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huyuyu 于 2017-8-22 22:00 编辑
" W8 F1 L* o8 f! x, s
/ W7 J* e" m- l1 H" E6 @从政治角度看,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但从经济角度看,要把香港、澳门和台湾剔除掉,中央财政的管辖范围是31个省和5个计划单列市(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和宁波)。在这里,笔者把每个省和计划单列市比作一家公司,它通过辖区内的经济活动赚取财政收入,同时要应付各种各样的开支。如果A省开支超过收入则需要中央财政来调节,让富有的B省来补亏空,这就是所谓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n1 p! Q5 D. q9 `" a% ~4 z; Z3 Y7 v7 |/ g V, Q& ?2 E4 h( _9 i- I
进入正文之前,笔者要解释一下几个重要概念。90年代开始,中国把税收划分为国税和地税,国税基本上缴中央,地税基本留给地方。另外,海关关税由海关机构收取并上缴中央财政,而非税收入则由地税部门征缴。于是,观潮君把代征关税纳入到国税部门的收入中,把非税收入纳入到了地税部门的收入之中。
; D, L' B$ T# }( J
# j: j5 \2 V- [1 O5 cOK,现在,让我们正式开始这次奇特的数据之旅,保证会颠覆你的三观!: f/ [; @" Y5 H: E4 |, {' @
) A8 K d- @7 F% e }5 g; F) |
东北片区:毫无悬念亏亏亏
" Z# r2 z8 q# ^8 t1 y
( I- \! \/ R/ h! U" z首先登场的是“共和国长子”东北三省辽宁、吉利和黑龙江。
8 x- H6 w( }' a8 O6 I/ e" L* v$ e. r/ d: [1 J5 O: g
4 Y! g& k2 |& N. i+ `) R: {' d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毛泽东时代,东北三省曾经是中国大陆最早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区。现在,东北三省是中国经济转型最艰难地区,奇葩的辽宁省去年的GDP居然出现了负增长,金融圈有句名言“投资不过山海关”。. u/ b9 g$ T- R1 }. @3 g0 }
3 x! M) _9 J3 O" P东北三省的财政缺口越来越大,2014年合计为3562亿元,2015年激增至5268亿元,2016年继续增长到5580亿元,2017年上半年为2575亿元,考虑到下半年财政压力更大,预计2017年要直奔6000亿元了。
+ e+ Y, J$ |6 N2 C& ~& T9 ^, C0 c* Z9 o: ^) P8 G
山海关以外债务深重经济低迷,山海关以内的情况又如何呢?- Q9 i& ~* d5 ?# V! i
|- {. A: L" c( N华北片区:经济转型开始亏
0 n2 J4 e1 n( E0 i
$ _. W5 m6 Q, S6 q一起来看看紧挨着东北的华北三省河北、天津和山东。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所以没有计入华北片区中。
7 e& H& b: A) u& \
& _7 v+ V0 E8 z- C% Y5 ^# L5 X, x9 Z# i" p) G; P% ]- V
万万没想到,挂着“东部沿海省份”光环的山东、天津和河北居然都在亏钱。GDP排名第三的山东居然在2016年丧失了财政独立能力,开始向中央伸手要钱。2016年只亏了64亿元,2017年才过了一半就亏了387亿元,这就像大坝决堤,一发不可收拾。顺带说一句,青岛在行政上隶属于山东,但在财政上却不归山东管。山东省经济发展不平衡,临沂革命老区的包袱太重了。严重依赖外贸的胶东地区也陷入了瓶颈期。3 B5 A0 J, e* x4 E4 X1 R
/ J% v+ e0 K' c# V: t; R! H2 L' u
作为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天津2016年的地税收入(含非税收入)居然同比下降了15%,财政缺口同比增长了164%。而在官方媒体里,天津2016年的人均GDP排名全国第一,比北京上海还要高,被吹为“闪耀的明星”。为什么会这样矛盾呢?因为天津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国有企业的固定投资拉动,而国企上缴给政府的税后利润都会还给企业。9 a$ j0 w5 {9 U/ b( @4 I
1 @' B* |8 u2 Q5 p- s2 Z* Q9 t
而有“环京贫困带”的河北毫无悬念,一亏到底。国地税总收入增长缓慢几乎停滞,而预算支出却屡创新高,刚性缺口预计要飙到2500亿。河北人民真可怜,经济持续低迷不振,环境也越来越糟糕,2016年空气污染top10城市占了6个席位。
% Z& _* K0 r5 ]& E3 \ I" P1 E" P5 r, V) E( M$ }
