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其实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昨天遇到一个退休老首长,趁着明媚春光闲聊了几个小时,大家回忆往昔峥嵘岁月,然后他给我总结,说你能力是当时大家都认可的,巴拉巴拉,因为谈到了当年一起另外一个老领导,现在帝都当大官了,菌种肠胃级的,老首长说他当年也是相当认可你啊,你其实往上走一点没问题的,就是性格太直,书生意气就算了,脾气还臭,个性太强。
" t! i O+ N0 N 我说首长,我这个人其实从小是自卑又自负的,自卑方面不用说了,说着说着又吹到了自己的出身,农村底层、单亲、穷巴拉巴拉,自负方面是另外一个极端,上天给了我一个蛮好用的脑袋,虽然逻辑思维略弱,但是记忆力超级强,读书天赋好,虽然不会规划,但是瞬时战斗力很强,比如你要我高考我就高考,你要我学医我就学医,你要我转业考试我只看一天就能考到前三分之一,分配到卫生队走不通了我自学一个专业,改行当参谋不靠颜值不靠背景,我也竟然差点混到了总后司令部(要调我被拒了,因为我那时候心生退意想退役了)。: ?: c, i. P/ N" ~
这个环境下,导致了我的性格也产生了潜在的分裂,比如,假如不上军校,没有ZZ的培养,可能我高考后就去抡大锤砸墙扛水泥啥的了,所以至今对作为军医大学学员分到卫生队发药拔草,我也觉得是应该的,至少也是选择了免费后应该有的义务。但是从小艰苦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也养成了我独立自强和缜密怀疑的思维风格。. w; e# e" g. e# ?% k" `9 l
记得14年前刚借调战区机关的时候,身边所有的干部都顺理成章在等单位保障房子(我们单位不差房子,只是有一个先来后到,因为我们是管房子的大部机关),反正按照惯例,等到转业哪天,混的好的能拿到经适房,混得差的公寓房不会少,并且很多短视的人呢---现在看起来是很短视,当时不一定---还不要经适房选择公寓房,因为公寓房地段好,经适房都在当时的远郊。1 z% c+ }+ P! s; P
但是,我不信,我在2009年存到8万元的时候,就萌生了自己买房的冲动,不过那时候面临女儿出生要花钱,不敢做房奴熬了一年,看着房价蹭蹭从七八千到一万高位,我也顾不得了,找科里兄弟借了五万块,首付18万买了一个二手房,57平米。这个房子,在转业的时候净增值100万,而我军校毕业后工作12年全部工资我估算才66万上下。当时,这个城市已经限购了,外地人不能随便买房,但是我研究发现了一个规则漏洞,那就是老部队军官证其实并没写驻地,只是写代号而已,那么地方也搞不清你是不是本市驻军了,因此是当时借调身份、单位出证明买的房子。当时没人支持我买房,战友们觉得你去做房奴干啥,好好干活好好表现,领导会考虑住房的啊?再不济私下多找找部领导也能解决的。
; g& ]% I" w% o+ ~" `" [; M$ k 但是,我觉得,自立自强和依靠组织不矛盾。该分房我也去打分排队,但是自己该买房也尽力买,买不起好的大的房子,就买个二手老破小搭上房地产大发展这个时代列车啊。
; J9 a. L& Q) U6 W9 H6 o; P3 \ 期间,我还利用有限的积蓄----我是战训清水衙门参谋,钱不多的完全不够去炒房---在2013-2015那一波也吃了一口,买了个没有产权的地下室,2年后翻了一倍赚了12万出手。记得那年一起有同事去看房,他已经是副团老同志了,家庭积蓄近百万,去江北看楼盘,嫌弃太远,中间有个插曲,因为我们是开着科里老破桑塔纳去的,在长江大桥上抛锚了,我们下车推行推下桥的,几个人憋了一肚子气,气得说这什么破地方,江北太差了,打死也不买。当时五千多的楼盘,我退役那年3万左右了,那年他仍然还没买房,只是存款涨到170万了,我说你为啥不买房,他说公寓房住住么好了,又不是没房子。
9 n* D3 d4 X$ g% q0 Y 当然,不得不说,我们老单位公寓房的地段确实都是很好的,都在那个省会城市的核心地段。后来,我转业到了一线城市来寻找新的人生,又面临没有房子的问题,当时转业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房,虽然钱不多只能退而求其次买了个36平米老破小,但是到前几年出手也涨了100多万。加上2018-2020年初做了三年生意赚了点钱,那年趁房价回调,买了一套二手商品房,虽然远一点,但是彻底改善了住房问题,并且截止目前也涨了150w左右。周末和老婆说,他说他们要清房了(我们圈子里保持联系的战友,很多还在住公寓房都互相熟悉),老婆说好在我们没信这些什么保障,现在真是庆幸,转业干部的住房权益真是太卑微了!9 l' }6 w" A* m9 i+ l$ X
前天和老单位一个好兄弟电话,他在省会城市老单位驻地也没有买房,住的也是公寓房,我说按照新政,你要清了。 然后,他说这么多人呢,我没在本城市买房(意思老家买了套的),不信会清房。我最后感慨了一句,我说我和你的最大区别就是,你很信任ZZ,我一直都不大信任,因为在住房这个问题上,靠自己可能不至于耽误这个黄金时代啊。以至于我们这群人,在住房问题上完全是分道扬镳的思路: 有的人因为坚信ZZ会给予保障,错过了这个房地产大发展时代。而我是坚决不全信,因为我怕一件事情,就是先因为信任ZZ被房地产大发展时代抛弃,然后再被信任的ZZ抛弃,也就是敏感的我有很强的风险意识!!!!
# v. ~/ R4 d6 L& c7 j0 Y 身边还有一群战友,则是坚信ZZ不会随便改游戏规则,于是,他们根据前些年的一些政策,有的人憋着不在本城市买房,最多到老家投资一套(导致其实再也买不起一二线城市房子,因为老家房子很多不涨反跌)。有的甚至和家属商量好办理了离婚啥的,但是根据目前了解的一些新政动向看,这些雕虫小技在ZZ眼里统统无效,因为游戏规则的改动,对他们来说只要A4纸打印下盖个章就完了,你咋玩得过?) I3 n" [, ?9 f( w8 i7 W( {
其实回到自己的人生经历看,那就是从小的家庭成长环境,让我非常敏感、非常在意、非常防范一件事:怕被抛弃,不全信,本来是一种值得被批判的阴暗心理,却因祸得福!!!
6 V, u7 x' \5 b8 f 这特码到底是谁的悲哀?$ M6 P* U$ D' X: P$ F0 K* D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