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4-30 16: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主择业调资是最近的热门话题,据说具体操作部门是退事部,争议焦点是对某项按原文件应全额发放的款项要按比例乘以系数减少,我作为自主择业人员事先没有接到任何意见收集调查之类的情况,从周围人、网上了解的信息看,别人也没有。有的地方自主择业人主动追问,却被有关部门的人员以保密维稳的理由拒谈。% ]2 r4 Q4 K1 g0 d. V
说起原因大家猜测,一是省钱;二是要与退休拉开待遇差距,逼迫择业人员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增强生存能力;三是打压一下自主择业人员(Give you a color see see!笑),以利于“维稳”。还有一个臆测:某部门为了显示能干,有能力有手段想要出政绩邀功买好而“创新”!9 b) w! p. r, V# o0 x
先说省钱,如果按照乘系数减省下来的钱相加(数学好的可以算一下),得数能比得上那八个落马的某部门官员造成的损失大吗?和国家专门成立某部门所拨付的经费是一个数量级吗?正常人都知道,省钱不成立!( S, f& K O: m$ ?3 Y' F6 m0 ? T9 p: n
再说与退休拉开差距,增强生存能力。在还没脱下军装时,我们没有区别,在做选择时因为听了组织的话信了组织的承诺,体谅国家就业压力,选择了自主择业,否则我29年军龄干嘛自己主动打报告呢?想出这个调资主意的人,你现在是要表达组织不可信的意思吗?还是给在役和退役的人秀智商,显得我们这些人好耍?正常学习生存技能的时间,我们在苦练部队需要的技能,脱了军装我们也想尽快融入社会,可被关怀引导和被强行逼迫在情感上是对立的,你想要把这根刺栽下吗?你这样做部队里的组织知道吗?( ]5 L$ ~; {2 w w1 z7 [
! ~, ^2 F2 t: x/ x. i: f: z% \ 其三对自主择业人员“维稳”,可以理解为从脱下军装那一刻起,我们就被针对了。因为我们是天生的潜在不稳定因素!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在穿上军装起就是在成为一个不稳定因素的路上狂奔,也可以说如果我们不穿上军装就不会变成这样!这与我们受到的教育不同啊,当初可不是这样说的,我们是被保家卫国、热血奉献、参军光荣所激励才选择入伍的,现在你这个设定,部队答应吗?
- l0 L! V b! q, T6 x, z 最后的臆测不解释,官僚人性如此。单说技巧手段,先确立话题(在部队调资后压着自主择业不执行);挑起争论(实锤信息一个没有,小道消息、内幕消息满天飞);引导拖延以待时机(随时间推移带节奏,人群分化,话题敏感度降低);突然推出既成事实。这是西方资本社会危机公关的典型应对方式,专业的,战术漂亮!可战略目的是什么?我想可能是工作简单化!不用再去深入群众,不用再讲解宣传政策的同时面对老兵的质询,和自我的拷问。可以逼迫自主择业人员认清现实,给你一个信号,你就值这么多,不要多想!这是典型的资本社会关系。你拿我多少钱就必须干多少事受多少管,你觉得不值得可以辞职,简单吧。大家以金钱衡量合作形成组合,合则聚不和则散,以佣金体现个人价值。讲个体讲自由。以资本为导向,各类精英操控一切。可在部队大家庭里,我们受的教育可不是这样,讲集体,讲国家,讲组织纪律,推崇不畏艰险有难必先,讲责任感使命感,讲奉献讲牺牲。因为我们军队的性质是人民子弟兵;我们国家是人民群众当家做主。我们在穿上军装后,艰苦训练、驻哨巡边、处突维稳、抢险救援、赴汤蹈火时从没有乘过系数。我们在国家需要捐款时没有乘以系数。脱了军装志愿抗疫不含糊。在地方接收时,自主择业人员都进入了预备役,我们时刻等待着国家的召唤。难道你要大家在受到使命召唤时下意识的先乘以系数吗?这种相互关系形式是对国家宪法、军队性质的隐形颠覆!对军队战斗力的极大削弱,冲着国防动员能力刨祖坟断主根!
* J9 N: ~# B* F2 z- p% Y' N, z 我想,有深刻考虑的国人,都不会同意。因为这是敌对势力想方设法想要而没有实现的。# d8 T1 m3 Y0 m7 g0 v. I$ \/ s
我不相信某个群体、某个单位部门的多数人会在认真思考后赞同这个办法,是的,我坚信!' k" t; C# X! b& a2 L& h/ Z% O% d" ?. V% U/ R
但如果有人真的在预判后续效应后,仍要一意孤行,那么请问:6 b( E/ d6 M. j2 B1 u1 o2 m' ~. E* g; q0 g" e+ H7 y
你是谁派来的?请回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