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9-9 18: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顾毕业时的选择难题,给学员和家长的5点启示 ; K5 ^8 {( ] i" U- ~: g: P
截至上个月底,各大军事院校本科毕业分配工作,已经落下帷幕。受疫情影响,本次毕业分配自8月中旬陆续开始,那些经历了4年大学磨砺锤炼和锻造成长的学员,终于知道了自己重新出发的起点在哪里。
5 v. N) E" {. M# d1 Q- J
' ~6 [" ~: ]& h$ ?然而短短一周左右的时间里,这些学员经历的兴奋、焦虑、迷茫甚至无助,只有自己才知道。
6 n w% O; m- Q/ B; V% w2 n" S& k/ X7 C
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题的复盘,总结了一些教训和经验,供那些未来同样要面临选岗的学员、家长参考。但由于掌握的案例很少,大家还是需要结合各个院校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具体分析。
+ G# f$ Q* o9 e9 m+ {; }- B2 }" q
2 N8 P( ~6 L. E: L& I1.这是一个关于人生的战略性选择
& o+ l/ H$ n* d1 E# J7 W
8 _- X4 S' p- M: C: ?分配对于绝大多数学员来说,毫无疑问是人生的一个特殊节点。* G& |6 |, x8 l3 N( w9 e# ` R1 b
: l8 B; M9 n% L9 N从大的层面上来看,周期性移防、常态化的跨区跨级交流任职、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退出机制等等,目前只有风声,但还缺乏具有确凿的有政策性支持的消息。
0 ]0 ?, r. U/ c
4 R v5 |* K9 k5 D# L! H这也意味着对于大部分的普通年轻人来说,“一朝分配,半生已定”的职业模式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会深刻地影响着自己的人生轨迹。 o' C Y6 e+ t% h% a; Q1 {
1 j- j" p" g6 z. ], n我们所有人都知道,5年、10年甚至15年在同一个城市或者单位学习、生活、工作对于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他的人生规划、职业发展、家庭组建乃至下一代的成长,都会与此紧密相连。
9 X: l- N) s o2 A' v# k9 [. y: O* `/ v. x# j) K+ {
然而,分配时所选择单位的“基本盘”对个人影响巨大:在单位的环境和际遇,直接关系到成长发展;单位的管理方式直接关系到生活方式;单位所在的城市,直接关系到家庭建设。0 N# m4 S( ~( r2 w
! { J$ E& m1 q' y/ m) m
如果一个年轻人能够跳到15年后的自己再回头看这些影响,他一定会觉得,在人生最为风华正茂的那些年里,似乎没有比这三样东西更加重要的了。4 W4 t% k3 F. r4 I
0 l1 s0 Q' r, W& g( S, B
不过步对作为一直以来都保持荣耀而神秘的存在,年轻人对其充满梦想,家长对其无条件的信任,亲朋对其由衷的赞赏,让人们对其真实的一面知之甚少,其实,也无从知晓。7 F* S' i2 A# f( u
. @$ E; o' T" o* w) R( T6 S
但随着信息传递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让那些满腔热情报考军校的孩子和家长,慢慢对“基层、戍边、干部积压、异地、远离家乡、艰苦”等词汇变得异常敏感,甚至是望而却步。
0 Z) I0 q P/ @0 d% L9 m2 T
5 W! p. S9 z+ j1 g& ? _* q渐渐地,他们开始在单位选择上,有了自己的想法。
/ W' ~5 G' u q. d# u( j) Q
, `! `+ [, E9 [/ r% _2 I* I9 q2.那些被吹捧和哄抢的单位
# T2 R4 [% v! f! v( G' w8 Q! u' J5 G/ S6 c7 b7 }) U' `7 e% \
有了选择权,学员的心自然就活了。5 f& @$ M3 B3 X% j+ R
) q2 b6 e1 C( _4 ^% q" L u% A即将选岗的学员中,有一些早早就和自己的师兄师姐取得联系,尽可能多地去询问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例如:; s1 V2 {8 @/ C+ A* h/ n