太行山以东的华北三省的财政缺口越来越大,那太行山以西的西北片区呢?2 {) C% h0 D) X3 Q* I' f% J R
% d) y( M% G2 s7 L
西北片区:老少边穷要大补
- s0 Z; q8 f, _" A4 C) Y
, {( v- b3 E& _$ L* o$ g西北片区地形复杂且气候恶劣,是中国扶贫工作的主战场。不会有任何意外,西北7省(宁夏、青海、山西、陕西、内蒙古和新疆)全都处于财政亏空状态,它们当然都无法向中央财政贡献盈余,并且一定会高度依赖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 D4 v% C; ^2 [0 h% R& l5 n
9 G' S' O# h, k. Z% G; I/ Z% O: a4 r' R: b' u" k
2016年,宁夏财政缺口规模732亿元,青海1225亿元,山西1517亿元,甘肃1884亿元,陕西1962亿元,内蒙2564亿元,新疆3162亿元,合计13046亿元。$ N! r3 e! u$ e3 @8 J) q" S
8 D6 T7 [0 Z& b% q* v仔细看数据会发现一些奇特的现象:2016年青海的国地税总收入为298亿元,一般预算支出为1523亿元,支出是收入的5倍,青海政府每花一块钱,中央财政就要补贴四块钱;从2014年到2016年,陕西和新疆的国地税总收入连续两年在下降。: A' q2 i4 a8 w& }. z6 I; \2 t
3 e/ e: c* d/ c; `9 E# y! K干旱的西北很穷很困难,再往南走一点就到了湿润温暖的西南片区,那里的情况也很糟糕吗?) {6 c9 n% f/ [4 c' r, b
6 X/ l' a4 f! {$ X" N$ F; |! v
西南片区:重点开发很缺钱( B, x- e% i; u2 `
: l7 N( K7 b6 ?- A! G# Z0 a) f西南片区六省市,重庆、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当然也不会有任何意外,全部处于财政净缺口状态。1 N; Y6 Q2 l6 \5 [% [6 s
6 l Z6 w! _% k M
: |! ]6 C% H3 c7 d
GDP增速三连冠的重庆在花钱方面也习惯了大手大脚,导致财政刚性缺口也越拉越大,是四大直辖市里最需要中央补给的,毕竟还要供养14个国家贫困县。
! h4 m+ e- M, t: G' V' [* L, V) M5 A" b
从人均财政补贴来看,西藏遥遥领先。2016年西藏的常住人口为331万,对比其1397亿的财政缺口(也就是中央财政补贴),意味着当年度西藏的人均财政为42205元。而2016年度中国的城镇人口的人均收入为33616元。由此可见,中央扶持西藏发展的决心有多么大!
0 s; H3 c/ r5 U' Q+ ~4 H4 E# A" W! _# c4 `! K% i- I
2016年,重庆的财政缺口1222亿,西藏1397亿,云南2229亿,贵州2270亿,广西2412亿,四川3542亿,合计13072亿。与2014年的合计财政缺口规模10020亿相比,增幅30%。今年上半年的财政缺口合计7040亿,预计今年的总缺口将超过1.5万亿。
/ m% a0 ^4 S2 P2 r% {( }6 \ q3 l3 b% |* x5 c7 I3 @, ^# M6 X
西部大开发,烧钱自然多,全国人民都能理解。那么,整天嚷嚷要崛起的中部片区要不要中央补一补啊?* g2 d5 Z$ ^5 S; D
9 A' V- R* @' |' \2 y- i* T" v中部六省:崛起过程要烧钱1 T* p" y. v/ `* I2 x
8 v% t" r) W# t7 ~/ P: ^4 {" _% u中部片区6省,海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与河南(说明一下,海南实在是没片区合适放,所以放到了中部),基本上都是人口大省,当然也是财政缺口大省。
% B% Q9 j, N) q5 f- L
& ` K2 ^7 D" n# @* H% |& q7 T5 W& S. s; f$ }8 i
最南端的海南虽然地小人少,但财政缺口却一年上一个台阶,2014年是200多亿,2015年是300多亿,2016年是400多亿,2017年预计会超过500亿。要是人均收入有这么快的增速该多好呀!( U" F, |5 J5 b
x; z; B' w" T
作为人口过亿的中部大省,河南的财政刚性缺口当然是全国第一,预计今年会超过5000亿元,和东北三省的总量相当。呵呵,官方媒体吹捧的河南原来是大穷鬼。: Z- W. k6 r1 G, {8 e3 y( u
+ Y+ V/ n9 E o5 j1 Y; R: \
2016年,中部六省财政缺口合计13325亿,较2014年的合计财政缺口数9074亿,增幅47%。今年上半年的财政缺口8008亿,预计今年是要直奔1.7万亿而去了。4 L9 m- x s" R% @/ S( H
7 P, _; k" v. B ?* w
25省小结:整整5万亿缺口# l% w2 ?9 {' s
8 l% P0 Q. P" l& C7 Z! b我们将这25个省市的财政缺口数据汇总起来,我们将得到一个很惊人的总数,见下表:
" K. ~$ ~9 s7 j( |* f% V' ?
