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5-22 18: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住普通居民楼的毛远新. y- E8 j" H, ~ ?2 Q6 ]; ~* N- H
+ t( V8 g; D8 i- W! u' u 毛泽东有两位胞弟,有两个亲侄子:毛远新是毛泽东大弟弟毛泽民之子。贺麓成(本名毛岸成)则是毛泽东小弟弟毛泽覃之子。
+ ^2 |/ \0 { O: w" J4 r+ j$ `# K/ v/ P4 k* @3 y) s
毛远新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因为他是“文化大革命”中的风云人物,一度成为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后来成为毛泽东的“联络员”。他深得毛泽东和江青的信任,差一点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
' g4 y4 c6 H( m6 D* F
, I3 Y0 {5 |7 V- y* P: R' C 一位朋友告诉我毛远新来沪的消息,1991年7月我便前去访问。
$ g7 \8 q3 h1 f ^8 Z6 A
# }$ h& \" P' [ f1 ]+ E' w 我按地址,在上海西区找到了一幢普通的居民楼,步入三楼。正值盛夏,房门开着,但铁栅栏门紧闭着。$ X0 ^6 f: ~5 n" M$ f) R- x
9 c. N1 r; m- Y O 我敲响铁栅栏门,一位六十多岁男子出来。经我说明来意,即开了门。) q4 y& W0 W8 q' t6 p2 Q' w
- b. s' d) b6 }4 I+ p0 M' M 那是毛远新1972年与全秀凤结婚时的房子。全秀凤是上海一家工厂的女工。我来访时,全秀凤不在家,出去买菜了。毛远新在家里。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我脱去皮凉鞋,光着脚走进他的卧室,他招呼我坐在沙发上。5 D f0 A: x$ n
6 u/ ?- G8 x7 S* n# ?( v, z 毛远新已经五十多岁,看上去身体壮实,一头乌发,表情深沉,穿一件白汗衫,一条蓝咔叽平脚裤,一双灰丝袜,也没有穿鞋子。屋里一床、一桌、一张三人沙发,水泥地一尘不染。窗外有一小阳台。$ t+ {) i& G7 ^! E" N* A& T& Z
8 l; ]5 D$ i; u0 I4 e9 B
他拿出香烟招待我。我不抽烟,他独自抽了起来。烟灰缸里许多烟蒂,表明他的烟瘾颇重。- P% i5 E0 n, a2 g! w
8 \# P( H+ k* X0 i' V" d* d 他常常长时间沉默,陷入思索之中,然后跟我说几句。接着又是沉默。
6 U3 b8 y9 k# ?! A+ a) b3 ]+ E: q6 o, u F0 b i# J
他不大愿意多谈往事,但是他对我说:“我赞赏你的工作态度。你写谁,就去访问谁。你写陈伯达,就去访问陈伯达。”
& R% k4 A7 p \' v7 U9 R1 D0 y4 M2 O% A+ p1 l
毛主席说:“保送,不算本事。”! z2 e' v6 r* }- E8 d
4 m& ~, R6 [- e# J y
毛远新是毛泽民和朱丹华之子,1941年2月在新疆出生。毛泽民中年得子,极为钟爱。不料,1943年9月,毛泽民被新疆军阀杀害于迪化(今乌鲁木齐),那时毛远新才两岁多。- K# K/ y, f7 }7 Q
) K6 y( s" l" E
1945年7月,朱丹华带着年幼的毛远新来到延安。朱丹华后来改嫁方志敏之弟方志纯,毛远新也就随方志纯住在江西南昌。
* }- ^8 g2 e8 V1 b$ D$ h" u7 b. p" x$ X7 z7 C' E
1951年,朱丹华到北京开会,把毛远新也带往北京。会议结束后,朱丹华带毛远新进中南海看望毛泽东。
1 p; N1 @$ i7 _( a- \- K; J
8 ~: z; j" [) L& u* w' j 朱丹华对毛泽东说,毛远新想在北京上学。这样,毛远新就来到毛泽东身边。毛远新比李讷小半岁,他们一起在北京上育英小学。毛泽东、江青待毛远新如同己出。4 e' y- p( f: s2 z3 m- H/ n
' ^, R; j7 N2 X6 q 1954年,毛远新小学毕业,考入北京一○一中学。
s# T! K, C$ l4 m4 @
( T( P+ d9 W4 N$ _ ? 1960年,毛远新上完中学,由于学业优秀,学校打算保送他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x* i! P- e( H4 |1 k$ X
) m# O+ E; Z2 |. B7 x3 T/ k 毛泽东听说此事,摇头道:“保送,不算本事。”