9 J9 X! i. s) K: d0 ~是不是很辛苦?一年有几个月在外面?工资有多少,平时有没有哪些是可以拿补贴的?干部晋升积压严重吗?单位管理严不严?生活保障条件好不好?女朋友要是来了有地方能住吗?......等等等等% K' a) o* N. Q# t" u
: n6 @2 W7 S+ k" f, p; j9 ]
这些都是年轻学员们考量选择单位的重要因素。我们在与一些学员的交流过程中发现,他们考虑选择单位的优先级的总体排序是以下几条:( n' t" t* j2 j
; _" {& y# S, S$ Z第一,离老家比较近,或者,在东南沿海地区、中部经济较好的城市。
3 H# d* j' z) W I; a7 N5 c
8 f% e, F D5 Y0 p& k, \8 T第二,轻松舒适,管理宽松,调职也快。
9 M: d$ b* @9 v! N& V, Z: a1 ^6 b8 U% {2 k5 ?' @% D- z# I9 y
第三,训练强度小,按年限顺调职级,所在的城市比较好。' E9 c2 @0 _$ I2 F; E" d; `+ B
2 s) Y7 ]* _& h0 S
第四,专业对口,发展比较好。 v+ [! d1 X- o3 C, H6 z
1 D9 v) _( ?; u6 q
总的来说,轻松、离家近、调职顺利,是大部分学员最优先的选择。这一点其实也无可厚非,因为在无法确保自己在军旅中能够走得比较高、比较远的情况下,一定是大概率作出在意志力、勤奋刻苦方面成本最低的选择。
: m5 p1 O" n" a) h- N; X
. B% T u% A6 K1 `: B而一线老野、艰苦戍边、偏远戈壁,尤其是训练强度大、管理严格、职级不能顺调的一些单位,更是不受待见。
7 Q5 A0 N, f- G, S7 k1 t+ H; ]+ ?2 E$ V/ `% z
于是,便有了下面这些对单位选择的“规律性”看法:
# y, a+ V& U3 ]) ?- n& H& k/ u
7 R, c: K$ I0 u2 o有的直接按照军种和大单位性质排了优先次序" _: B/ V* W. d; S- a; o
0 Y" R8 h( Q& [3 x* V有的根据单位名称最后一个字给你挑出有选项
: \' \5 B- P# \% ?& {) {" W# @4 Y
: w* q! O0 q4 S有的按照单位名称的形式也总结了一套选择套路
8 L) r/ q* l( E8 ~+ ~/ t6 W8 b, B% X. v$ c9 N
不管这些“规律”正确与否,对于那些对真实军营一无所知的学员及其家长来说,自然都是“宝贵经验”。4 J) g6 S. O' W8 ^! S q
8 c4 r* f" q7 k' ^4 P) S所以,在分配选岗时,有一些单位成了众人追捧的香饽饽。这在大部分院校组织选岗时,也能窥探出大家的选岗倾向。
, o0 C! V9 P: E0 W2 F4 ?; l3 k- O9 v$ c w$ Y
场站、后勤性质的库(站)、武警省总队下属支队、通信技术等单位,在选岗时通常是一抢而光。
$ A) @, L" s2 A" f/ {" h( [' q
而在主战力量的选择中,大部分学员都会优先选择海军和空军,即使自己大学专业与之毫无关联。: { Y9 G. S" \8 n8 M; o
8 z0 q6 s5 u0 Y$ v尤其是那些实施“两阶段”选岗院校的学员,在“无法知晓可选的师吕级单位,选定菌种后无法更改”的情况下,几乎都会优先选择海军、空军,战之、武警其次,最后才会考虑路军和火君。! u0 e5 t0 i4 g7 X
8 M% u @ a( B( F1 W因为,海的职级晋升和城市区位,在相同概率的情况下,是相对优于其它菌种的。
% ?( G: L8 a, t4 N" x" p, x! M, ^$ r- W7 l6 M; n& c. k
这一点,心照不宣。因为那些毕业几年的学长“都这么说”。
" U7 x ]3 S7 w1 M: ^! n
3 N- \/ S8 S* U5 e* f, r- \# f至于那些边远、艰苦、寂寥地区的单位,尤其是三类以上地区,大多数学员都避之不及。6 O+ p, {) m* {( w# ?. g
0 S5 z& e; L8 |* _- M这也无可厚非,首先人的本性就是会考量利益,权衡得失。其次,他们以及他们的家长,在拿到军校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也许本就没考虑这么多。
' y( c% k9 N. t& P- m0 x5 [& {' z q' U! o
3.热血、梦想、现实以及抉择$ P$ ~# Q. w$ P& ^% w2 ?8 Y! g
" I, A9 m7 B% J1 |$ X9 h$ U9 q在理想、情怀和家庭、面包面前,你会如何选择?这个问题同样也摆在那些军校毕业分配的学员面前。6 p" `' @# p4 }$ F* a& a- Z
" L# u) E% _. t. O% C但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有些时候,理想与现实并不矛盾,或者说,开始的时候两者总是会有所冲突,但随着事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就统一起来了。
