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老总,开了这么长时间的会,大家憋尿憋的脸都红了......”1951年8月彭德怀正在对战争失利开批评大会,气氛非常紧张严肃,陈赓一句话缓解了氛围。
陈赓作为开国大将,还是“五虎上将”之一,有智慧有谋略。但是他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乐观幽默积极的个性,大家都把他称为“开心果将军”。
抗美援朝战争中,陈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连彭老总都说:“他真有一套!”
那么,陈赓入朝做了什么呢?为何他敢和彭德怀开玩笑呢?他身上还有哪些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呢?
陈赓三次入朝
1950年10月我国收到朝鲜的援助请求,希望我们出兵共同抵抗美国。10月25日我国志愿军在朝鲜的第一枪打响了。
当时援助越南抗法的陈庚收到了这个消息,1950年11月初就向越南主席辞别回国。
在回国前夕陈赓就给毛主席发来了电报:请求去往朝鲜参加战斗。毛主席也同意了他的请求。
1950年11月29日陈赓达到北京,先向毛主席汇报了自己在越南的情况。越南战争局势已经稳住了,他可以放手了,所以才会急匆匆的回来要求加入下一个战场。
陈赓在北京汇报完工作,并没有过多的休养,就从沈阳去往朝鲜。1950年1月23日陈赓终于到达了志愿军司令部,见到了彭德怀。这是陈赓第一次来到朝鲜。
陈赓从赶往朝鲜的路上就体会到了这次战斗的艰难。美方为了阻碍我们援助朝鲜,对道路都进行了轰炸,火车根本无法前进。
修建道路、防止空军袭击都是常有的事情,为了尽快奔赴战场,徒步奔跑更是常有的事情。陈赓看到这样的情况,深知作战的困难程度。
抗美不仅要面对美方强劲的装备、侦察机、坦克,还要和他们斗智斗勇。美方并不是和国民党一样,越大越容易,反而是越打越艰难。
美方士兵凭借着先进的装备,我方晚上攻下来的阵地,白天他们还能再派兵夺回去。他们不会轻易的认输,更何况他们的条件比我们好太多了。
因此美方在初期,对打赢这场战争是胸有成竹的。而彭德怀作为这次战争的总司令,每天都是严肃紧张的作战状态。
陈赓到达指挥部后,两人并没有过多的寒暄,就开始讨论起战争的形势。彭德怀说:
“你来的正好,过两天我们要开一个总结大会,你一起参加吧!”
1月25日陈赓参加了关于“三个战役的总结和对今后任务安排”的会议,他深受启发。
陈赓此次前来主要是了解战争环境,以及我军战士的情况。开完会,他就赶往前线看了几支部队,并跟随他们住了几天。
陈赓并没有在朝鲜战场停留过多的时间,就回到了东北。陈赓回去就听到了第四次战役胜利的好消息,可是我军因为战略失误,同样损失惨重。
1951年2月19日彭德怀专门从朝鲜回到了北京,向毛主席汇报了在朝鲜的情况。最重要的是请求中国再派援兵,否则现在的兵力根本撑不了几个月。
4月25日陈赓就委任为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要求他抓紧带兵赶往朝鲜。陈赓接到命令,立即整装待发,可是就在出发的前两天却发生了意外。
陈赓的左腿发生剧烈疼痛,不能行动了。没有办法,他只能留在北京养病,这一养就是四个月。陈赓的病还没有好利索,但是他心系前线,8月份就赶往了朝鲜。
这一次刚到朝鲜就碰到了彭德怀正在开大会,每一个参加会议的将领都被骂的狗血喷头,不敢出声。原来在第五次战役结束60军18师被美方围剿,造成严重损失。
彭德怀非常生气和痛心,第二天就对这一问题开展了会议,陈赓也参加此次会议。
“近山同志怎么没来?”彭老总问道。
王近山是18师的司令员,此次战役的失败,跟他的指挥失误有一定的关系。彭德怀肯定会骂他,他怎么敢来呢!
