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980年秋的一天,一场炮兵实弹射击在内蒙古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我营当时正在接受考核。前三个目标进行得很顺利,但到第4号目标时,由于主、侧观之间在高差、方向上出现一些偏差导致侧观看不见4号目标!考场如战场,情况十分紧急!2 b+ G, O0 _$ K5 o1 P! Y
, E/ O! b# G+ h$ \' K" @/ S
这时,李仁选副营长果断说:“测距机手,报4号目标距离!”我仅用15秒就测出了目标距离,但为了慎重起见,我又复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报出“4号目标距离1825米”“有把握吗?”“有把握!”这时,副营长和营长商量了一下(营长是新调来的,他对我的技术没底)然后向计算中心下达“4号目标距离1825米,方位32-83 ,计算射击诸元!”不一会儿,计算中心报出”4号目标表尺423,方向33-46,”营长按这个诸元向阵地下达了射击命令,经过简单修正后命中目标,观察所一片欢呼声!, M }2 I, S$ J7 F
; G8 R6 l3 O* P4 E! n6 \; X4 g时间回到1978年,我入伍后还没分到老兵班,就急匆匆地被车从黄骅军盐厂拉回营房,开始在车上都不知道干啥,(我是从操场上叫走的,连背包都是老兵帮忙打好的)后来听车上老兵说是参加师教导队集训。
3 L0 {$ u* d( y- h) E7 x- Z8 }" w' u/ m3 \; ^
到教导队后,我一边按照课程学习各种侦察兵单兵技能,一边还要另外学习一米体视测距机技术,一米体视测距机大小就像40火箭筒,只不过火箭筒是纵向使用,而测距机是横向使用。每天早上别人都是出操训练,我们团加其它团共六个测距机手则是到营房外面练习测距,由班长指示一个目标,大家测完后交答案纸条,由于没有精确距离,只好和带队班长的答案做比较,大致判断你的精度、误差,后来回到原部队也继续坚持这一做法。
7 Y- t* z$ D) C; d6 k, p* |9 R' d* b( T) U6 V+ y
1979--1980 两年我们都是全训年,(1979年就在军盐场生产),每年都要到河北易县山区进行野外驻训两个月,主要有地图使用,确定目标点,确定站立点,判断高程,目测距离,夜间捕捉目标等科目,集体科目最主要的就是班交会确定观察所坐标和目标坐标。每天训练结束前,副营长都要指示三个目标,让侦察班交会完三个目标再撤收,然后让我用测距机测出这三个目标距离并写在纸条上交给他,最后和侦察班计算出的距离做比较,在2000米距离内我的测距精度大都保证在2-3%范围内,这样,经过多次检验,李副营长对我的技术心里有底,所以才在实弹射击时果断用测距机距离计算射击诸元。 : E6 d: m9 [' [* R" O/ I5 w6 Q
$ a0 N2 [3 [# ^! ]
炮兵射击主要是以班交会的数据为主,目测定点、体视测距机测距为辅,(绝大部分连队是没有一米测距机的,我所在的榴弹炮营就只有营部和4连有,全团仅4部,火箭炮营和加农炮营没有)实际上就是对班交会的一种备份,当遇上特殊情况,对无法准确测绘和计算出距离的一种补充,精度虽不如班交会准确,但好在速度快,不受任何干扰,精度也比目测高,我练了两年多,终于派上一回用场,也不枉百练一场。当天中午开饭时我正找不到碗,营长连忙让通讯员给了我一个金边瓷碗,营长还说:“今天多亏了你的测距机”我听了心里既高兴又自豪。
. X" ]7 J6 |7 g8 s4 w
6 \4 U7 @; l& P( q& t回想起每每在训练时,由于长时间看光学器材而使眼睛酸胀流泪,的确很辛苦,但在关键时候用上了,以前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从那以后营长特意让医生每月给我配发一瓶鱼肝油,听说对视力有好处,我训练的比以前劲头也就更足了。
# X7 T; D) G! [+ M
5 H+ n* ?1 g+ |8 G, d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