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毛泽东诗词背后的故事|第4期: 《虞美人 枕上》5 y$ v. ^) \, v
6 \3 j& g1 w9 A0 \/ ^ 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1976年逝世于北 京。从1949年到1976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著作有《毛泽东选集》。他不仅在政治、战略上展现出过人才智,在文学上也有颇高成就。本专辑主要讲述毛泽东诗词的内涵、艺术特点和价值,重点解读每一首诗词背后的故事。从1906年到1966年,以时间为轴,以诗词为面,将历史的波谲云诡,与70首诗词相结合,组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故事,揭开那个特殊年代鲜为人知的一面。
6 |; a4 Q& Y x' l8 [! j' h( a
版本一
5 X, d( j; K7 o" |3 u虞美人①·枕上②; i, {5 f+ i: a6 U0 m
堆③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0 k0 ?6 E" e6 a. Y4 s晓来百念都灰尽④,剩有离人影⑤。一钩残月向西流⑥,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⑦。 w7 z( o9 ~! J/ M3 m, {7 l. ~& X
( e" r7 o- |5 \! A+ \/ R( n/ \" u1 h! R7 t% C- c" o
版本二+ ^9 o w6 |$ _$ |4 g5 X+ M' \
虞美人·枕上% K" f5 q9 z4 A. B' |* {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W" H0 R# [/ ?9 P6 l1 j9 e
晓来百念都灰尽,倦极身无凭。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 R% p! g, }* D' R% @5 Z9 h) t; H: n- f
5 W6 i Z9 d3 R3 K# E
作品注释
z+ A# c" @9 H, r" ^ ①虞美人: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 Y6 I- g" m6 S; K, p; }% ^2 m
②枕上:取首句中二字为题,写新婚初别枕上的离愁别绪与相思之苦。
! W, k+ ?% r7 _4 p* p/ B% p ③堆:堆积,层层堆压。 ) ]0 g0 U& C8 Q' ]
④晓:天亮。来:语助词,无实义。百念都灰尽:即万念俱灰,一切想法都化作了灰烬,极言失望。 9 G: i/ ?' u7 z
⑤离人:指作者的妻子杨开慧。1920年冬,同毛泽东在长沙结婚。 4 [1 Q$ _) ?1 l# P
⑥一钩残月:拂晓时形状如钩的月亮。流:沉落。 , Q/ c. _6 j8 q, O' J4 N
⑦无由: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r8 Z5 _$ z) x6 J
1 P6 @$ S( M* O6 w" z2 Y& n: C 白话译文
& S* ^2 ] n9 A/ T 我躺在枕上彻夜难眠,成堆的愁苦汹涌袭来,像是什么形状呢?犹如江河大海里翻腾起的巨波大浪一样。黑夜正长,天色总是觉得很难亮起来,我无奈,只好起床披衣坐望天空,数算点点的寒星,祈盼黎明。 & Y- S% I1 j& P- B9 g
通宵达旦,尽管天亮时我的万般思念都已化成了灰烬,脑海中却仍然只留下离别的情人的身影。抬头望见一钩残淡的月亮向西下沉,面对此情此景,我情不自禁地抛洒下一行行泪珠! $ ?9 b, a; [, G, S/ X
: V* q2 ^- x) B) p* z+ E# g 创作背景:
0 x' g2 T- M# c+ E' k! H 1920年冬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第二年春夏间毛泽东外出考察。旅途中,毛泽东深深思念妻子。一天晚上,万种情思如波涛翻滚、涌上心头,整晚辗转难眠,好不容易熬到天明,却感到百念可遣,只有离别的妻子在眼前。遥望挂在天边的一弯残月,不由落下相思的泪水。此时的毛泽东情意缠绵,不能自已,于是随手写下了这首《虞美人·枕上》。
" F6 H2 v Q/ s
& E8 i: ~, }- ^7 w" f+ J4 c 6 l. J3 u w% ?6 ^% x+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