彭德怀在军中是出了名的严厉,平时就不苟言笑,更不用说现在打了败仗,手下的将领一个个都没有好果子吃。
果真会议开始,彭德怀就挨个点明了他们存在的问题,每一个人都被骂的抬不起头。会场上只有彭德怀的声音在回传,其他人就像打了霜的茄子,头都不敢抬。
敲桌子的声音,跺脚的声音,大吼的声音都是彭德怀发出来的,他太生气,气得脸红脖子粗。这个会议从上午开到了下午,谁也不敢动,谁也不好说。
副司令员邓华看着彭德怀的脸色,为他担心,生怕他气坏了身子。再看看台下的将军,一个个也很委屈,心里恐怕被骂的都不舒服。
他想劝却不敢劝,彭德怀的脾气都清楚,谁也不敢碰这个钉子。邓华看了一眼陈赓,给了他一个眼神,想让他劝劝彭老总。
陈赓接收到了信号,立马就站起来说:
“彭总司令,这天都快黑了,该吃饭了。您也休息一下,吃完饭我们再听您批评。”
彭德怀其实心里也明白,再这么骂下去,军中的气焰都要骂没了。陈赓的话正好给了他一个台阶,双手一挥:“走,吃饭!”
陈赓用一句话就巧妙的化解了压抑的气氛。陈赓本身性格就开朗幽默,他的到来给紧张的前线士兵带来了欢乐,也为彭德怀带来了笑容。
陈赓的到来也为彭德怀解决了当下的大难题。长津湖战役结束数月了,在朝鲜北部休整的27军却一直处于紧张的作战状态。
志愿军的弦都蹦的太紧了,哪怕是在休息期间,都一直抱着枪,合衣睡觉。休整期间如果不调理好战士们的情绪和身体,这些战士从心理精神上恐怕就要垮了。
可是彭德怀又不是一个能够和战士打成一片的人,他又不会调节气氛。而和他性格正好相反的陈赓,刚好能给战士们做做思想工作。
陈赓就像个调和剂,时不时的松一松这根弦。组织一下娱乐活动,讲讲笑话,排解一下彭德怀和战士们的紧张情绪,给志愿军带来了很多的欢乐。
这便是陈赓第二次入朝。
第三次入朝是来接替彭德怀工作的,1952年3月刚回国一个月的陈庚就收到上级的命令,要求他赶赴朝鲜指挥战役。
彭德怀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病痛,没法在前线指挥工作,只好回国治病。陈赓接替彭德怀的工作后,就让自己投入到了战争前线。
陈赓想出的“挖地洞,修长城”的办法,成为了后期战役中对抗美军最有效的办法。我军修建的坑道给了美方沉重的打击,他们不仅感叹“这哪是作战,这是在修长城啊”!
陈赓没有辜负彭德怀和国家的期望,在他后续的带领下,战争终于胜利了。陈赓还经常开玩笑说:“我是志愿军中后来的,你们都是我的前辈!”
陈赓能够经常开彭德怀玩笑,敢在他发脾气时站出来,是因为他们俩有深厚的革命友谊。
陈赓和彭德怀的革命友谊
一个风趣幽默,一个不苟言笑,这两个人之前居然碰撞出了革命的火花。他俩的革命友谊却都是让陈赓“骗”出来的。
1935年1月到3月是中央红军最高兴的时候,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确立了新的革命方阵和路线。随后红军二渡赤水,赢得了长征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
红军占领遵义后,士兵们得以休整,每个人都非常高兴。借此机会,中央为了庆祝遵义战役的成功,大摆庆功宴,好好热闹一番。
活动简单却热闹,几个人围在地上,一人拿着一铁盆菜,端着一大碗酒。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开怀畅饮,乐此不疲。
陈赓本来性格就活跃,在这种气氛下更是“野性”大发。本来菜就很多个,还偷偷摸摸去炊事班拿来了两大盆菜。这个行为让很多人都开怀大笑。
陈赓转着桌的给人敬酒,把气氛炒的更热了。这时他看到了远方的彭德怀,端着一碗白开水,就走了过去。
“彭德怀同志,我敬你一杯,我干了啊!”陈赓说着就一饮而尽。
彭德怀看到陈赓的都干了,不好意思不喝完,端着满满的一大碗白酒就喝了。陈赓却在旁边憋笑,彭德怀见状不对,用手指蘸了一下陈赓的碗觉得上当了。
气的彭德怀放下碗就对他大骂,陈赓又故意装成瘸子,一瘸一拐的跑开了。陈赓这样一闹,气氛搞起来了,他和彭德怀之间的友情也更深了。
陈赓还“骗过”彭德怀一次,这次是为了革命任务,虽然说了慌但是不负所望,成功完全了任务。
1935年8月毛主席和周恩来率军长征,要走过艰难险阻的草地。奈何周总理的身体还没有痊愈,拖着带病的身子,发烧到了40度,整个人都昏迷不醒。
这种情况下,只能派出40名红军抬着周总理和其他伤员前进。这些抬担架的红军还要找一个小队长来领导和指挥才行,可是找谁呢?