2 B3 z5 Z% {9 O; L, P8 W& Z3 h" b% q& O t) a1 k
不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始终都无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
1 c' y9 W' X+ Z$ X& x+ R2 g. W! w9 ~8 |5 W
第一,基层军营的苦不同于社会搬砖,在付出体力、精力和时间的基础上,还需要家庭为之付出很多。这个成本往往要搭上夫妻关系、父母赡养以及下一代的培养等等,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是非常高昂的代价。2 o) e9 o; d' z2 g
5 h. J# }2 z2 M( X, W
第二,很少的人会惧怕一段时间内的奉献和牺牲,但长时间甚至倾其整个职业生涯的黄金时间去奉献和牺牲,而没有对等的回报,是让几乎所有人都敬而远之的。
9 b/ k2 Z+ y: Q9 F
: K% i$ w7 x d& J第三,趋利是人的本能,985,211毕业的学生也会涌入一线城市和长三角、珠三角,寻找改变人生的机会。在军校选岗时,学员自然也会遵循这样的规律。$ @) h- L* }7 q9 V% y, Q Z
. h2 U* r: {4 Z第四,绝大部分人的很难看清自己的平凡,而会更愿意相信自己应该有许许多多的人生可能。这也会让一些年轻人在刚刚遇到挫折时,开始“寻求他路”。
3 b. l6 o+ W' D5 L
2 H& S- V" R$ y7 @6 u# o3 D, {, I例如,下面这些“过来人”的评论。 }, O0 Z$ A; ~8 ~2 F
$ @3 p' w0 n2 o+ i8 V
不可否认,这些看法都是很有道理的。
: q- W6 U/ r) ]0 i6 z. U2 ?+ [$ J) A# j* r3 ?
但,如果每个军官都希望拥有最好的选择,都能够去大城市安家,都能够很好地照顾家人,这与祖国的需要和组织的意志都是不相符合的。
( K8 C" o% X, n8 ]: [% v$ d
- b; x0 u7 ]7 q) r; {所以,我们要坦然接受,许多人因为分配而改变了一生。 ^4 e: @' C0 C$ p1 o2 P$ w
4 R+ O, w1 I; u+ d! y我们也有理由期待,还会有许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对分配时的逆袭。
( K- U4 |2 `6 v" r- z* w0 {5 N j- }# M
不过,在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梦想与现实仍然会是那些年轻人决策时为之焦虑和彷徨的一对矛盾体。2 B% x3 M& N: S. q; c4 t5 `+ r
! ~. |; s0 W9 E7 {' c4 u4.差异较大的分配政策
% M5 K) e. Q0 f. B
1 A, V p6 c7 H- P! @2015年首次开始实施积分选岗以来,分配政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调整。调整的目的都只有一个:, l& O! I* g5 ~# c4 C( Z- Z
0 i7 h6 Z! \( G1 O& Q' T& w$ E) i尽可能地把学员个人的意愿和组织的意志统一起来,规避分配时可能会出现的腐败与不公,进而更好地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l1 F4 x0 o$ S E
; ~1 U6 H8 I6 I$ u# R {
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依然出现了许多不符合组织意志的现象,于是自上而下都开始了一系列的调整。5 r/ \6 g' l7 Y
/ {8 Y1 i' E- r! l
经过5年的摸索,各个院校出于不同的考虑,对积分选岗政策还拿出了一些个性化的调整办法。总的来看,有以下一些形式:
) U! m* b& ?+ f2 b L
! c! \7 ]7 k1 m% Q. L( _一是“两阶段”选岗。
; D, e* z. o3 L* q
& e" }4 ^ Z: ]第一阶段,根据学员最终的积分排名,由前至后依次在“路、嗨、空、火、占之、总部直属”几个类别中选取其中一个。在这个过程中,学员是不知道类别下任何具体单位的,仅仅选个菌种而已。
4 E4 z! S: a1 h8 _6 d, K/ I* @4 v' B4 }% L( \
第二阶段,根据第一阶段选择的结果,在每一个类别中,再次按照积分排名的先后顺序,由前至后依次选择该类别下的具体单位。在这个过程中,学员已经知晓了每个类别下的具体单位都有哪些,但已经无法在更换菌种了。( G2 [# r; W/ K; J
