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每日一学》1970期 四月十一日 星期五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从苏洵《六国论》看中美贸易战的非妥协逻辑 面对贸易战,国内很多软骨头,自诩理性的软骨头,在不懂政治,不读历史情况下,无法理解,无法接受我国对特朗普的关税反制。我们历史悠久,关于政治的任何情况,在我们的历史中都能找到范本。本文,我们就来通过苏洵的《六国论》讲明白:如今,我们面对美国的逼迫,为什么没有选择,唯有一战。 苏洵在《六国论》中深刻指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一论断跨越千年时空,精准揭示了中美贸易战中妥协退让的致命风险。历史与现实反复印证:面对霸权主义的胁迫,唯有坚守底线、敢于斗争,方能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以下通过多重维度论证这一逻辑。 六国割地之殇。战国时期,六国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换取短暂和平,却加速了自身灭亡。苏洵痛陈:“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一逻辑在近代史中屡现:日本《广场协议》的教训。1985年日本迫于美国压力签署协议,导致日元升值、产业空心化,经济陷入“失去的三十年”。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与秦国“蚕食”策略如出一辙。(当然,秦国统一中国的目的是让华夏百姓远离战乱。我们这里,只是类比策略)。例如,2018年对华加征5500亿美元关税后,2025年进一步将综合税率推高至54%,并扩大至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若中国效仿六国割让利益,美国必如暴秦“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中国宣布对所有美国商品加征34%关税,覆盖农产品、能源等关键领域,直接打击美国农业州和制造业。科技突围。华为自研昇腾芯片市占率突破20%,半导体国产化率提升至25%(中芯国际14nm良率达92%),稀土加工控制全球87%产能。 内需市场的“护城河”。中国通过“双循环”战略构建韧性:消费对GDP贡献率从2018年58.8%升至2025年82%,新能源车国内销量增长47%对冲出口受阻8。苏洵所言“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的理念,在“内循环”政策中得到现代诠释。 多边合作的“破局之钥”。六国因“失强援”而亡,中国则通过RCEP(亚太22亿人口市场)、“一带一路”(贸易额突破2万亿美元)构建“新合纵”。 例如,东盟与中国贸易占比已超中美贸易,供应链“去美国化”趋势加速。 规则重构的主动权。中国推动WTO改革,利用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突破美元霸权,并通过WTO起诉美国清洁能源补贴8。这种“以斗争求和平”的策略,打破了美国单边主义的话语垄断5。 苏洵警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中国在贸易战中展现的定力,正是对这一智慧的继承。我们不惧威慑。面对美国科技封锁,中国加速北斗导航、量子通信等“卡脖子”领域突破,国产大飞机C919订单超千架。 国内舆论支持率超90%,官媒强调“尊严与规则不容践踏”,全民共识成为反制霸权的精神根基。 历史不会重演,但逻辑永恒。“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今日中国,以完备产业链、科技实力和全球合作网络,彻底告别了“赂秦”逻辑。从《六国论》到关税战,历史已经证明,也将再次证明:唯有自强不息、敢于斗争,方能打破霸权桎梏,书写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