: _; I0 t |/ u8 W3 Y) ~+ B
, s$ m e& R0 m) P a! f# E0 [3 T6 a f 毛远新当即说:“那我就去考。你说什么大学难考,我就考什么大学!” {8 q* M T k! X7 j- o( g
2 q3 Q. x/ n# T1 ?7 `* j" g
毛泽东笑道:“要么北大,要么清华。”
% ^' Y+ ^' w3 n, `# N9 U" ^. T3 u3 y3 R! @) R% a5 I8 Q
毛远新说:“我就考清华!”' I, \7 {% K6 u$ |! |
0 P) s T3 {) w% y+ U0 Z 果真,毛远新凭自己的真本事,考上了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系。2 Z7 T5 m3 o" w& a r6 F8 Q" \+ m
3 G. r0 o# |+ K% f l4 A! |& V1 }
毛远新在清华大学学了一个学期,对毛泽东说:“我的许多同学都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我也喜欢那里。我想转学到那里,好吗?”毛泽东同意了。0 _4 {1 `4 C% ]/ |
' A5 m. f$ M2 S/ ]! U* `# V 从此,毛远新转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每逢寒暑假,毛远新回到毛泽东身边。6 N; i( m) \. D/ P4 D5 i; O
0 h* T* E2 Z) J8 y 1964年暑假,毛远新在中南海住。毛泽东和他如同父子。7月5日,毛泽东和毛远新谈话。毛泽东说:“阶级斗争是你们的一门主课。你们学院应该去农村搞‘四清’,去工厂搞‘五反’。阶级斗争不知道,怎么能算大学毕业?反对注入式教学法,连资产阶级教育家在‘五四’时期早已提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反?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
2 x5 P! W: @% ~% L- \: F3 Q" W; k# U8 r, m$ K# [
当时,毛泽东随口而谈。事后,毛远新深知这一谈话的重要性,作了追记,写出《谈话纪要》。谈话内容迅速传到了高等教育部。高教部征得毛泽东的同意,印发了《毛主席与毛远新谈话纪要》。虽说是内部文件,却一下子便轰动了教育界。( V+ F5 h r; i: c, S+ H* V6 Y# r
& v8 Q Q1 h) _$ J3 w$ O6 c
毛主席的“联络员”
' K, N# Z4 {6 w: ?$ p; n# b1 v1 e, [- p/ `# ^5 Q* ?
1965年,毛远新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按照毛泽东谈话的精神,他到防空导弹三营一连当兵。9 F+ r# l: z( Z+ e0 A4 ]! R2 R5 Q
+ ^. b9 N* E- j. O3 P: Z6 U1 p 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当时规定1965年毕业的大学生可以回校参加运动,毛远新也就回校。在“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与毛远新谈话纪要》被红卫兵作为传单广为印行,毛远新的身份也就广为人知。9 r7 P+ J# {0 c8 }
( A! H7 r& Q: _ 毛远新发起组织了“哈军工红色造反团”。他的特殊身份,使他成了当地红卫兵领袖。: v% u' c4 D+ Z1 p2 Z
2 R7 c; G P* E7 w2 V
1968年5月14日,辽宁省革命委员会成立,毛远新担任革委会副主任,从此步入中国政界,被视为“可靠接班人”。不久,他又担任沈阳军区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
% a" S7 H9 X& q, v- y, K2 F7 Y6 g2 K6 O
毛远新跟江青关系不错。江青视他如自己的儿子。在家中,江青喊毛远新的小名“小豆子”,而毛远新则喊江青为“妈妈”。! [% }+ B( {# U6 n
% Y) |( i' f5 W9 R- K7 d# y 毛远新在政治上也紧跟江青。一是在1973年各大学恢复招生时,张铁生交了白卷,却被毛远新封为“反潮流英雄”。二是创造了“朝农经验”。“朝农”即朝阳农学院(前身为沈阳农学院),实行“开门办学”,在1974年被树为全国“教育革命”的“先进典型”。
# y. m' I5 B* W4 }/ V& I
i* q* J* {: E) w8 c* _ 1975年9月,毛泽东病情加重,言语不清,江青安插了毛远新当“联络员”,一下子就掌握了发布“最高指示”的大权。
