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9-3 18: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份“转业复员”攻略,请收下 9 T) O' M" B3 G) D8 W7 l
有人说,目前基层部队有很多军官都想转业。& o1 Z0 V3 J% F% i6 F- \6 N
5 h! t+ J$ t& K! `: Q3 j具体有多少呢,全局数字恐怕只有极少数人才会知道。0 c: {" g; D& L# N0 D3 F
, [$ p! n# c2 @7 T& R
但是,转业复员名额一票难求,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6 t1 W# q! `, ]
; U" S1 | B8 ^: V& m
很多人在线下以及后台问,如何才能转业复员。说实话,我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w, U$ V0 C% ]
0 m- W( [0 S$ t0 } Z4 V
一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就有风险,你我非亲非故,为什么冒着危险要告知具体方法。
3 j3 {' Y' w! N, c' p2 }* h# t; P5 S i+ D5 s8 N& o
二是因为,不同的单位形势完全不一样,很难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在信息提供不准确的情况下,很难给出准确的判断和策略。$ s3 }. {' H3 l& ~2 z' L
* Y" \/ x; F3 ~0 Y3 b当然,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根据总的形势判断,给出一个比较适中的准则。! v. m; g. I7 s+ o8 C
9 Y( p% ?( m/ H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转业复员工作已经进入——“后军改时代”,相比前四年而言,适逢五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 R2 U% ^6 n4 z3 W/ a
. g& D Q3 d( A4 [主要体现在:2 G- Y0 r; S2 c8 o
F0 W4 U( L5 H+ H0 v
一、转业复员名额已经大幅降低,接近至军改之前的水准。/ t7 E, @* W+ x. i
2 M& s+ e% w" m: q7 E- z二、军改期间转业政策已经到期,接下来将会与军官职业化政策做过渡性衔接。3 y! r3 t0 h. u- ?& q4 W; j
/ p3 U* E* Q- y: u/ u5 O: I; `
三、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已经公布,接下来地方一侧的安置政策会有较大变动。、
0 x! D+ G$ }" A. [; u5 W) I; d
, x6 a" x& @' |" S6 E2 v四、随着军改的推进,部分“老人”无法适应新常态,转业复员需求在短时间内较以往大幅上升,在名额削减的背景下,内卷化严重。
/ H/ K! F8 {; | z' U5 z% `7 z" B/ t. Y; n7 C! u9 s2 P5 j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转业复员?
- `) c% x# p: S& e8 B) ]2 P( i- D: C+ A( \- [; Q9 i
总的原则是:“认清形势,放低姿态。”
& @. g0 w( A) U$ y: q# ^
- }" \* a- }0 K" ~) O我们知道,在改革之前,有一部分通过“闹转业复员”的方法成功退役。这种退役方法的出发点就是通过自己的“闹”,进而达到影响单位安全稳定的目的,利用领导害怕影响仕途的心理,变相“胁迫”其批准转业复员。
& [/ T. `- @$ o' i# i9 K
' C% I- X5 A' e这种套路成立的前提是干部管理宽松软的大环境,以前的部队讲人情和人治,不讲法治,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所以“闹”才能成立。
7 t Q, m p& M$ p1 _& Y
+ r3 ]5 I# @. o- R% ^( F4 n就这两年的形势发展,这一条路将会逐渐被历史淘汰。9 A. H# Y( p; d
" {" X V' Q3 i0 p) }9 ~# r
今后,随着政策法规的逐渐完善,“闹”反而会给自己增加违法成本,在部队闹,表现不好,即使退役,回去还有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跟进管理。只要还在中国,恐怕终身都会有影响。在新法出来之后,必定会杀鸡儆猴,我在这里的建议是,不要往枪口上撞,保护好自己。
