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每年转业时,针对投简历是否有用的问题,大家众所纷云,各抒己见。而且,“简历无用论”也甚有市场。笔者认为,按照陕西这几年执行的转业政策,在省口优选和市口双选中,投简历还是很必要的。而对于省口排名选岗,笔者也建议在选岗结束之后,应该给用人单位送一份简历。大单位虽然定了,丈母娘是有了。但具体岗位还没有着落,丈母娘家里又不是只有一个姑娘,你能娶哪个呢?这时送简历,一是拜码头;二是让用人单位对你有个初步认识;三是你也能表达自己想去什么岗位的意愿。
2 D1 V ^% Q- G4 R$ T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好好复习考试,用心做好简历,“钻营”投简历策略,这是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做的到的,也是应该去争取的。因此,我的观点是:送简历不是万能的,不送简历是万万不行的。同时,投简历需要讲战术。可以广撒网,但不能像无头苍蝇,盲无目的像发传单一样到处扔。想想自己的身份,我们是转业干部,不是站街女郎。我们是在推销自己,不是在**自己。 一、要不要投 首先是心态问题。想想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他们为了投简历,为了一份工作,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无论炎炎烈日,辗转于各大招聘会,谁曾听到他们有什么怨言。而我们既然选择了离开部队,就不要想着我曾经做过什么,奉献过什么,这都没有意义,反而让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再者,党和国家也给我们创造了平台,我们参加的考试是针对军转的,给我们的岗位最差也是事业编。一切从零开始,让自己在涅磐中重生,让自己轻装上阵。比如,你投简历时,就当作政府部门免费一日游,顺便了解一下各个衙门的位置,将来办事的时候也好找地方。想想我们曾路过过多少次政府大院,谁想过进去转转?一是难进,二是没事进去干嘛。难得有这么好个机会,可以免费到政府大院里好好转,为何不好好欣赏一下里面的风景呢。 其次是态度问题。用人单位每天要接收那么多简历,不可能对每个人都敬如上宾。换位思考下,让你每天收那么多简历试试?他们**简历也有自己的办公流程。不外乎,先收简历,按照本单位的需求梳理简历(比如,学历、经历、年龄等等)(当然,这中间肯定要把领导交待过的关系户的简历单独拿出来),再向领导报告,他们再研究,有的可能还要上会研究。有人说,只给人事处长送简历。我们都是从部队出来的,凡事都有**流程,都有责任分工。人家处长凭什么要接待每个人呢?人家自己的工作还做不做了? 二、怎么投 一是认清自己。对自己有个比较准确的定位。你是什么的人,想找什么的单位,能找到什么的单位。如果你想离家近的,那就主要投离家近的单位。如果你是从事过组织宣传工作的,可以重点向类似单位投。还有,对同一单位,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不要人云亦云,得看看自己的需求了。萝卜白菜各人有各爱。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自己。自己觉得好就成。 二是知已知彼。在去一个单位之前,最好上网查一下,也可以向老军转请教,这个单位的职能,机构等等。有人埋怨说,人家不愿意和你多说。如果你对这个单位一无所知,人家和你聊什么呢?还有,有些特殊单位,大门不太好进,最好也提前**一下,免得吃闭门羹。这个时候,也不要埋怨,除了一些难缠的小鬼之外。想想,部队的大门也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政府部门也不是菜市场。 三是有的放矢。不要为了投简历而投简历。投简历的过程,也是我们考查单位的过程。看看办公环境,看看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等等。比如:有人说,通过看办公室里有木有玩手机来判断单位闲忙程度,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四是相机而动。抓好两头,这是一位老转友给我讲的。最佳的时机是头和尾。这个时候人比较少,给用人单位留下的印象会深一点。 五是全程跟踪。简历不能一送了之。随着转业进程和当年政策或者指标的**,对重点单位还要随时回访跟踪,及时了解这个单位接收进展和最新政策。同时,建议随身准备一份简历,万一碰到领导当时就要看了,总不能让他去帮你翻吧。 三、结语 引用一位同年转友的话,略有修改。在今年转业的人潮中,普通人还是占多数。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而言,投简历了失败,说明我们差在经历上,学历上。而如果没投简历就失败了,我们就真的输在起跑线了。所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踩到狗屎呢!再说,多出去走走才可能踩到狗屎,是不?凡事试了就有可能,不试的话,就一点可能性都没有了。尽人事、听天命。所以,心动不如行动。我的命运,我作主。我的前途,我选择。 我有笔和酒,你有故事吗?带上你的故事,我们一起聊聊。
) k4 h* ?5 }7 Z! F/ T0 L0 v0 ?: s' `2 L2 S& ~
; w5 Z0 s6 Z& z# }. n( w&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