既要能吃苦,又要懂护理知识,这人选问题让彭德怀犯了难。陈赓听说了这个事情后,毛遂自荐,要担任这个小队长。
彭德怀不同意,认为他没有护理知识。陈赓又“信口开河”说:“我做地下党的时候,当过医生,打过针拿过药,除了不会接生我都会。”
这次的谎言却被彭德怀识破了,知道他这个医生就是“挂牌”的,根本没点真材实料。陈赓却不放弃,一直说:
“我之前住过好几次医院,护理医疗知识我都熟,久病成医了!”
彭德怀原本还是不同意,但是在杨尚昆的帮助下,最终敲定了陈赓作为这个担架队长。
陈赓虽然没有学过护理知识,但是他将周总理和伤员照顾的很好,安全的将他们抬出了草地。
陈赓能在彭德怀身边吃得开,除了他幽默的性格外,还有他的高情商和高智慧。陈赓曾被康生阴阳怪气地说过:
“当初你要是不救蒋介石,现在用得着打这么多仗吗!”
陈赓并没有被这个说辞给怼得说不出话,反而来了一句:“蒋介石要是那个时候就死了,可就是烈士了。”
没想到陈赓不仅和彭德怀有“欺骗之情”,对蒋介石还有“救命之恩”。
救了蒋介石一命
陈赓在黄埔军校建立之初就在里面学习,是第一批学员。素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都是很强的,在攻打惠州战役时,陈赓的带兵领队能力就让蒋介石佩服。
蒋介石欣赏陈赓的能力,于是将他拉拢到自己麾下随他进行东征任务。1925年10月27日蒋介石率领第三军出发,没想到因为轻敌而被敌军围捕。
第三军都是之前的旧部队,和黄埔军校出身的士兵根本不能比。他们作战能力差,组织力不行,纪律松懈,所以才导致和敌军战斗不久就溃不成军,缴械投降。
死伤无数,剩下的人怕死都逃命去了,只剩下蒋介石留在原地干瞪眼。蒋介石一时间没了主意,傻傻的楞在原地不知所措。
陈赓发现他的情绪不对,带领护卫队加强对他的保护。蒋介石忽然对陈赓说:“我愧对军校的广大师生啊!”说着就要拿枪自杀。
陈赓立刻阻止了这场悲剧的发生,他先是分析了一下局势,又挑明三军并不是学校的学生,并不会影响军校的名誉。
蒋介石逐渐冷静下来,对陈赓讲:“对,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不能倒下!”敌军的枪声逐渐拉近,蒋介石的双腿却不听使唤了。
无奈之下,陈赓背着蒋介石度过了险境。后来到了安全地带之后,蒋介石想要和正在揭阳的周恩来联系,想要派人送信前来支援。
陈赓自告奋勇担任起了信差,成功的让周恩来派兵接回了蒋介石。
没想到蒋介石却恩将仇报。前期不知陈赓是共产党,对他毕恭毕敬,信任有加。后来知道了他的身份,竟然暗地里搜寻黄埔军校中的共产党名单,并对他们有了防备之心。
陈赓看到蒋介石的企图后,知道他并不是一个“好校长”,这是一个有野心会吃人的“狼”,就选择离开了他。
陈赓从加入共产党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要为党服务,他尽全力拥护党的领导。
他性格幽默风趣,但是领兵作战却雷厉风行,丝毫不差,正如彭德怀元帅所说地那样:“正有一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