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扬州市积极探索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新路径,开展“绿扬尊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公益创投项目遴选扶植,安排专项工作资金,专项**社会服务,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第三方监管、社会组织实施、退役军人受益”的良好局面,助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再升级。
扬州市依托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深入开展走访调查,聚焦退役军人“急难愁盼”和所想所需,全面征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需求,形成项目指导清单。联合市民政部门面向全市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征集具有退役军人特色、实效性高、实践性强的社会化服务保障项目,逐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服务保障范围、工作推进时效、量化考核指标。召开项目专题评审会,邀请扬州大学专家教授等组成项目评审组,对各项目实施计划进行现场评审,提出专业化、针对性指导意见,遴选出理论研究、关爱扶助、志愿服务、政策宣传等4大类12个公益创投项目,进行专项资助,确保项目精准谋划、精细落实。
期间,扬州市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项目征集、评审、实施、监测、评估、结项、信息公开、成果总结和推广应用等进行全周期管理,对立项项目开展“一对一”辅导和“上门帮扶”,完善项目方案,细化经费预算,确保各项目实施更精准、服务更专业。通过定期督促、中期评估等方式,常态化掌握各项目进展情况。建立实施效果调查反馈机制,通过现场汇报、项目路演、问卷调查、量化赋分等方式,及时对各项目实施进行结项评估,为后续项目设计、实施与督促积累宝贵经验。将公益创投项目实施与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与社区、医院、陵园等部门广泛对接,与慈善、民政、社保、司法等部门资源嫁接链接,由基层服务中心(站)共同做好项目实施的监督和指导,通过上下联动、网格互动、信息传动,实现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有力补充和有效延伸。
项目实施过程中,扬州市充分利用各专业拥军优抚社会组织独特优势,丰富服务形式和途径,结合实际,成立兵妈妈艺术团、法律服务队、老兵讲师团、医疗**队等功能突出的服务保障队伍。广泛倡导有工作经验、志愿为退役军人服务的专业社工、退休干部、大学生志愿者、优秀退役军人、军嫂和律师、医生等为退役军人**心理辅导、法律**、医疗巡诊和助医助洁、物资采购、家电维修等特色化、专业化服务,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满足特殊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在此基础上,各社会组织依托基层服务中心(站),引导和鼓励退役军人开展自我服务,充分发挥特长和优势,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环境保护、红色宣讲等活动,反哺社会,实现双赢。
今年以来,12个公益创投项目开展各类服务保障项目170多场次,直接服务退役军人近万人次,社会组织及公益创投活动的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退役军人获得感、尊崇感得到有效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