# I7 K1 D; i- Y/ y! \+ }9 n4 q8 C& y$ e. A' A: l* w
从2014年到2016年,25省合计的财政缺口数从31927亿,上升到48134亿,增幅51%。而今年上半年的财政缺口合计已经超过2.5万亿,今年一定是要超过5万亿了。因此,我们现在必须要知道的是,剩下能够创造出财政盈余的6省一市: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北京、上海和深圳(计划单列市),它们到底能挣多少钱。它们有没有能力,补上这5万亿的财政缺口?
$ [/ Q! \$ M+ }, v- f) B' P% E! x! ]
六省一市:努力赚钱养国家& f; b) [' U% S& p: G+ A% w8 w# J
4 v6 X1 _4 H! Y9 ?& l6 `我直接放出这六省一市的收支数据表好了:7 C3 `) I0 _3 b# F* i9 k
) z) O* G+ W' L4 a% i
) ?: }9 y2 r# l( @4 W3 u9 I4 Z, n2016年,福建的财政盈余644亿,深圳2851亿,江苏5178亿,浙江5441亿,北京6390亿,上海7748亿,广东9301亿,合计起来,六省一市总共给中央财政带来了30373亿的贡献。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贡献规模已经达到了极限了,从2014年到2016年,六省一市合计的财政盈余幅度始终维持在3万亿左右。今年上半年的合计盈余规模1.7万亿,考虑到下半年的财政支出更大,预计今年这六省一市的财政盈余规模,也就是3万亿左右了。, F+ P9 ~% P `6 z
& [& j$ _: y* b" J' ?+ L" i' |这样的数据,与财政缺口数据相对比,还真是一件令人感觉悲伤的事。2014年,25省的财政缺口3.2万亿,与六省一市3.1万亿的财政盈余数据大致能对应上。然而到2016年,六省一市的财政盈余依然保持在3万亿出头,而25省的财政缺口却已经高达4.8万亿,今年更是必定要突破5万亿了。一来二去,这中间的差值,已经高达2万亿。/ H' V8 u4 m' R/ G2 ^
1 Y ~% N8 h( y. {: o% Q' E
解决之道:爱国公民买国债
5 Z! o- T U% E h1 T
0 q# ^$ C$ t& _9 w我大天朝当然不能坐视地方政府的现金流断裂而破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能做出的最合理的选择,就是政府借债。只有两条出路:由省级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但中央政府限制非常严格,越是缺钱的省份越不让发行地方债;由中央政府发行国家公债,收到资金后再给地方政府输血,这就像老母亲四处借钱给穷孩子。9 ^0 K9 w0 k0 n3 r* ?. h: r S0 r
% a, t% C! s$ x% {3 S+ q! W
' p0 }: G1 W8 E2 I+ U) o' d8 c7 y
然而我们必须知道的是:老母亲也是要吃饭的呀。军事外交开支,中央各部委的行政开支,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开支,这都是要钱的。2016年中央政府本级预算内支出2.74万亿,今年上半年1.42万亿,这笔钱也是节省不了多少的。要知道中央政府也没有更多的收入来源了,除了六省一市的3万亿财政盈余必须上缴中央之外,另外的最大一笔收入就是央企上缴利润了,2016年利润上缴规模5038亿,合计起来,一年也就是3.5万亿左右。' ^8 f- d$ p! `% }5 |* i
. J6 ]% g1 A, W: P% Y# s
好吧,现在我们知道了:2016年,中央政府手里能动用的资金总量3.5万亿;它承担的财政支出规模则高达7.54万亿,其中维持自身运转的中央本级支出2.74万亿,填补地方政府财政缺口4.8万亿。7.54-3.5=4万亿。这,就是我大中国目前切切实实的财政压力。
0 H8 c j" {2 m* B, x3 T; B0 o5 D- Y9 B# h6 R2 O
在本文的最后,我给出这样一组数据:2015年,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1.99万亿;2016年2.95万亿;今年上半年1.37万亿。
8 L7 I: t) _& a. B/ s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