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苏格拉底曾说:“认识你自己。”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自己的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找准方向,在自己的长处不断地给力加持,让长处更优、更突出,成为自己的品牌,一招鲜就有一片天。 工作之初,我在农村教书,当时各方面条件比较艰苦,信息比较闭塞,大多数的日子是当一天老师撞一天的钟,老驴拉磨,原地打转。周一至周五住校,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教室、宿舍、厨房,下班后偶尔也会去学校周边的田埂上走走,欣赏一下自然风景,想想一下自己的未来。当觉得很无聊时,书籍闯入了我的世界,我一本本地买,然后一本本地读,不管读得懂还是读不懂,我依然坚持一个月读两本书。 这样的读书习惯一直陪伴着我,后面我换了一所学校,看到名师在舞台上游刃有余、激情飞扬,课后接受大家的掌声和崇拜,我内心有点羡慕,幻想着哪一天也能登上舞台,那怕是小舞台,我也会很满足。于是,我开始走向了“模仿—内化—创新”的学习之路,工作后的第8年,我也登上了不同场合的舞台,上了一些展示课、研讨课、送教课和比赛课,甚至还梦想着哪一天能够登上更高、更大的舞台。人还是要有一些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日子就在一天天的梦想和现实中度过,一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可就是等不来机会,等来的只是岁月的更迭和岁数的增加,我开始有点失落,但好在我没有就此失望。登不上更高的舞台,有自身能力不够,普通话不标准等因素,但仔细想想:我也有自身的优势,我有毅力、能够坚持、不怕孤独、喜欢读书,认定的事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 我在想:没有舞台课,难道还没有家常课!上好家常课本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大多数人是吃家常饭长大的,不是吃年夜饭长大的;况且,一口饭也吃不成胖子。教师的成长需要长期的努力,更需要坚定的实际行动力。我开始在家常课中深耕细作,即便是家常课,我也会做到既不重复自己,也不重复他人;做到一学期研究一节课,在这节课上出自己的状态,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风格;做到一学期在省级教育期刊上发表这一节课的教学实录或设计。现在想想,我庆幸自己没有再幻想舞台课,而是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家常课的研究中去。 成长,就是跌倒之后再爬起来;或是找准自己的赛道,重新再出发。成长,可以不受环境的限制,骆驼在沙漠里能负重行走,仙人掌在沙漠能生存,只要我们肯吃苦,下足笨功夫,有志者事竟成。 我的办公室窗外有一棵树,我足足观察了它三年了,它看似一直待在那里一动不动,但它会一直生长,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永不停息。我把自己比喻那棵树,平时深扎根、向上长,任凭风吹雨打,屹立不倒, 人生是旷野,不是赛道。不要老盯着一个目标不放,不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看看那个地方适合自己。跟着他人走,你就成为别人的跑马场;只有跳出原有的思维格局,自己才能成为自己。作为教师要找到自己的特点和成长方式,读书和写作是我成长方式,这些方式能够避免上述自身的不利因素:书不贵,写作只要打开电脑就行,一开始随便记录便可,至于时间,挤一挤还是有的。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可以理性地问问自己:该怎样过完自己的一生,有哪些优点,可以让自己一生为之奋斗。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认真思考过的人生才值得拥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实在得不偿失。 管建刚老师研究作文教学几十年,出版了很多著作,只要说起作文教学,没人不会想起他,为什么?因为他把作文教学打造成属于自己的品牌。特级教师刘祥,工作了15年才评上一级职称,工作了18年未获得体制内的任何表彰,也没正式发表过任何一篇学术论文,却在此后的20年间出版了15部教育教学著作,发表了一千余篇教育教学文章,还收获了一堆的荣誉。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无需再举,但我在想是什么让他们后来如此出类拔萃的呢?我想可能是坚持的力量、相信的力量、写作的力量……但最主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方式。 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那是2019年1月在《小学数学教师》杂志上。当时我捧着有自己名字的杂志,闻闻墨香,简直让人陶醉,我对自己充满着期待,希望下一篇快快到来。于是,我以读促思、以读促教、以读促写,白天行走在课堂,晚上敲打在键盘之上,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过上了读写的全天候生活。翻书的声音、敲打键盘的声音就成了夜晚孤单思考的交响曲,让我沉浸着、享受着。 有了0到1的突破,2到10就变得非常快,但后面遇到了瓶颈期:没有写作素材,没有新颖的角度,甚至写作的动力也开始减弱,怎么办?读一流的书,与高人交往,多研究课,多去外面看看。眼界决定着境界,学优秀的他人,做最好的自己。为了让自己懂得更多,我每年都会自费订阅《人民教育》《小学教学》《小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师》《江西教育》《教师博览》《中国教师报》《德育报》等期刊和报纸,做到有针对性地读,实在没有时间就大致地浏览,哪怕是一句不一样的话,也能引起我思考的火花,激荡着心中的涟漪,用读书之浆划动着写作之船。 于是,写作之门将再次打开,我逼着自己每周末写一篇发表类的文章,给自己定下一个任务,一个月发表一篇文章,每一年开拓一个新的杂志,目标为100篇。就这样,写着写着,投着投着,《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小学教学》《小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师》《江西教育》《陕西教育》《河北教育》《课堂内外》《教学评论与研究》《德育报》《教师报》都曾出现过自己的身影,留下过自己的足迹,发出过自己的声音,不曾想已经在省市级教育刊物上发表了80来篇,一本书就这样生长出来了。 细说这些,不是拿来显耀自己有多厉害。其实身边有很多大咖,有很多我崇拜的偶像,比我不知道优秀多少倍。我只想告诉自己或是还处在迷茫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认识自我,用自我的力量生成自我,那么,你就会一直成长在路上,慢慢的变成自己所期待的样子。 无论你现在处在那个层次和什么环境,找准方向再出发,坚持住、向前走,只要在路上,就会遇上庆典,平凡的你也终将会不同凡响。 2 R* T, _5 o- W0 O W& u.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