1 M, Q. Z0 n* A+ ^3 l* y
$ K1 M$ f. B8 P& M( _ 毛远新来到毛泽东身旁,开始向毛泽东“吹风”。毛远新说:“感觉到一股风,比1972年借批极左而否定‘文化大革命’时还要凶些。”“担心中央,怕出反复。”“我很注意小平同志的讲话,我感到一个问题,他很少讲‘文化大革命’的成绩,很少批判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
5 A. Z+ K* k, j K$ @, ^
5 |! }1 o4 F+ S2 I( A9 X% P 毛泽东最看重“文化大革命”。对“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是寸步不让的。毛远新“吹”的“风”,正是毛泽东最为担心的事。
4 G- K' F2 z/ x, f
8 M8 n7 f# }3 o$ N 毛泽东当即对毛远新说,有两种态度,要特别注意:“一是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意;二是要算账,算‘文化大革命’的账。”
- P# j# a( y% j- b! S+ w1 F* E! T- m) Z$ f* K3 y8 O4 H7 J
毛泽东要毛远新找邓小平、汪东兴、陈锡联三个人开个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q5 m1 Y' i" U) K7 ~3 ]* _+ _! L
% R$ H, o$ i o, r 毛远新这个“联络员”,在1975年11月2日找邓小平、汪东兴、陈锡联开会。毛远新谈了自己的看法,即“中央搞了个修正主义路线”。7 N# X: k+ X0 A4 a* Y7 m
: G& l, C& j0 o* L, T- D% ]
其实,毛远新所说的“中央搞了个修正主义路线”,指的就是邓小平。6 [" v. c- [& B3 y
/ ^" {! [; y5 L+ k8 d9 Y3 Q' E
后来,在1976年清明节,北京爆发了天安门事件。毛远新多次向病中的毛泽东汇报,称邓小平是天安门事件的总后台。尽管撤销邓小平一切职务是毛泽东本人的决定,但是不能不说也与毛远新的汇报有关……) K$ E8 c! h* k. p: V' C; t
( n1 E" l/ z7 U- Y2 H
毛远新对于“批邓”出了大力,成为“四人帮”帮派体系中的一员。这样,当“四人帮”被一举扫除之际,毛远新也被拘捕。
0 p0 N, h( v6 O! C# E6 A3 Z4 ~: R' f3 A7 K
“保护审查”毛远新% b* G7 L% ^, r$ s) H r" M
4 B; I. q* h, S0 C
笔者采访了执行拘捕毛远新任务的张耀祠将军。张耀祠当时是八三四一部队(即中央警卫团)负责人,对于中南海了如指掌。那时,江青虽然长住钓鱼台,但近来住在中南海万字廊,而毛远新则住在中南海颐年堂后院,离江青住处很近。+ [; j# T2 Z2 Y$ \, a7 L" o% W; o
0 o# ~+ v* `$ H0 Q0 K7 ~& m 张耀祠向笔者回忆说,他是在1976年10月6日晚上八时半,带领几位警卫前往毛远新住处的。
( o7 i5 S1 [! S; G, @6 x8 H/ i( Y/ \/ W6 c4 E2 }' f+ G
在毛远新那里,张耀祠遇上了小小的麻烦。那时,毛远新和他的两位从沈阳带来的警卫一起住在中南海丰泽园的颐年堂。那本是毛泽东接待客人以及开会的地方。他是毛泽东的侄子,所以住在这个外人难以涉足的地方。" T# ^8 M8 i8 C$ {: R( I6 A
: ^6 J. Z4 q* n; H. K* T9 W
在毛泽东病重期间,毛远新担任毛泽东的联络员。这联络员名义上只是联络联络而已,实际上权重一时。因为联络员成了重病中的毛泽东与中共中央政治局之间唯一的联络通道。毛泽东的“最新最高指示”靠毛远新来发布,政治局会议的情况靠毛远新向毛泽东传达。% z9 s/ a5 w, `+ e0 d8 p
! t- ]4 v# a" ]' P7 f) R( Q* `
毛远新的妻子全秀凤,当时在沈阳。10月6日,吃过晚饭之后,毛远新给妻子打过一个长途电话。接着,便坐在那里看电视。就在这时候,李连庆突然走了进来。 k. x, k+ o, ?6 c; Y) V
4 g6 @ Q) Q" T 汪东兴选派了李连庆前去执行拘捕毛远新的任务,一方面因为李连庆在汪东兴手下工作多年,忠实可靠;另一方面李连庆跟毛远新也很熟,派他去执行任务比较方便。, [6 K) q, Z5 q2 C" W/ E6 v
4 \6 n" Z) @* w; H* M& t- f
毛远新见到李连庆,问道:“老李,有什么事?来,一起看电视。”
7 V8 m- V. |; Y8 U) Q& F ~: \9 N4 Y, e% u6 Z! t
李连庆答道:“想给你换个地方。”
/ _2 d- ^( y) s3 q* s) ?
