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胡琏是陕西华县人,出生于1907年。由于家境贫寒,胡琏上学很晚,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18岁了。放在现在就是读高三或者大一的年纪了。当时的农村,早婚的现象还很普遍,胡琏小学毕业后没多久,父母就做主给他成了亲,女方名叫吴秀娃,家境比胡家要好一点。在当时的农村,小学毕业的胡琏已经算是一个文化人了,父亲给他规划了两个职业:教书先生和账房先生。
但胡琏对这两个职业都不感冒,他决心去从军,最终不顾父母的反对来到国民革命第2军当了一名文书。胡琏是一个很用心,也很会钻营的人,不久他就发现文书升迁非常缓慢,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在这里最吃香。恰在此时,黄埔四期开始招生,胡琏决心报考。但家境贫寒的他,连路费也拿不出来。最后还是妻子吴秀娃变卖了娘家陪送的首饰,胡琏这才得以报考。
黄埔军校毕业后,胡琏虽然在战场上展现出了一定的军事才能,但由于没有靠山,升迁还是很慢。这对于野心勃勃的他来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胡琏狠心抛弃了自己的发妻吴秀娃,娶了长袖善舞的曾文瑜。当时曾文瑜的能量很大,和不少国军大佬的夫人都有交集。在她的帮助下,胡琏成功进入了陈诚的视野,并被当做心腹来培养。
靠上了陈诚这棵大树后,胡琏的晋升速度非常快,很快成为土木系的骨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胡琏跟随18军南征北战,累积战功升任师长。1943年5月末,日寇出动重兵进攻重庆的门户石牌,胡琏的11师奉命防御。战前,陈诚亲自来电询问胡琏:“守住要塞有无把握?”胡琏回答:“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之后胡琏率部和日寇展开了浴血搏杀,期间还进行了三个小时的白刃战,最终成功守住了石牌要塞。
石牌保卫战是胡琏军事生涯中最为光彩的一役,此战过后,他被晋升为18军副军长,不久后又升任军长,成为陈诚和老蒋眼中的红人。解放战争爆发后,18军改编为整编第11师,胡琏出任师长。之后他率部多次在战场上和华野作战,胜少败多,淮海战役中更是差点被俘。最后虽然侥幸逃脱,但后背被解放军用手榴弹炸伤,光弹片就取出了32块。
国军大溃败后,胡琏跟随老蒋逃到台湾,先后担任过金门防卫司令和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还被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但从1961年开始,胡琏就逐渐受到冷落,后来更是担任了一个战略顾问的闲职。清闲下来的胡琏开始思念家乡的亲人,经常隔海眺望故乡。当得知哥哥胡进禄还在世后,胡琏对自己的妻儿说:“老家还有人,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回去看看。”
晚年的胡琏患上了心脏病,身体一天不如一天。1976年端午节当天,感觉时日无多的胡琏,在和家人吃完粽子后,让孙子胡敏越拿来纸笔,画了一幅老家的位置图,并对他说:“老家,我是回不去了。你爸爸这一代,恐怕也回不去。但你这一代一定能回去,到时候你要替我回乡祭祖。”一年后,胡琏去世,终年70岁。14年后,他的长子胡之光回到华县北会村祭祖,完成了父亲胡琏的遗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