在暗示:是大英雄,是贵族,光明磊落,从不做下三滥的事情。
K5 T4 h1 L+ ]; x
% z1 d- x0 Z3 z5 M读《鸿门宴》,最令人扼腕的是:项羽啊项羽,你怎么不杀了刘邦啊!你在宴席帷幕后面预先埋伏下刀斧手若干,刘邦一入席,直接拿下剁了,就不至于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乌江了不是?: {+ b/ x& ~( C$ E
6 ?; Q3 B6 C9 `/ ^3 ?0 I
但我觉得,那样的话,他就不再是贵族项羽而变成流氓刘邦了,项羽之所以为项羽,就在于他的有所不为。《鸿门宴》就是要告诉的后人:中国的贵族是怎么消失的,流氓又是从什么时候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常态的。# `7 J6 H# M7 m" @; c8 V$ X5 t1 }9 n
& N( i/ g% P6 a1 A5 i5 a6 Y. d单就《鸿门宴》这个截取于《史记•项羽本纪》的桥段来说,最能体现项羽性格的,大概就是对于破门而入的樊哙的态度。面对不速之客,项羽一开始是警惕的——“项王按剑而跽”。但随之,是对樊哙勇猛行为的欣赏,“壮士! ——赐之卮酒。”又是赐酒,又是赏肉。但很明显,樊哙是有备而来的,尤其是他随后说的那段声讨项羽的话,句句诛心,绝对不是一个狗肉贩子能编排出来的。那是怎么出来的?张良教的呗!5 K; q& R( R( M+ k4 I/ R
1 f) b. b/ K$ b: }1 o在项羽眼里是“壮士”的樊哙,在刘邦眼里是什么呢?一个字,狗;两个字:恶犬。樊哙跟着刘邦东征西讨,剪除异己,可谓立下汗马功劳,但最后还是差点被刘邦诛杀。这说明,不管樊哙对刘邦有多大的恩情,刘邦从没把樊哙当人看待,充其量当成是一把得心应手的工具而已。“流氓+恶犬”的开国模式,也从此定型。此是后话,暂不展开。) W: U2 m1 h3 \2 r* G$ T/ g& G6 p5 L
, [* }. J K8 [# y+ j, e
为应对不测,张良教了刘邦跟樊哙,那范增也是有预案的,他“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就说明跟项羽早有沟通。但项羽表现得很纠结,“项王默然不应”。项羽在忌惮什么呢?在笔者看来,还是作为楚国大将项燕之后的贵族传承在制约着他:大丈夫光明磊落,绝不做偷鸡摸狗、背地里使绊子的事情,还是战场上见吧。而且,项羽在战场上是有自信的,事实证明也是这样的。但是,君子永远不会明白流氓有多坏,因为流氓压根儿就没有道德底线——为了目标,可以不择手段。( F8 J: T2 w" l. |3 C* [% ^
9 y T8 A5 E3 q4 U7 ]; E1 B
项羽最后兵败了,你可以说责难他“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也可以说他拒绝过江卧薪尝胆、卷土重来是目光短浅。但是,我们更应看到,他不愿把战火引向江东父老的举动无疑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男子汉大丈夫,败了就是败了,何必再拉更多的无辜民众为自己陪葬呢?这正是贵族懂得适可而止的可贵之处。
0 A% `/ n3 {- S% |9 g2 h& ]+ p1 a z) D+ n! Z3 d+ s
而刘邦式成功的秘诀,用伟大领袖的话说就是“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所以,在屡屡狼狈逃窜过程中弃父母妻儿于不顾的的刘邦,最后反倒因为成功了而成为励志典型。
0 `! ~. s/ }% u" N& J0 o. F0 X9 g5 N/ W. U
项羽去了,也带走了他的贵族精神。刘邦虽然也死了,但他把流氓的种子洒遍历史的角角落落。草莽刘邦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天下模式,从此成为后世的主旋律。也正是这个流氓刘邦,开了诛杀开国功臣的卑劣先例。后来的朱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将这种不要脸模式发展到极致。还好,再后来,历史有所收敛,毕竟时代在进步嘛。4 \. J7 W+ r: t S% z- ]- `6 L7 }
0 K* l, w' P. U) e' P
时代发展到今天,再读《鸿门宴》一文,我们在扼腕或者嘲笑项羽失败的同时,是否还要问问自己:我们在自鸣得意的同时,是否失去了什么?而又搭上了什么?你羡慕草根拿破仑驰骋疆场扬名立万的同时,是否想过自己也许不过是他手下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无名小卒而已?有可能荣幸地战死在卫国战场上,更有可能冻死饿死病死在远征俄国的路上,然后把莫大的痛苦与悲伤留给自己最亲近的妻儿老小。
4 {( F: `' J3 m, v8 u7 }" N4 u- T" i5 Y0 @. w, p0 X: _
我们时常感叹国人缺乏“契约精神”,殊不知,这种精神早就随着项羽的失败和刘邦的成功,在华夏大地上消失了。如果要找寻回来,还是得从消失的地方开始,别再崇拜流氓,别再只求结果不问过程。 |
评分
-
参与人数 2 | 经验 +60 |
津贴 +40 |
收起
理由
|
晖酒当歌
| + 20 |
+ 20 |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
冬日暖阳
| + 40 |
+ 2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