6 A+ H! _. E$ e% X7 O: F% L 毛远新:“换到哪里?我得收拾一下。”1 K) {* L, k! V6 }! k$ f
! {# b( @+ i7 ~/ X8 O; Q
李连庆说:“不用了,现在就走。”
) j( w) ]- \0 |6 r; J, N8 T
" B4 @: _& X& o" N) o, z 这时候,毛远新听出李连庆话里的意思。张耀祠等人就一拥而入。6 t5 R- C- o& F: N" ]& H: E1 n8 Y
5 n8 _$ D/ J- Q& H 一进去,张耀祠便向毛远新宣布:根据中央的决定,对他实行“保护审查”(张耀祠特别向笔者说明,对毛远新跟“四人帮”有所区别,不是“隔离审查”,而是“保护审查”),并要他当场交出手枪。
+ M0 ^" v9 W. X5 x1 y; W) U1 @, t2 z7 Z, ^# D$ U
毛远新一听,当即大声说道:“主席尸骨未寒,你们就……”毛远新拒绝交出手枪。; t0 @: X- O! P3 ?- G
* n; U" V6 h! N
张耀祠身后的警卫们当即上去,收缴了毛远新的手枪,干脆利落地把他押走了。
0 |7 x, R5 v+ T( n: w/ Y o( u) J8 O4 {6 i7 D, q+ d m* G( k
在解决了毛远新之后,张耀祠便和李鑫、武健华带着中央警卫局处长高云江以及两名女警卫前去拘捕江青……
# P& A9 d0 B$ S$ F7 \* i. E) b$ ^4 I- G% I* X$ W
此后,毛远新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七年。不过,毛远新毕竟是毛泽东的侄子,他在狱中还是受到照顾的。
; D8 c+ X/ Y9 K) A# J, a6 p$ C( J- L! R( {
1993年,毛远新终于刑满……
$ n/ q' m& F2 g. P- m
( f; w; R# G7 h 关于主席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内容
) n0 q" p: f* e$ }4 r' @
; r3 f7 U0 U( _& C 毛远新北方口音,不住地抽烟。我带来一本《毛泽民传》,请他回忆他父亲毛泽民和母亲朱丹华的情况。他说,父亲在新疆牺牲时,他才两岁。有关父亲的情况,母亲和当年许多老同志比他了解。
! Y) T2 o( Z) j: @8 B/ p: S( |. U. X+ z
我请他回忆毛泽东。他说,关于主席,当然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内容。但目前只能一般地谈谈。因为他是一个有着特殊经历的人,不便于涉及一些敏感的话题。不过,他说,当年他追记的毛泽东和他的谈话,那些内容是准确的。高教部在印发前,送毛泽东主席看过。“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印的传单有错误之处,应以当年高教部印的文件为准。
$ q7 ?8 r* `1 r: J9 d/ f+ S' Z5 s5 ~ {" p# H9 D; [6 d
他说,这些年来孤陋寡闻,不知世事。他的记忆力不好。, y9 H/ I; A `5 O
( @# z7 h% ]* a+ d y
我说及,1991年5月,我在四川成都访问诗人流沙河时,他提及一桩往事:“毛泽东在跟侄子毛远新游泳时曾说,不会游泳,喝几口水,就学会了。刘绍棠在1957年喝了几口水(引者注:指打成右派分子),学会了游泳。那个流沙河不吸取教训,不会游,沉到了河底去了!”
$ L7 W* a" G' W, T6 D7 ]. J( @; }5 w: e& S$ H7 X/ h0 T
我问毛远新,毛泽东是否跟他说过这么一段话。他笑了起来。他说,他已经记不清楚了,不过,主席讲话确实是很幽默的。2 ^* u/ x4 Y! _: P" s; z
# o6 m; p, w( S; d5 z Z. s7 A 过一会儿,全秀凤回来了。他介绍我跟她认识。全秀凤穿一件白底黑点连衣裙,地道的上海女性。她告诉我,给我开门的是她的父亲。她的母亲因中风正卧病在床,要送医院诊治。
0 ]( X6 v) _2 e: \- n1 I6 F( }& ~: C F8 O8 a; `% N& ^6 M! V
跟毛远新慢慢地聊着。他讲话不多,显得很有顾虑。我理解他的心境。说及与政治无关的话题,他就显得轻松。他说,这一回彼此结识,交个朋友,日后可以在合适的机会再谈。他知道我在写“文化大革命”史,他在日后可以答复我的一些问题。
" \" o+ g% h! m5 q2 L
/ |: A0 B" O- d+ ]# J. F 我未能为他拍照,内中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摘编自《出没风波里》叶永烈/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