. V6 U# V9 q# e3 g. O
这就是“两阶段”选岗的主要形式。与上述相似的,有些院校还以大方向的省份作为类别的区分条件。
% v& r) F8 `7 f/ q4 O5 c- I' o( Z- D- G/ I1 N1 B, J
二是顺次选岗。
$ f$ }! u3 d( F: ~ A( P9 [4 g: F" ?% a ]
即直接公示所有可选的具体单位,而后全体学员按照积分排名的顺序,由前至后依次选岗。3 I+ D' {- q) b0 x9 b' ?: h' n
4 X, L! t: E& z* Q
三是志愿选岗。7 y9 w( ^7 q0 w( ~) T( h
1 _8 V4 j. p# E7 R这类方式选岗的院校比较少。该类方法综合前两种选岗方式,按照某些条件,对所有单位进行分类,一般会分成3类。然后按照积分排名的顺序,由前至后依次填写选岗志愿,每一个志愿只能填一个单位,且3个志愿的单位,任意两个都不能属于同一类别。3 q |4 V' F4 z# V
$ F7 O0 d5 Q$ x# v" t& @( c志愿填完后,由学员队和学员大队综合研究定下分**案。" ~4 _& F7 [, O1 I; L+ \. r
0 R. H6 A- \# ~* i4 ~/ v" h; S' C综合来看,目前主要有上述3种选岗方式。当然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许多戍边和艰苦地区的名额,而这些单位大多数人都避而远之。" R- Q- |& P8 |' V1 X2 Q
|) r/ R- b4 ?' {但考虑到人才配置的均衡性和戍边、艰苦地区单位建设发展的需要,还会对排位靠前的学员规定必须选择戍边、艰苦地区单位的比例。9 N8 p9 c' E7 v$ r! ?" T
: s; u7 D9 f. @这在各种选岗方式中都会见到。
+ ~% d, j" M4 [+ ?+ O
! M: v1 \0 v0 F/ _* L" M& R8 m每种选岗方式,都有它的合理性。最不合理的,就是有些学员在马上就要选岗的情况下,对选岗政策的内在的逻辑,都还不清楚。3 n& D9 g7 f1 T1 `: a/ v
& F9 t5 J! h1 ]3 i) m( J, c5.天下父母心背后的盲目与焦虑
1 s. F6 C% p* I. X M, \) @
& Q& ?0 D$ P3 Q每一个背着行囊远赴他乡的年轻人身后,必然会有两双热切而又担忧的目光,而且不管前行的步伐迈向何方,都会如影随形。$ ]3 U' ~6 w X# Q& f5 `: J
2 f$ \$ _- R# B* z2 O$ G9 b
这便是父母。; S7 f# u+ U! f) l9 |( s e% M
. f- w m5 v- V
在与一些家长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不出意料,且又十分诧异地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对军人职业发展的规律和军营实际情况的了解,几乎是空白。
! s0 l5 n. P, C% T7 U! j
: P( p! N9 b" r1 L所谓不出意料,是因为军人职业在我们的国度天然地自带荣耀和光环,更重要的是上世纪60-90年代在军队服役并安置的老一辈军人,对部队饱含感恩,也确实得到了在那个时代堪称改变命运乃的机会。0 D! \: w+ c3 o( K
; b0 D* @5 @- W而对于部队实际情况缺乏了解的家长们,甚至盲目地认为部队适合所有人,在他们眼里需要历练和摔打的孩子,前往军营是上佳的选择。8 w- S. P5 P+ T6 K" _
7 W( h# C# T% s% T" A* i8 l% P所谓十分诧异,是因为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的观念、物质基础、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传递也相对更加便捷,但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职业规划发展,仍然思考甚少,有些更是没有根据孩子的性格、特长、志向等实际情况进行考虑。2 U1 n9 \, q! c' W; t3 H8 G
! i: Z5 \; x8 }) S
而是依旧认为,那里稳定、好发展、退役保障待遇优渥。即使在部队发展不顺,还能转业回老家保底公务员或者事业编,这也是极好的。
+ [3 Z* L, |+ U- X$ |' k# w9 d' _. ^
2 K$ \5 ~% s) r- m+ A# v然而他们不太清楚,目前军队政策改革进入深水期,转业安置政策的调整已经箭在弦上、势在必行,什么时候能安置?什么条件能安置?安置的比例是多少?这一切都还不明朗。+ ?* [/ {+ i8 b
