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6.3带教师傅杨教授
- a3 W9 F) }4 H' Y! a 杨教授是我的指导老师,俗称师傅,杨教授带徒弟那是相当严格,一招一式、一言一行,一分一秒地来规范我,试讲一遍不行两遍、两边不行三遍,经过杨教授的打磨,我很快就适应讲台,讲起课来情绪高涨、有声有色。杨教授课讲得很好,资格也很老,10几岁就当兵,是红小鬼,父亲曾任过山东省副省长、叔叔曾任山东大学校长,红二代的经历使得杨教授敢说敢干,据说文化大革命期间,学院分两派,杨教授哪一派都不属于,自己独成一派“小米加步枪派”,因此人送雅号“杨小米”。有一次全院范围检查军容风纪,当检查到杨教授时,参谋说杨教授鞋子不合格,杨教授脱下鞋子,金鸡独立问到:这是不是部队发的制式鞋子,制式鞋子你告诉我哪不合格?引来众人目光、大家窃窃私语,军务领导赶紧过来救场:杨教授穿的部队制式鞋子当然合格,教授,新参谋不懂事,教授见谅啊!杨教授烟瘾特别大,好像是自己卷过旱烟抽,患肺癌在治疗期间也偷偷抽。不到退休年龄就英年早逝。我作为主力、徒弟参加杨教授后事办理,在给杨教授锥订领花时,教研室王副主任吓得手颤始终没有锥钉上,可能是送别师傅的缘故,我一点都不害怕,我让王副主任后撤,非常平静地把两个领花都锥订上,抬棺扶棺、布置告别仪式现场我都全程参与。杨教授葬礼安排的挺隆重,因为他在北京国家工商总局任职的姊妹来了,大连市工商局专门派出考斯特全程保障,并提了很多要求,盖党旗、摆鲜花、致悼词,按照杨教授的级别是够不上安排这么多环节的,在多方多次协调下都予以满足,弄得我们教研室的全体到学院花房帮助用大卡车搬运鲜花,跑前跑后好一顿忙活。多年后,杨教授的夫人谢阿姨去世,她的女儿薇薇通知了我,我当时已经转业离开了部队,只能将此信息及时告诉战术教研室的熟人,教研室的姚教授、傅教授和我一起去殡仪馆送别了杨教授夫人,我还专门送了花圈,聊表心意。- `' ?! h1 c4 L* \' {4 S
16.4战术教研室丁主任
( K' y, b1 S# s- v, R8 k 我是丁主任选到教研室的,进教研室后丁主任对我的成长进步、工作生活关怀备至,可能是我和他儿子年龄差不多的缘故吧,阿姨对我也很好,工作生活上都很照顾。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的很快,上课效果也不错,没给丁主任丢脸,甚至我还主动邀请机关领导去听我的课。当我提出不想干教员想进机关的时候,丁主任也没反对,说人往高处走,想到机关发展就去吧。我们一直有联系,当参谋的时候请过丁主任和教研室的同事吃过几次饭,主任有点小事找到我,我都能积极办好,但没有经常主动到家里去看看老主任,只是过年过节给主任发个信息问个好。疫情期间,我主动送上门给主任送了几次菜,就这点小事老主任都感动地说,小杜这个弟子没有白培养,其实我也挺愧疚的,感恩的事做得还远远不够。丁主任是个与世无争的人,到了退休的点就按部就班退休,专业技术5级。丁主任儿子生了两个双胞胎,主任和阿姨退休后就去儿子家帮忙照顾孙子,孙子大了,主任和阿姨就成双成对遛弯买菜,是大院里少有的双双对对出出入入的恩爱夫妻,生活的非常优雅惬意。关于丁主任夫人还有一段趣事:阿姨是上海人,典型江南美女,儿子在24中(大连高中的第一把交椅)读书时候,阿姨去参加儿子的家长会,由于年轻漂亮,同学们都以为是他姐姐来开家长会呢,为此他还和同学打了一架呢,足以看出阿姨年轻时是多么地漂亮。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