; G& B( J8 K( l$ B; Q3 ~8 N" U7 a
既然“闹”不容易走,也得不偿失,那么,如何才能转业复员呢?! ]; }& B' k- U' s, m0 `7 O
% Q/ V" F x; V0 J6 I5 K7 U, y/ D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能不能转业复员,不是自己说了算,也不是政策说了算,而是单位党委说了算。在中国,只要是体制内有编制的岗位,都不受劳动法的保护,进退走留全部归党委管理。
; ~0 s7 P* C2 x) C- U
3 S# M+ J2 L0 B( b而名额和政策,就是党委放人走的根本依据。有政策没名额,党委放不了人,有名额没政策,即使放了也会被上级卡掉,反过来还会追责。明白这个道理,我想转业复员之路就已经成功了四分之一。7 l% c3 N4 P# N% j# g( Z% ? @3 B
# G$ f u3 D9 \5 [( ^
说白了,任何一个干部退役,都要经过党委的批准。有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一味的闹,在新形势下,党委完全可以拒绝其转业复员,且不用承担责任。因此,想要转业复员,首要之处还是要和党委搞好关系,好好干才能好好转业复员。
3 D& u# T6 R* u" U. J: ?* u# A ~4 w( ~+ Q. H
有心人应该会发现,在一个单位内部,机关干部往往比基层连队容易转业复员。原因很简单,机关干部和领导走的近,天天为领导干活,当然容易拿到名额。! [$ Z# n5 n. D
; C! p' ~6 _- [" t& P
同时,转业复员还要注意自身的严控风险。有些岗位和专业历来都严控,这种岗位的干部单位一般都不愿意上报其转业复员,因为即使报上去也会被卡掉。至于什么岗位和什么专业严控,自己可以去查一查。
. U& F- r( W' [7 D; y' Q, q9 `$ A+ d: Z4 m0 v8 u9 X1 K
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转业复员的党委会上,有没有领导愿意为你背书。$ k" Z! i) a" G
. _/ t/ ^8 g% T! _8 A* r9 [- }9 l) }4 F: n
假如常委当中有一个人愿意为你报转业复员,你的胜算就很大。这和党委会的组织程序和利益分割有直接关系。机关报上来的名单,本质上就是不同部门和单位主官意见的反馈。如果常委当中没有人同意某人转业复员,那么他被卡掉的可能性就非常大。1 _. y5 k8 \% H* {2 w5 x
: v H. @8 D7 A- I因此,如果想早日转业复员,上策就是好好干,努力接近领导,私交搞好之后,再提出转业复员的申请,这样成功率,要比单纯的“闹”要大很多。
3 G- s# f( W: d3 [6 ^
6 s" X' Q4 ~- W0 Y, b2 `9 m有人问,抑郁症可以转业复员吗?
" K; |" [& L+ q0 r' R" W) r, ^2 H( n& ]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理论上抑郁症是不允许转业复员的,要么病退,要么治好了才能走。之所以前些年看到一些人通过抑郁的方法离开了部队,那是因为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刚毕业未下达命令的干部,以不适合服役的理由离开。还有一些人,则仅仅把抑郁当成辅助材料,作为党委上班的情况说明,但本质上来说,还是先得到党委首肯才能转业复员。
. Z. O+ [2 {3 Q! _9 k [! u5 e/ J8 q. T! \& @2 x' u
目前,有很多人都在期待军官职业化之后的退役政策。这种期待,实际上只是一厢情愿。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放开走留,超过半数的基层干部恐怕都会选择转业复员。因此,放开走留是绝对不可能的。制定政策的人,对这些情况也是非常清楚的,我在这里多次劝大家不要对放开走留抱有幻想,党管干部,计划管理干部,这是不可能改变的原则。即使在军工国企,员工想走就走也是不可能的。
& Y3 Q8 f+ _3 R2 R9 c5 ~0 J) r8 S7 Z# d; l6 z' H/ O
总得来说,转业复员之路,一要判明形势,看看有多人是自己的对手。二要“好好干”,接近领导,从而获得转业复员的机遇。三要研读政策,不要把自己变成严控对象。四要从长计议,提前两三年就开始准备这件事。
/ T! H4 g! T# n* Q0 C
3 b' O5 a: Q2 Z1 `, a( R( c良心话说完了,谢谢阅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