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前段时间,资深人力经理@SeeSeeMe,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简历。 求职者53岁,跟她父亲年纪相仿,她很想为他做点什么,最后却发现什么也做不了。 她收到过很多中年求职者的简历,有人名校毕业,有人当过企业高管,有人过往公司背景很优秀。 但他们面试往往都不顺利,原因只有一个:年龄超标。 博主说,在职场中,85%的岗位,都找40岁以下的求职者,宽泛点到45岁。 学历是加分项,工作经验是加分项,稳定性是加分项,但年龄是决定项。 HR在浏览简历时,第一个筛选条件就是年龄,只要你年纪超标,履历再优秀都会被PASS掉。 《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一书中写道: “现在,对年龄的歧视已经成了求职劲敌之一。 如果你年过四十,雇主会认为你思维僵化;如果你年过五十,就认为你已经油尽灯枯。” 都说中年是收获的季节,现实却是,中年人面试找工作,狗都嫌。 (一) 看过这样一句话:“人到中年,失业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失去的是人生最后一份工作。” 知乎博主@张凯曾是北京一家中小型企业的高管,年薪三十万左右。 因为跟领导理念不合,45岁这年,他选择了离职。 他原本以为很快就能找到一份和之前旗鼓相当的工作,但却被现实狠狠打脸了。 一开始他是以高管的姿态去求职的。月薪低于2万,公司规模低于五十人,一概不去。 可没想到,他投递了二三十份简历,却没有接到一个面试通知。 后来张凯降低了薪资要求,公司规模也不管了,心想只要有份工作就心满意足了。 他手机里装满了招聘软件,一共投递出去了87份简历,基本都石沉大海。 有一次,张凯终于接到一个面试通知,是一家只有十几人规模的创业公司。 面试结束后,他主动添加了HR的联系方式。 对方很委婉地告诉他说:“你面试表现不错,但你掌握的技术都过时了,不太符合我们公司对技术人员的要求。” 张凯急切地回复说,我可以学新技术,跟公司一起成长。 HR却说,不好意思,现在我们处于创业初期,更想招技术熟练的年轻人。 言下之意就是:你想跟公司一起成长,可是公司等不了你成长。 张凯无奈地说:“我以为自己还年轻,而且工作经验丰富,有优势,而招聘企业觉得我年纪太大,不好管理,尽是劣势。” 年轻人经常抱怨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很难,但事实上他们失去工作,可能几天就能获得一个offer。 而中年人被裁,有时就意味着长久的失业。 35岁被称为职场就业“生死线”。很多招聘信息都标注着:35岁以下。 当你年纪逼近35岁,就能感受到现实刺骨的寒意,职场变得不再友善。 对中年人来说,35岁就像一道壁垒,冰冷地隔绝了大龄求职者。 (二) 早年间,有篇刷屏文章叫《老板告诉我,超过35岁的简历不用看了》。 作者在文中写道:“老板告诉我,超过35岁的简历不用看了。很多公司对85前的人都瞧不起了,85前还没有拿到总监的话,就觉得这个人没什么可看的。” 油腻、工资高、生活担子太重影响工作,都是贴在中年人身上撕不掉的标签。 @看客inSight,报道过吴笠求职的故事。 37岁的吴笠是一家公司的基层员工,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辞职了。 手头有房贷要还,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他不敢停下来,立马就开始了找新工作。 失业后的头两天,他投了50份简历,都没有回音。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每天都假装出门上班,实际是躲在咖啡馆投简历找工作。 他一共投了600多份简历,得到回复的却只有20家,即便参加了面试,但面试结束后就再没了下文。 在为数不多的面试中,他遇到过一个90后的HR,对方居高临下地问他:如果你的领导比你小,你怎么办? 他表示可以接受。 紧接着HR又用充满嘲讽的语气问道,为什么你快40岁了,还要出来找工作? 他一下就怒了,回怼说,当然要出来找工作,得养家,得吃饭,难道要坐以待毙? 这次求职当然没有成功。 没有工作,也就断了收入,他跑去社保局申请失业补助金。 但没想到,因为上家公司没有及时缴纳失业金,也没有申请成功。 找了三个月工作无果后,他去咖啡店当了一名基础咖啡师,工资只有四五千。 有段话是这样说的,中年是个卖笑的年龄,既要讨得老人的欢心,又要做好儿女的榜样,更要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 中年失业,绝对是每个中年人心头的噩梦。 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费、一家人的生活费都在自己肩上。 他们是最需要工作来养家糊口的人,奈何职场却对他们最残酷、最苛刻。 人到中年,经得起自己的失落,却经不起一家老小的开销。 (三) 正如作家周冲所言,在时代的大洗牌里,中年人首先成了出局的人。 去年,一位48岁大龄职场人写给上海市领导的一封求助信爆火网络。 名校硕士,在知名外企工作近20年,做过多年外企高管。 有着过硬的业务能力,还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 如此光鲜履历,离职后近三年时间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工作。 被拒的主要原因就是年龄过大。 他感觉自己被社会抛弃了。 他不是没有尝试过自救,但自主创业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失业、二胎、创业失败,每一个都像是一座大山,落在了他的头上。 无独有偶,前两天,职场论坛上有一个37岁的程序员,找了4个月工作,面试了多家大厂,依然没有拿到一份合适的offer。 这位程序员写了15年代码,技术能力过硬,有猎头内推他去某大厂面试,结果被主管嫌弃年纪大。 最后他只能去找小公司寻找机会,又被面试官嘲讽技术太落后。 新京报曾经做过一项数据调查: 40岁以上人群,50%的男性在求职时都遭遇过年龄歧视。 36%的人认为因为年龄歧视,40岁以后再找工作会受到限制。 有人说,人生从40岁开始,积淀深厚,脱离稚气,见识周到,从业经验丰富,正是大展拳脚之时。 但理想总会被现实打脸,无数的简历石沉大海,仅有的几次面试也被各种理由拒绝… 企业都喜欢年轻人,年轻人拿钱少,精力充沛。 人到中年,身体跟不上996、还要顾及家庭。 一句话归纳便是:没体力、没精力、没潜力,替代性太高。
. }) }, t( [7 V2 R, S7 U! z
. o g5 Z% j6 J/ x% ?) K2 p) ~
, o* `( S: i/ t6 `
) t1 e3 y+ N* Q6 K" s
' C+ n. D: E' N) j6 J4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