- u2 Q- z/ k3 b+ K而这些欠缺全面考虑的背后,在孩子日益临近毕业分配时,开始逐渐转化为对未来的焦虑和担忧。) N9 m: m# O0 M5 B
, `, u, b/ ^3 Z$ c A$ e
对于大部分的普通家庭,除了给孩子加油鼓劲,除了在孩子心态情绪出现波动起伏时,他们除了给予安慰,就再也做不了更多的事情了。/ j# v5 \/ W* w& v3 f/ C
7 U+ [+ L- G) n+ P' |
更多的,都是这些无奈,以及对孩子未来一厢情愿的祝福。
J( {8 C _+ W& O/ L* A
+ {& @0 ?8 i' [/ ~* c7 @$ g6.对在校学员的几点启示
! l/ L0 @: f6 [, `% h% O! ?, p: ~# ^/ j9 g
过去经验的价值,在于对未来的启示。对此,我们为仍然在校的学员,梳理了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8 l! L5 R$ r" [ p8 r, h$ L: V* b* U! O
第一,从大一大二起步时,就要开始关注分配政策的调整变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根据政策的调整,及时和家长联系,共同分析,提前做好一些应对准备,会让你到大四时从容不迫。
8 V, j$ |0 D% C d0 \: d n5 Y
6 L4 h8 d' r; b; T$ [# v第二,尽可能地去提高自己的积分总量。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是提高积分的重要一项,但其它方面的积分获取渠道也要去主动拓宽,因为最后比的是总量,不是单项。 A3 M* {! q4 G: X* s
7 Q; H$ [& x" {( w' c0 f& e8 h第三,清醒客观地去认知自我。军校四年会经历许多东西,尤其是指挥类学员,可以通过学习、管理、工作、训练等具体事务的细节,去反思和认知自我,从性格、特长、意愿、短板等维度,去给自己画像。1 g3 u9 S2 @! e8 ]
5 J! n- a. d, T8 e4 Q* s这样,才会有更加清晰的方向感,才能更好地为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拥有选择权时,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7 p) _* X% N& k* @) H1 P8 P
! S& L ^0 F9 e4 K! P第四,正确地去对待了解到的基层情况。基层部队一定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一定会有这些或那些让你感觉到担忧的情况。但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类别的单位,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因为每个具体单位都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5 H0 L* m! i0 \8 A5 F
, A# A8 y1 t/ h第五,提前做好一些初到基层的准备。这个准备,越早越好,而且重在坚持。这些包括:3 a9 v* ^7 V; D% S
; J1 V& \# E; g7 s: v; ` V
多阅读,多写,提升材料写作能力;0 a9 N, L4 h8 d5 k$ G2 `
! e% W" S/ x$ a# D, {, d
不要忘记与外界交流,不停下拓宽自己思维视野的脚步;7 T) g H$ B5 F9 c# V& ]
6 Q' c; u f4 i8 ]
培养自己的特长,最好能够在同样有这类特长人中名列前茅;
% I. Z" A& _% ^& T K
, X' F7 O* `1 D2 b4 j0 H学习和磨砺自己的心智,揣摩与人相处、上下级管理的艺术和手腕;, F; C5 O# `; G+ N: M' z* g2 c
' T5 k" c* [: f: t7 b% r' W+ S
培养一定的经济头脑和理财思维;; t3 \5 j7 T* j. h, N2 Q/ l* J
3 ~: T& o1 A7 m8 t2 z
对恋人要真诚以待,感恩缘分,但在没有令你无法拒绝的现实条件之前,不要与恋人过早定下终身。
5 O/ u3 Z8 N1 V# Q% D% U; i6 K' `& \+ Z
这些,就够你4年好好经营的了。
9 w0 O1 L9 }8 q- t! |# `1 g& M
% v* w5 Q1 P* y q最后,再次祝福那些已经分配的学员,无论是否选到自己理想的单位,都要踏踏实实走好未来的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