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老实干部 于 2021-9-20 00:42 编辑
* o* c+ X7 y9 m. C7 p+ \& |' a* s7 Q5 M$ H5 u9 ?: R
这是一篇原创文章,主人公是在平凡的工作中了解转业干部、敬重转业干部、关心转业干部、爱护转业干部,真心实意多年如一日满腔热忱地对待转业干部的一个同志。这种精神在新时代需要更多人积极传承,发扬光大。直言与写实也许会使人感到唐突,但诚恳和真实却是弥足珍贵,希望此文能够发挥好的影响力。
& {* X2 l% c/ R: F8 c9 O1 K/ Q【满腔热忱地对待转业干部】' b/ `: j) r) Y! x9 f- L" M Q3 ]/ R9 B
九十年代中期,小石军校毕业。分配以后,小石就对自己提出了要求,尊重领导和老同志,团结战友,爱护士兵,绝不以衣帽取人。 v2 F4 @# F" s! T) i; R) k
组织上分配小石担任营房助理员,上任伊始,就赶上部队清房,需要入室与历年转业干部签订借房协议,并收取上一年度取暖费用。这个借房协议过去是没有过的,是一个容易讨嫌的新生事物。有人好心提醒小石,进了转业干部的家门,多余的话一句不要讲,免得被转业干部套路。“转业干部套路深?”上来就是这样的印象,感觉上肯定难以惬意。小石想起曾经见过有的转业干部,跟他们客气地打招呼,他们对小石也很和气。难道这些都是表象?遇到实质问题就麻烦?真的会是这样吗?毕竟作为年轻干部的小石,和转业干部们尚无深入交往,对这个群体没有更多了解。怀着忐忑的心情,小石接受了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G: A7 U) x% D; V. v3 s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小石提前做足了功课,向现役老同志了解每位转业干部的服役时间、性格特点、转业原因、最后职务、地方职务、家属概况等等,上门前做到心中有数。要行动了!小石小心地隐藏起紧张纠结的情绪,故做镇定,泰然自若地叩开了第一位转业干部的家门,热情地称呼其最高职务,彬彬有礼地向家属问好。在造访中,对于没有担任过任何领导职务的转业干部,小石就用“老领导”、“老大哥”相称。因为在心里,小石已经把转业干部们看成自己的领导和兄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别人看来的烫手山芋,在年轻干部小石这里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因为小石认定,按照政策办事,就是尚方宝剑。前期摸底已经很清楚了,这些转业干部在地方都没有任何住房,符合继续住用部队公房条件,地方解决他们住房,他们再行搬离。再加上小石作为执行者对转业干部充分尊重的态度,对他们过去成绩如数家珍地赞誉,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果真,事情的发展完全验证了小石的分析。转业的老同志们,几乎都在第一时间签订了借房协议,全部从快缴纳了取暖费用。2 W/ B/ T5 F, G5 H' U* {: [
通过清房,小石和营区全体转业干部逐渐熟悉起来。后来小石担任党委委员,听说早已搬离部队的几位当年打过交道的转业干部,刚刚在地方离开领导岗位,退到二线,他们在地方的发展也完全不出小石当年的预料。因为在小石眼中,几位转业老哥哥的为人以及素质能力都是挺不错的。正是因为通过工作和服务跟转业干部有过一定接触,才让小石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对转业干部这个群体有了较深了解。小石清晰地感觉到,虽然有人身份是转业的,地位是借房的,谈吐是谦逊的,但牺牲是现实的,风格是高尚的,形象是伟岸的。性情中人的小石,在人前也曾多次称颂单位转业干部。还有一件事比较能说明问题:无论小石在后勤岗位还是政工岗位,社区有需要联系居民中转业干部的事情,都喜欢找小石。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小石为人厚道,对转业干部的事情上心,对转业干部熟悉,办事效率较高,对社区工作形成很好的配合。身边也曾有人好心提醒小石,你跟转业干部们走那么近乎,没用!他们一点点事,你都那么上心,没必要这样!他们给你帮不了什么忙,有的转业干部本身上面就不喜欢!而小石始终觉得,不能以势取人衣帽取人,因势决定感情远近。转业干部为单位做出过贡献,为人处世光明磊落,身份地位相对弱势。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上手的业务,在地方新的圈子辛苦打拼,他们挺不容易的,应该得到老部队新老同事由衷的尊敬和关爱。对转业的老同志们,小石始终保持着朴素而真挚的情感。+ c3 V: [4 C1 l: T: P3 |
记得小石在年轻干部时,因为当年大家都没有手机,警卫部队不隶属原部队,电话原则上不外借。这样转业干部进营区办一些必要的事,客观上就不那么方便。也看见过前来办事的转业干部,因为哨兵不认识,在烈日下长时间炙烤,等待着熟人在营门出现的场景。所以在联系转业干部来营区缴费等事项时,小石格外注意搞好协调。请转业干部带上转业证,并直接联系哨兵,留下条子,介绍前来办事的转业干部姓名、年龄、体貌特征,请哨兵查验转业证后直接予以放行。在年底转业干部集中到原部队缴纳各项费用的几天,小石专门拜访警卫班长,介绍这个具体情况。天气寒冷,请哨兵尽量在查验转业证后给予放行,或第一时间打电话联系小石、营房士兵,小石迅速赶到营门把人接进来。后来成为党委委员、部门领导,小石每年都不忘利用开会嘱咐部属几次,要特别注意尊重居住营区的退休、转业老同志。他们年轻时为单位建设做出了很多贡献,是有功之臣,是关心对象。因种种原因,他们现在生活在我们身边,这是我们这些人的福气,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感受到原部队年轻同志带来的温暖。有位老同志说过:“人走茶凉,这是很正常的事,但在你小石这里,给转业干部留的这杯茶从来没有凉过。”小石自己不喝茶,但买了好茶叶放在办公室,就是专门为前来办事的退休、转业老同志预备的。
/ V/ ?/ ]) f, b! _7 C6 z1 l6 s 满腔热忱地对待转业干部,小石十数年如一日一直如此。而今,小石自己也成了一个离队多年的转业干部,许多官兵都不认识了,但是尊重善待转业干部的好传统,在原单位仍然不断得到保持发扬...... : d1 W" v* }) L$ U, p'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