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9-9 10: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去年12月,退役军人事务部正式启动了优待证的申领发放。目前,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平稳有序,截至8月25日,优待证已经完成制证856万张。到年底前,我们将力争完成存量对象的发证任务。”在中宣部于今天上午举行的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举措与成效发布会上,退役军人事务部拥军优抚司司长曹俊表示。+ E; [* Z9 w; r: m' A( t1 `: w
6 S- V: L {# [; I& ~
“持证享受的优待,主要是社会优待。”曹俊说,“可用三句话概括:一是精神和物质优待并重。发放优待证是健全优抚对象荣誉体系,强化持证人精神褒扬和荣誉激励的重要举措。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提高优待证的‘含金量’,让持证人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待。比如,持证可以享受部分优先通道等;二是国家和地方优待联动。国家层面,退役军人事务部等20部门出台了加强优待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优待证持证人可享受的8方面近百项优待服务。各地按照国家统一安排部署,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推出了优待证持证人享受优待的目录清单;三是政府和社会优待统筹。目前,金融、通信、交通出行、文旅、快递等领域的一些企业为优待证持证人提供优待服务,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业等加入到提供优待的‘朋友圈’。”
& ~& x( _: E- e6 s8 D" i* `
$ V% y6 m' S2 k [: ]& D' h 曹俊介绍,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拓展、优化优待项目。一是“扩容量”。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丰富优待证使用场景;二是“广连通”。鼓励各地将本地的优待服务向全国持证人开放,让全国的优待项目广泛连通;三是“搭平台”。搭建统一的优待服务平台,既方便社会各界为持证人提供优待,也方便持证对象更全面地了解和享受到各种优待;四是“数字化”。推进优待证数字化,开发“电子优待证”,方便持证人便捷享受优待。“我们相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积极参与,优待证一定会越来越有用、越来越好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