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北京积水潭医院帮90岁骨盆骨折患者重获行走能力 用机器人辅助 患者康复加速(退病录) 杜浩源 王曦竹 2025年03月04日04: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 A* a% U# h: u- F$ p, a
近日,由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智能骨科研究型病房主任王军强带领的智能骨科团队,运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骨盆通道螺钉置入技术,成功救治了一名90岁高龄的骨盆骨折患者。
. ^/ T- f- g9 _: n 惊险一刻+ ~6 c, _ ?; G. p' M
“我就想过个马路,谁承想会这样。”90岁的王亮(化名)怎么也没想到,一次日常遛弯儿竟遭遇飞来横祸。被轿车撞倒后,王亮右侧身体重重着地,当即痛得无法动弹。( z- _! U z0 T4 ?' {- u0 z' Q
随后,120急救车将王亮送至北京积水潭医院。
' ^! m( a. }+ q& C4 b0 k& c& } 检查显示:右髋部及右大腿内侧明显肿胀,右髋关节活动受限,局部触痛明显,骨盆分离挤压试验(+)。幸运的是,得益于日常锻炼,王亮的身体基础条件好,生命体征平稳,暂没有出现休克等症状。
! E. b# h7 P: x+ v, q) n 这种“骨折之王”在年轻人身上都凶险异常,更何况是年过九旬的老人,骨盆骨折是不容忽视的急症。但传统手术需要大开大合,老人身体根本承受不住;保守治疗又会导致长期卧床,引发致命并发症。% m- u2 r% p! I/ W
争分夺秒. r9 T8 ^) G2 T# C
当天,王亮被收入智能骨科研究型病房,智能骨科团队立即启动多发创伤的绿色通道抢救机制。创伤骨科、麻醉科、放射科等医生迅速集结,建立静脉通路,完成抽血及影像学等辅助检查,评估并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6 q- m" X% n! g4 \- K
术前影像学显示,患者的左侧骶骨骨折,右侧耻骨骨折、髂骨骨折,骨盆骨折分型为C型,老年脆性骨盆骨折分型为IV型,是极度不稳定型的前环骨折和双侧后环骨折。所幸没有明显的骨盆出血或内脏损伤的表现。5 B6 V/ Q' N% Y# e# _$ Z9 Q
智能骨科团队经过仔细查体和阅读影像资料,共同商讨该病例后认为,王亮年龄较大,平时身体状态良好、基础病不多,加之其手术意愿较为强烈,决定为他尽快实施机器人辅助下的微创骨盆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加速患者早日康复,避免老年骨折患者卧床并发症的发生。5 L9 C( m$ \5 }
精准出击
' @. F4 W& S& T0 Y9 x) J 无影灯下,智能骨科团队将患者示踪器安放在左侧髂前上棘,使用术中三维影像设备获取骨盆的三维图像,扫描结果传输至机器人导航系统,完成螺钉置入的位置和走形,并在机器人的引导下分别置入4枚通道螺钉。置入后再次进行CT扫描验证,证实导针精确置入。
& t; L8 y+ Y& j- P. m 在骨科手术机器人毫米级精度的引导下,这项原本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变得更加精准高效。手术共计耗时1小时30分钟,术中出血不到20毫升,每枚螺钉置入位置的切口长度约1.5厘米,完美达到了预期。术后,王亮安全返回病房。* N% K5 {$ d) g$ Q! |$ e
又能走了
j+ f1 ~3 H0 V6 r4 x3 E: c- { 术后第二天,医生团队复查X片显示螺钉植入位置非常满意,骨折基本达到稳定复位,同时,复查的全血细胞计数中,血红蛋白指数为102g/L。术后第三天,在智能骨科病房护理团队及康复师的指导和护理下,王亮可以坐立在床上。术后第四天,王亮迎来了出院日。“得亏有了这么先进的医疗技术,让我还能下地行走,谢谢你们。”他说。
3 _+ [9 f7 E0 e5 f: m/ u2 R5 z 为什么老年脆性骨盆骨折手术需要机器人辅助?
- Q# X1 p, c9 F: h) x! d. C7 r; m 老年脆性骨盆骨折(FFP)是指60周岁以上,低能量损伤或日常活动应力导致的骨质疏松性骨盆骨折和机能不全性骨盆骨折。# w, x- c4 [4 G; t( Y3 A: w V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老龄化,FFP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由于骨盆形态、骨折类型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复杂,传统的手术方式往往面临手术切口较大、骨折暴露复位困难、植入物易损伤周围组织结构等严重问题,手术难度和风险均较高,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更为“不友好”。
& `/ e% t4 k; ^, B/ u4 f 对于不稳定型骨折或伴有内脏损伤甚至生命危险的患者,应考虑尽快手术治疗,以确保骨盆结构的稳定性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而此时导航技术、机器人辅助技术以及骨盆骨折微创复位技术能够大大弥补徒手操作的劣势。“这项机器人辅助技术可以极大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和稳定性,将原本异常复杂的结构和较为困难的手术方式变得可视化和直接化,能大大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的创伤,显著降低手术风险,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是十分受益的。”王军强介绍。0 f/ O; Q, T; M& h7 q
(作者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智能骨科研究型病房); w) C+ y& y+ L1 n) _! }8 t" z; Z5 w
/ R0 s; k1 n6 K$ a( T- p5 Y& L)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